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鎮江趣事”

發佈時間: 2020-02-10 12:09:1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宋柏霖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鎮江篇鑒賞

鎮江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宜”為鎮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給宜侯的領地。春秋時鎮江稱朱方,後曾用谷陽、丹徒、京口、潤州等名稱。北宋建鎮江府(1113年),始稱鎮江,歷經宋、元、明、清。辛亥革命後稱丹徒縣,1928年改為鎮江縣。

                                                                   圖為《古運回望圖》—— 采風

|名勝一

中國四大名廟-金山寺

金山寺即江天寺,始建於東晉年代,初名澤心寺,南朝、唐朝初稱為金山寺。清代金山寺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並列為“中國四大名廟”。金山寺因當時皇帝的信仰不同曾兩度由寺改觀:一次是唐朝,曾把金山寺改為龍遊觀近200年;第二次是宋政和四年(1114年),徽宗趙估奉道教,又將龍遊寺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宮(道士觀),為天下神霄第一,後復名為龍遊寺。通常寺廟的山門都是朝南開,而金山寺的山門面朝正西,為什麼呢?金山寺山門朝西的真實原因據史料分析: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揚子江心,遊人透過朝西山門放眼望去,便見浩渺大江奔騰而下,正合“大江東去,群山西來”之詩意。

圖為鎮江名勝古跡——金山寺

|名勝二

衛公塔

唐寶歷年間(825年-826年)鐵鑄的八角形衛公塔。傳説甘露寺修好佛殿時,主事和尚心中歡喜,但總覺美中不足,原來是缺少一座寶塔。到半夜,忽聽江上起風了,風急浪高,響了一夜。和尚一夜沒睡著。第二天天剛亮,推窗一看,江面上霧濛濛一片,就近朝山腳下的地方,有個黑乎乎的東西順水而來。風息浪靜後,和尚跑去一看,原來是座鐵寶塔在岸上!和尚高興得不得了,但怎樣オ能將鐵塔安在山頂呢?和尚正在焦急時,忽聞:“我來搬這鐵塔!”和尚回頭一看,見是四大金剛一齊來到面前,合力將鐵塔搬上山放好。和尚後來就憑自己的記憶,在甘露寺裏塑了四座像,所以北固山上沒有別的佛像,只有四大金剛。甘露寺鐵塔位於天王殿東北,實際上是唐寶歷元年(825年)衛公李德裕建,故又稱“衛公塔”。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鎮江名勝古跡——衛光塔

|名勝二

丹徒港

畫卷上與丹徒口相近的連續有幾個小城鎮,在運河兩岸崗嶺起伏草木行列之間,有丹徒鎮、甘露鎮、新豐鎮和高資鎮。丹徒鎮有東、西兩港,皆通大江,達運河,也稱“丹徒港”。明初,在此設巡司,是江防要地,負責運河漕運安全。在漢、晉時期,丹徒縣的政府機關就設在這裡。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鎮江名勝古跡——丹徒港

|名勝四

甘露鎮・甘露寺

北固山上有三國吳帝孫皓甘露元年(265年)始建的甘露寺,有宋代大書法家讚為“天下第一樓”的多景樓。甘露寺前對北固山,後枕大江。唐代寶歷中期(825年-826年),李德裕途經此地時建寺,恰好天降甘露,故名,這是南宋朝胡三省考證結論。但《丹徒志》否定其説法,提出北固山的支麓,稍轉而南,崇然隆起,當地人稱為土山,在三國吳時,就建有甘露寺了,後來李德裕有所增建,唐乾符中期(874年-879年)被火燒燬,不久復建,北宋大中祥符中期(1008年-1016年)オ移建在北固山上。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鎮江名勝古跡——甘露寺

|名勝五

焦山·普濟庵

鎮江還有焦山,亦在江中,與金山並峙,以後漢處士焦光隱居此處而名。焦山上有東漢興平年間(194年一195年)創建的普濟庵,有南朝與唐宋元明時期的碑刻百餘石。此外招隱山的招隱寺、黃鶴山的米芾墓、雲臺山的昭關石塔等等,都在江岸山上,俯瞰著一江春水向東流,飽覽著大運河的白帆在鎮江與瓜洲之間橫渡大江,誇讚著鎮江的光輝歷史。

                                                                       圖為鎮江采風——留影

|名勝六

北固山

北固山,三面臨江,回嶺陡絕,勢最險固而名,南朝梁武帝曾題書“天下第一江山”來讚其形勝。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後峰三部分組成,主峰即後峰,是風景最佳處。北固山與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勢,三山鼎立,在控楚負吳方面,北固山更顯出雄壯險要。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鎮江——北固山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因其曾對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推薦閱讀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常州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常州名勝古跡——篦箕巷|名勝三紅梅閣龍城瑤臺-紅梅閣,原稱飛霞樓,位於紅梅公園南部,相傳元代龔子彬遇仙移植雲南紅梅於此而更名紅梅閣。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常州名勝古跡——天寧寺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圖為常州名勝古跡——紅梅閣紅梅閣高17米,分上下兩層,四週原築垣墻,現改為石欄杆。
《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出臺 河南將打造“千年運河”名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康翔宇大河報訊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1月20日上午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河南省出臺《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下稱《實施規劃》),明確了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以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總體規劃和目標。圍繞《實施規劃》的主要任務,重點謀劃了文化帶十大工程、綠色生態帶十大工程、旅遊帶十大工程項目。在規劃範圍上,《實施規劃》劃分了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並在空間佈局上,謀劃了“兩軸三極七片區”空間佈局:依託隋唐大運河南北兩段運河,根據沿線城鎮歷史地位、文化資源等,打造沿通濟渠古都發展軸、沿永濟渠古城發展軸。
河南圍繞大運河出臺重磅規劃,鄭州、洛陽、開封將成運河示範城市 到2035年,大運河文化遺産實現科學保護、活態傳承、合理利用,綠色生態廊道全面建成,力爭實現鄭汴洛旅遊通航和衛河主要點段旅遊通航,“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其中,到2025年,大運河文化遺産實現全面保護,大運河水量保證率進一步提高,實現適宜河段旅遊通航,生態空間佈局基本形成,河湖水質明顯改善,大運河旅遊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改善,一批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和大運河統一品牌基本形成。展望2050年,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水準全面提高,“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享譽中外,一條盡覽華夏文明、彰顯中原文化的大運河以全新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弘揚運河文化 肇創時代新章——運河文化交流會在北京遠洋新光中心舉行 1月16日,遠洋新光中心攜手北京市通州區新城中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于項目B座寫字樓共同主辦了“弘揚運河文化肇創時代新章——遠洋新光中心運河文化交流分享會”,旨在弘揚通州運河文化底蘊,共謀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總部經濟、金融産業發展。北京市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書記楊東風遠洋新光中心項目總經理陳志瑋圍繞總部經濟、夜間經濟、項目特色以及商業規劃等方面進行了講述。北京市通州區新城中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胡克誠北京市通州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霞就通州區夜間經濟的落實措施以及成果進行了分享,此番分享加強了大家對北京城市副中心“夜生活”的期待,增強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聯動産業經濟,打造運河文化夜生活的信念。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