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一“天安門(下)”

發佈時間: 2020-10-16 15:22:4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天安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天安門-作用

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上層是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徵皇帝的尊嚴。

圖為《京門九衢圖》-北京市政協領導及專委會專家觀賞長卷留影

天安門古跡 1-西華門

西華門西向,與東華門遙相對應,形制相同。門樓用於安放閱兵所用棉甲及錠釘盔甲。西面檐下“西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後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後只余銅質漢字。出西華門,正對皇家園林西苑。清代帝後遊幸西苑、西郊諸園,多由此門而出。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天安門古跡 2-東華門

東華門是紫禁城東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一座。東華門以西是文華殿,迤南為鑾儀衛大庫。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辟三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天安門古跡 3-神武門

神武門原稱“玄武門”,紫禁城的北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清康熙時重修。該門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築。上設鐘、鼓,起晨鐘暮鼓報時作用,黃昏後鳴鐘一百零八聲,而後起更,打更擊鼓,至次日拂曉再鳴鐘;但是皇帝居住在宮中時,神武門樓上不鳴鐘。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神武門內為通往禦花園及東西六宮的順貞門。清代選秀女時,備選的女子均由神武門進出。神武門上層檐下挂匾,書滿漢文“神武門”,樓下有石護欄圍繞。城墻有三券門,中門可啟閉,現在北向券門上部有“故宮博物院”石匾。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天安門古跡 4-角樓

紫禁城城墻的四角,矗立著四座精巧別致、華麗奇特的角樓。角樓為六個歇山頂組合而成的奇特整體。故宮的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建造的獨具匠心。這四座角樓是怎麼建造的呢?傳説是木匠受蟈蟈籠子的啟發,琢磨出了角樓的樣子,然後燙出紙漿做出樣型,最後終於建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角樓。令人稱奇的是,角樓的結構複雜迷離,它有成千上萬個構件,卯榫相連,嚴絲合縫,確實是巧奪天工的傑作。故宮的建築大部分為清代風格建築,只有四個角樓是明代的建築風格。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天安門古跡 5-團城

團城坐落于北海和中南海之間,又與故宮、景山等相映襯。團城,是一座已有800多年曆史的圓臺式古老建築,為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城墻東西分設有昭景、衍祥二門,城臺面積達4500平方米,形成為一座別具特色的皇家禦園。清代,乾隆又在此大興土木,主要建有承光殿、古籟堂、余清齋及十五間廊屋等,現仍保存完好。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天安門古跡 6-北海白塔

北海公園的瓊華島白塔,是北海公園標誌性建築,建於1651年,是喇嘛塔,塔的凈高為35.9米。其下為高大的磚石臺基,塔座為折角式須彌座,其上承托著覆缽式塔身,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門內刻有藏文咒語。塔身上部是細長的十三天,再上為兩層銅質傘蓋,邊緣挂著十四個銅鐘,頂為鎏金火焰寶珠塔剎。這座白塔大家比較熟悉,到北京遊玩的人到了北海就自然看見了白塔。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天安門古跡 7-五龍亭

五龍亭在北海北岸西部。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清代屢有修葺。原明代泰素殿的舊址,清代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為五座亭子。五龍亭伸入水中,由五間亭子組成,玉亭之間由橋與白玉石欄杆相連呈“S”形,如同巨龍,故稱“龍亭”。中間亭子最大,稱“龍澤亭”;左邊兩亭名為“澄祥”“滋香”,右邊兩亭名為“涌瑞”“浮翠”。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天安門古跡 8-紫光閣和武成殿

紫光閣原為四方平臺,後廢臺改建為紫光閣。明代皇帝常在此觀賞龍舟競賽,看跑馬射箭。清代在紫光閣的正南面立有一塊“下馬必亡碑”,是針對清兵入關後,八旗子弟逐漸弓馬廢弛,統治者深以為憂,以起警示作用的。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紫光閣和武成殿是中海西岸最重要的建築。乾隆年間,為嘉獎平定邊陲叛擾的功臣,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下令重修紫光閣,並在閣後建武成殿,在閣內繪功臣圖,刻禦制詩。紫光閣的重大活動是宴請有功之臣以及少數民族王公大臣。皇帝邀請功臣進殿,設宴款待,隨即開放紫光閣,君臣共覽,炫耀武功。皇太后也曾在這裡避暑消夏。新中國成立後,紫光閣成為了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和國務院舉行會議的場所。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永樂皇帝見之,驚為神來之筆,不禁龍顏大悅。工匠們滿懷感激地前去尋找那位老木匠,卻遍尋不得,這才悟出那位老木匠必定是木工神仙魯班先師顯靈前來點化他們,幫助他們攻克了技術上的難關。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天安門名勝 1-後宮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俗稱“後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後為禦花園。整組宮殿建築佈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天安門名勝 2-太液秋波

紫禁城的西邊及西北有北海、中海、南海。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東岸,佇立著一座禦碑亭,是“燕京八景”之一的水雲榭,亭內有乾隆皇帝的親筆御書。此處水雲相映,風景絕佳,有“太液秋波”之譽。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天安門名勝 2-金鰲玉蝀

團城的南邊有一座石拱長橋,橋的兩端各設一座四柱三樓牌坊,東面的叫“玉蝀”,西面的“金鰲”,石拱長橋就叫“金鰲玉蝀”橋。橋北面的北海白塔蘊含著“吉祥如意”之意,湖邊的五龍亭是當年專供封建帝後們釣魚、賞月、觀焰火的地方。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


推薦閱讀
泰安積極融入省會經濟圈,濟泰一體化開啟加速度 隨著京杭運河黃河以南段的全線通航,東平湖將成為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即將通航的老湖作業區年吞吐量達450萬噸,能同時停靠8條千噸級貨船,可承接來自濟南的大宗貨物運輸。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二“西安門(下)” 西安門位於皇城西墻偏北處,是皇城的西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西安門的主要街道十字路口有四個牌坊,分別在四個方向,所以也叫西四牌樓。
運河是什麼味道的?來嘗嘗這席“運河情” 你嘗過揚州的“運河味道”嗎?近日,2020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旅遊大類烹飪賽項在無錫舉行,由江蘇旅遊職業學院烹飪科技學院閔二虎、薛偉兩位指導教師帶領的學生團隊製作的“運河情”獲得“宴席設計與製作”團隊一等獎,更是拿下唯一的金牌。
淮安市領導巡查京杭大運河 10月15日下午,淮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虎以京杭大運河市級河長的身份,赴京杭大運河開展巡查。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