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展在京舉辦 漕運“知識點”層出不窮
原標題:大運河文化展在京舉辦漕運“知識點”層出不窮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 “舟楫千里——大運河文化展”從11月1日起在國家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觀眾絡繹不絕,有關古代漕運的“知識點”更是層出不窮。
這是國家博物館首次全面系統展現大運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蘊,也是一場持續近4個月、與即將開幕的“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緊密相關的文化盛宴。
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的邗溝,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組成,從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經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古代運河。
展覽分為“一河千載通南北”“貨通南北利四方”“千艘並進萬夫牽”“神工當驚世界殊”“因河而興文化盛”五個部分,展出170件/套展品,輔以多個數字影像和互動項目,系統展示大運河的開鑿歷史、通航功能、漕運管理、工程技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産。
一河千載通南北
大運河的開鑿和改造,源於人類對水資源認識和利用的不斷深化。遠古傳説中就有關於先民治水和開鑿運河的故事。
從春秋末期開鑿短距離的水道邗溝開始,之後逐漸興盛,到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形成隋唐宋時期以洛陽為中心溝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元代定都北京後,裁彎取直,構成了縱貫南北,以大運河為中心的水上交通網。至清末逐漸堙廢,大運河運作時間長達2000餘年。
運河的興衰與封建王朝的命運息息相關,成為維繫統治、穩固江山的大動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對大運河進行著修復和整治工作,大運河煥發出新的生機。
貨通南北利四方
漕運對於北京的城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明清時期,運河沿岸的八個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400萬石的漕糧,供皇室親貴、官員、百姓、兵丁等食用。除了穩定供應北京糧食,還攜帶其他商品至京貿易。
清代明確規定漕船上可以附載土宜,沿途自由販賣,並免征稅鈔,返回時可增載客商,代客運輸大宗貨物。清代每年有6000多條漕船行運,可以想見當時運河上往返商品的數量之巨。
千艘並進萬夫牽
中國古代運河的發展,與運河漕運息息相關。漕運是中國古代政府將徵收來的部分糧食,主要通過水路,將其運往都城或其他指定地點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制度。漕糧運輸關係帝國命脈,意義重大。
為保證漕糧運輸的順利完成,首先需要設立相關的管理機構,形成從上至下的有序管理,從漕糧的徵收、運輸到交倉等主要環節,包括運程中漕船及伕役等一系列的管理。
正是依託封建社會的高度中央集權制,實行相關的賦稅制度,以及漕糧的徵收制,才可能實現運河漕運的宏偉藍圖。
運河當驚世界殊
大運河之所以能夠承載中華文明的傳承,成為封建王朝的命脈,重要的支撐之一就是運河工程技術的保證。
大運河連續水路之長,跨越地區間自然環境差異之大,是世界任何運河無法比擬的。它的開鑿、使用、管理、維護等,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思想和智慧,由此造就了豐富多樣的水利工程,是世界運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因河而興文化盛
大運河為運河沿線城鎮帶來了生機,成為維繫這些區域發展及繁榮的動力。在經濟、商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上,文化得到了興盛與繁榮。
特別是運河地域文化的鮮明特點,以及運河溝通帶來的文化融合,既異彩紛呈,又融會貫通,成就了大運河文化的璀璨與輝煌。
觀展如行在河上
本次展覽展品豐富。特別是北京市通州區博物館藏“軍糧經紀密符扇”頗受關注。這幅畫滿看不懂符號的扇面,反映了清代漕運文化。
清代各地漕糧運抵通州後,官府委派雇傭的經紀人驗收。為了防治勒索舞弊等情況發生,制定出密符制度。每一名經紀都有自己的一套密符。
此扇使用的方法:每名軍糧經紀在自己驗收、轉運的漕糧袋上,根據驗糧情況,用上好的“福炭”把自己的符形畫在明顯位置。監察官員隨時抽查袋內的漕糧品質,合格則罷,如有不合格的,則對照糧袋上的符形,知道符名,查處真實姓名,然後按照朝廷規定,予以懲處。
抽驗漕糧轉運途中的糧袋是否合乎數量和品質,從根本上堵住了京、通倉虧空漕糧的渠道,也從根源上保障了入倉糧米的品質和數量。
步入展廳,就倣如行在河上。策展團隊特意在空間上用曲線打造出運河蜿蜒般的造型,並將文物呈現在“河岸”之上,突出展覽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