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之鎮江篇

發佈時間: 2020-05-25 09:45:4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編者按:運河貫南北,文脈承古今。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的大運河,綿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數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運河申遺成功六週年,由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和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以“古運新説”為主旨,從杭州出發,過揚州、訪蘇州、抵北京,探尋沿線城市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講述水鄉之畔的時代故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鎮江篇

江河交匯的古城“坐標”

圖為大運河鎮江段“江河交匯”資料圖

鎮江因水而建,因“運”而興。祖祖輩輩依賴大運河生生不息,在幽遠綿長的歲月長河裏,演繹著江河交匯處的“城市傳奇”。堪稱古城“坐標”的大運河鎮江段,開鑿通航已有2200多年。作為江南運河的北端起點和入江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使大運河成為鎮江“靈動的名片”“流動的文化”和“搏動的血脈”。

自秦代以來,入江口歷經五次變遷。憑藉長江之險與大運河之利,鎮江成為歷史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由此産生影響全國的漕運文化、津渡文化、軍事文化和宗教文化等。

圖為《古運回望圖》鎮江段采風資料圖

大運河在鎮江境內包括兩個分支。一段是穿城而過的古運河;另一段為蘇南運河。古運河是歷史上京杭運河(江南運河)的一部分,西起主城區入江口的京口閘,東抵諫壁三汊河口,全長16.92公里,至今仍在擔負著城市防洪排澇、調節水位、傳承文脈和遊覽觀光等多種功能。蘇南運河鎮江段,以諫壁入江口為起點,全長42.6公里。這段運河古稱“丹徒水道”,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運河歷史上最早開鑿的河段之一。

被稱為江南運河的“屋脊”

圖為《古運回望圖》鎮江段采風資料圖

鎮江古運河畔,90余處文化遺産星羅棋佈。其中包括江河交匯處、宋元糧倉遺址、昭關石塔、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等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冷遹舊居、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練湖閘等20余處市、縣文保單位。

大運河鎮江段也是水利工程技術的典範。鎮江至丹陽段穿越丘陵地帶,又有江水泥沙淤積,無論開河之艱辛,還是疏浚之頻繁,其他河段都無法比擬。因此該河段被稱為江南運河的“屋脊”。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鎮江篇

大運河鎮江段地勢較高,特別是丹徒段。歷史上創造性地提出“埭”的水工方案,並衍生出練湖、堰閘和京口澳閘等多種水工科技形式,現在又建設了諫壁水利樞紐。這些都在大運河的水運水利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這樣咏頌古代的江南運河。自古以來,鎮江即是漕運、水運樞紐城市;到了近現代,更是發展成為對外商貿發達的“銀碼頭”,經濟繁榮,物阜民豐。

大運河決定城市多維發展

圖為新時代鎮江段運河資料圖

歷史上,大運河是溝通聯繫北方政治中心與南方經濟中心的紐帶,是糧食、物資、錢財的水上重要供應線路。這條偉大的“母親河”,為鎮江城市發展帶來的影響是多維度的。

如今,大運河與鎮江市一起獲得新生,翻開了嶄新一頁。鎮江這座歷史上著名的水運樞紐城市、對外通商口岸和商埠城市,由此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列,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化的港口工貿城市、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與此同時,鎮江大運河的功能、作用和影響也發生著顯著變化。

圖為新時代鎮江運河廣場資料圖

從京口閘高空向西遠眺,巍巍慈壽塔劍指藍天,塔前是波光粼粼的金山湖;向南望去,古運河穿城而過,蜿蜒秀美,流水淙淙,綠樹婆娑,居民在河邊遊樂、休閒……古運河沿線20多個親水準臺全部對市民開放,市民晚上在河邊散步、跳舞、垂釣……展現了一幅城水和諧的新畫卷。

綜合整治古運河從“河長制”向“河長治”

圖為新時代鎮江規劃資料圖

鎮江市委、市政府對古運河實施綜合整治,並用10年的時間實施了古運河上段整治工程。2010年起,古運河中段按20年一遇標準進行綜合整治,至2013年中段已完成周家河口——經十四路的河道整治。在上、中段部分完成整治後,下段同時完成整治方案編制。古運河將形成“上段——古韻之河、中段——休閒之河、下段——生態之河”的三大特色河段。

鎮江市水利局相關人士表示,悠悠流淌千年的古運河,河道功能已發生根本轉變,如今成為以文化娛樂、親水休閒、旅遊觀光為主,兼具行洪、排澇等防汛任務和連通水體調蓄水的城市河道服務功能。

圖為大運河鎮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資料圖

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發展。在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鎮江市逐步推進大運河生態長廊建設。京口區三汊河、諫壁橋,丹徒區辛豐鎮(國控)、王家橋,丹陽市呂城(國控)5個大運河斷面水質已經全部達到功能區標準要求。鎮江市區黑臭水體治理全面鋪開,水體生態修復工程陸續實施,古運河水質明顯改善。大運河正從“河長制”向“河長治”昂首邁進。

定位“江河交匯,山水名城”傾力打造“鎮江樣板”

圖為諫壁船閘資料圖

運河興,城市興;文化強,城市強。鎮江市對大運河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做了多方的努力。從頂層設計到舉辦文化活動推動,再到開發文化創意産品,全市各方同心協力匯聚力量,向著傾力打造“運河文化特色名城”奮力前行。

2017年底,鎮江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提出要加強頂層設計,綜合謀劃發展,系統推進建設,全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步入新時期。鎮江市確定了“江河交匯津渡文化示範區”“古今水利科技文化體驗區”與“運河共生城鎮聚落集中展示區”的建設標桿。

2018年12月,鎮江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中心成立。2019年11月,鎮江大運河文化論壇圓滿舉行,圍繞“江河交匯運河人家”主題,邀請江蘇省內外大運河文化研究專家,挖掘鎮江大運河文化的內涵與精神,交流鎮江大運河文化的歷史積澱、傳承與傳播。

2020年3月,由鎮江市社科聯組織的鎮江市2020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工作重點研討會召開,《鎮江大運河神話傳説彙編》以及大運河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等工作持續推進中。

2020年4月,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專題調研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強調既要堅持文化自信,更要保持文化敬畏,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擦亮“江河交匯、山水名城”的特色品牌,精心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鎮江樣板”。突出鎮江特色優勢,立足規劃提到的“江河交匯,山水名城”品牌定位,突出地緣優勢和文旅融合發展的城市優勢,結合鎮江特點打造具有鎮江特色的大運河系列文化活動,不斷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鎮江篇

千年大運河和鎮江城水相依、人水相親,“江河交匯”更是濃墨重彩地書寫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壯美篇章,故事還在繼續,更多大運河城市故事等你發現……

總策劃谷建華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聯合出品

附:

關於《古運回望圖》

《古運回望圖》之創作,旨在弘揚自強不息之民族精神,漕運盛景之再現,貴在推崇厚德載物之中華氣量。

西元新世紀開元之年,華夏再沐朝陽,春風又綠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華先生以振奮民族精神為宗旨,以弘揚運河文化為己任。斥鉅資,募群賢,研史料,重考察,集眾家之才智,請諸師之妙筆,穿越六百年時空,探尋當年漕運盛景。歷時五載,徵修四次,終成《古運回望圖》。

全卷通高83公分,長210公尺,以明代航運鼎盛時期為背景,以運河為主線,自通州始至余杭終,經京津冀嚕蘇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餘城鎮,浩浩蕩蕩,三千余裏,一氣貫通,氣勢恢宏。畫面兼工帶寫,五色丹青,師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細膩,疏密得體。山水迤麗,柳岸花明,漕艘櫛比,往來如梭,閘壩碼頭,廩粟雲屯,城鎮市井,百態人生,縱觀全卷,三千里漕運風情盡收眼底,五千年華夏文明彰顯其中。正可謂,漕運舟楫之盛,可抵長城之雄!

推薦閱讀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武清趣事” “武清”,西漢時期雍奴縣的轄域。此縣有雍奴澤,四面有水叫作“雍”,水而不流叫作“奴”。據史料載,這雍奴澤有99處淀泊,以縣城設在澤中陸地而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把漢時設置的泉州縣廢除,縣域併入雍奴縣。唐天寶初(約在742年-745年)改稱“武清縣”。此縣歷史上盛産棉花,是我國北方主要的經濟作物、臨近的寶坻縣産鹽,自古以來就有“金寶坻,銀武清”的諺語。
大運河創作展覽選題研討會舉行 5月20日,“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采風、寫生、創作、展覽活動”選題研討會在省會舉行。白雲鄉、鄭一民、石玉新等省內20余名大運河文史專家、文藝理論家、著名畫家及相關學者參加會議。
北運河通州段月底前完成河道清障 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骨幹防洪及景觀工程。2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運河管理處了解到,這項工程將在月底前完成河道障礙清除,以保障主河槽順暢。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 原標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5月21日,浙江在杭州召開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今年是《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的啟動實施之年,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必須聚焦重點,堅持保護優先,在傳承文化根脈上作示範。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