鎮江:當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三好生”
12日,“江河交匯山水名城”鎮江市第二屆大運河文化論壇在鎮江舉行。會上,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了觀點鮮明、論據翔實的研究成果。眾所週知,大運河成為中國南北經濟與文化的命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鎮江,更是這條命脈上最為耀眼的明珠之一。盛會如斯,又有什麼樣的觀點可以提供給人們,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特別是在今天,鎮江正在“跑起來”的時候?
大運河是看的,
又不光是看的
提到大運河,這條鎮江人生於斯長于斯的母親河,“風景如畫”是許多人從小到大銘刻到血液裏的記憶。
風景秀美,但大運河真不是看的。2019年度蘇南運河沿線4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5個水功能區水質全部達標,河道水質不斷提升,河道周邊環境不斷改善,周邊水系靈動暢流。
在當天的會議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研究員王健作了《打造古今大運河美麗中軸——以鎮江為例》的主題演講,在他看來,不管蘇南的其他地方把大運河建設得再漂亮,大運河最重要的功能是航運。
而這,恰恰是鎮江的驕傲:1980年,被譽為“江南第一閘”的諫壁船閘建成啟用,成為蘇南運河又一重要入江口門,大運河水上航運功能前所未有得到充分發揮。2007年,市交通部門啟動蘇南運河鎮江段四級航道改三級航道建設工程,對鎮江段運河實施分期、分河道整治建設。改造後的航道由原來的寬60米變為90米,實現了兩艘千噸級的船舶交匯航行。
據諫壁船閘負責人介紹,諫壁船閘成為溝通南北運河與長江水運的重要航運樞紐之後,2007年船舶通過量達到1.15億噸,貨物通過量6900多萬噸。現在,江蘇正在實施蘇南運河四級航道升三級航道工程,江南運河正向著現代化、生態化、資訊化、航運高速化邁進。
如何既要“面子”又要“裏子”,成為兼顧發展和保護的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
大運河是“挖”出來的,
又是永遠“挖”不停的
鎮江古運河畔,90余處文化遺産星羅棋佈。其中包括江河交匯處、宋元糧倉遺址、昭關石塔、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等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冷遹舊居、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練湖閘等20余處市、縣文保單位。
大運河鎮江段也是水利工程技術的典範。鎮江至丹陽段穿越丘陵地帶,又有江水泥沙淤積,無論開河之艱辛,還是疏浚之頻繁,其他河段都無法比擬。因此該河段被稱為江南運河的“屋脊”。
從這個意義上講,大運河是“挖”出來的,又是永遠“挖”不停的。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劉士林作了《江南運河文化與長三角一體化》的演講,在他看來,鎮江的運河文化還有大量的文章可以做。他打過一個比方,固城湖的螃蟹,價格就是賣不過陽澄湖的,這裡面有多大的品質差異?不一定,文化的差異決定了它的價格差異。
大運河流淌著的不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流淌著綿延不絕的文脈。
歷史賦予大運河以豐厚的遺存與時間的景深,鎮江的大運河段,完整地分佈碼頭、船閘、橋梁、堤壩等水工設施,運河沿岸的衙署、糧倉、會館、廟宇和驛站等相關設施,全景地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長廊。從一個更長的歷史視角看,農耕時代的漕糧鹽運、工業時代的煤炭物資、資訊時代的ETC過閘系統,歷代的文明成果沉澱在鎮江的千年運河中。
就像眼前緩緩流淌的大運河水,看似與世無爭,卻承載了年貨運量1億噸,相當於滬寧線鐵路單線貨運量的4倍。從這個意義上講,大運河的文化富礦,鎮江還是要永遠“挖”下去。
大運河是鎮江的,
又不光是鎮江的
有學者提出,大運河在江蘇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張網”,它通過沿線的各種河流湖泊,溝通了江蘇大地。現在,是全域賦能的時候了。
波光粼粼的大運河,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如何從流淌著的文化遺産中挖掘活生生的歷史?如何以新的視角傳承運河千年文脈?這些已然成為大運河文化傳承中鎮江人需要思考並回答的時代話題。
鎮江市委書記、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馬明龍今年五月份疫情過後就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部署要求,緊扣“江河交匯山水名城”的城市定位,圍繞“江河交匯津渡文化示範區、古今水利航運科技文化體驗區”的目標定位,積極構建“三園兩帶十六點”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格局,全力打造特色、走在前列。會上,鎮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徐曙海作出詳盡的工作部署。
馬明龍指出,去年以來全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規劃編制初步完成,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協調機制逐步建立。馬明龍強調,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真正搞清楚“缺在哪、差在哪、弱在哪”。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當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三好生”,是鎮江奮力爭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