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線上形式 “交通大學運河講壇”即將開播
為深化全社會對大運河文化的認知,促進運河世界遺産保護,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上海交通大學城市文化傳播中心、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北京運河文明文化發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等將聯合主辦“交通大學運河講壇”系列。
5月14日,“交通大學運河講壇”將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運河文化建設研究》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教授,以《抽出一小時,今天和中國大運河見個面》為題正式開講。隨後,講壇將陸續關注《為什麼説蘇州是大運河的起點城市?》《運河倒影中的皇權與帝國》《大運河與嘉興的前世今生》《為什麼河南列入大運河文化帶核心區的縣(市、區)數量最多?》《大運河與杭州南柴北米的城市供給格局》等主題,共計6講。
大運河縱橫三千里,綿延2500多年,溝通融匯京津、燕趙、齊魯、中原、淮揚、吳越等地域文化,包含水利文化、漕運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飲食文化等豐富內容,其詩意的人居環境、獨特的建築風格、精湛的手工技藝、眾多的名人故事、豐富的民間藝術和民風民俗至今仍散發勃勃生機。沿線8省(市)水工遺存、運河故道、名城古鎮等物質文化遺産超過1200項,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河道遺産、水工遺存、附屬遺存及相關遺産共計85處,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450余項,世界自然遺産1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産2處,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高度富集的區域。
2019年5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發佈,標誌著2014年6月入選《世界遺産名錄》的大運河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同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將大運河與長城、長征提升到“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誌”的重要地位。
據介紹,該“交通大學運河講壇”系列為開放性公益活動,將採取線上形式,以生動活潑的運河故事,講述中國大運河的浮沉衰興,為把中國大運河打造成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和繽紛旅遊帶提供支援。直播平臺可抖音搜“城市文化傳播中心”,或快手搜“城市文化傳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