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蔡麗新代表:全力建設文化帶 釋放大運河之美

發佈時間: 2020-05-28 10:08:32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蘇雁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運河之都、韆鞦淮揚是歷史古城淮安最為顯著的文化符號之一,縱貫東部沿海地區的京杭大運河給這座古城增添了水的靈氣與活力。“2014年6月,大運河申遺成功後,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多次對大運河文化保護開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重大戰略部署,將淮安定位為‘韆鞦淮揚’文化高地,這既是對淮安‘運河之都’歷史地位的肯定,更是對淮安保護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工作擔當作為的殷殷期許。”江蘇省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代表説。

蔡麗新代表介紹,淮安紮實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淮安段建設,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標誌城市,真正將大運河淮安段建設成為中國漕運文化核心展示區、中國水利河工文化經典整合區、運河生態文旅江淮經典體驗區、運河保護利用綜合示範區。

在推進工作中,淮安按照“最運河、最淮安、最市井”的原則,將運河沿線文化亮點有機連接起來、千年運河文化底蘊充分展現出來,從根本上留住運河文化的“根”和“魂”。“我們希望充分釋放大運河的生態價值、生態優勢、生態競爭力,充分展現運河船舶穿梭之美、活水清水靈動之美、堤岸綠影婆娑之美、流域田園風光之美,重塑運河沿岸的寧靜、潔凈、美麗。”蔡麗新代表説。

推薦閱讀
高新才代表:積極推動隋唐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 2020年3月,河南省大運河沿河生態廊道建設啟動,打造山水秀麗的綠色生態帶。
京杭大運河揚州段水上運輸再現繁忙 昨天,京杭大運河揚州段上的貨船排成“長龍”。孟德龍攝。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張家灣趣事” “張家灣”,相傳此鎮以元代漕運萬戶侯張瑄“督海運至此”而名。張家灣是元、明、清三代大運河重要碼頭,繁盛一時。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為護漕衛京、防範蒙古兵侵入切斷明廷漕運命脈,在蕭太后運糧河、大運河、通惠河三河匯流處搶築鎮城,稱“張家灣城”,城隨河向而建,門不相對,內多“丁”字街,是大運河邊唯一一座專門保護漕運要道的城池。在張家灣城邊有磚廠、皇木廠、花板石廠和上下鹽廠,都是明朝工部、戶部在這裡設置的建材存儲場地和管理機構。
王愛和代表:建議將贛粵運河納入“十四五”交通規劃 王愛和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將規劃建設贛粵運河納入‘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並作為跨省區的重大標誌性工程。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