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大運河 他們用鏡頭“語言”探索大運河的美食文化
這個暑期,揚州大學“運河美食傳承者”實踐團隊在大運河江蘇段蘇州、無錫、揚州等城市進行實地調研,聚焦運河沿線美食,用獨特的鏡頭“語言”呈現不一樣的運河文化魅力。
“大運河文化源遠流長,其中運河美食文化值得探索研究。目前運河美食的數字化影像資料還不夠完善。我們抓住這一契機展開調查研究,助力運河美食文化傳播。”該團隊指導老師陳琨説。目前,該團隊已完成蘇州、無錫、揚州三個重點運河沿線城市的調研拍攝工作。從蘇州石湖大橋至寒山橋、山塘街、石路步行街,到無錫江陰澄江福地商業街,再到揚州東關街、彩衣街等代表性文化地段,團隊成員通過細緻獨到的鏡頭語言,拍攝記錄了馬蹄酥、桂花糖藕、文思豆腐等地方美食的製作過程,獲取了運河美食的形態樣式、口味風格等詳細數據。
據團隊負責人章蓉同學介紹,團隊將結合專業優勢和特點,最終製作形成集運河美食、風光、人文、風俗等內容于一體的紀錄片。同時,團隊還將同步進行“運河美食教程”小程式的開發製作,用戶可以通過各類網路終端自行觀看、學習大運河沿線美食的製作過程,助力大運河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此次暑期實踐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實地考察拍攝進行數據化影像記錄,通過新媒體平臺,即時推送實踐進程和成果。
“對於學習傳媒專業的同學來説,本次社會實踐是一次創新探索,不僅有利於強化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而且也將增強大家的家國情懷和文化認同感。”揚大新聞與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劉長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