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常州趣事”

發佈時間: 2020-02-10 11:44:0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宋柏霖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天安門篇鑒賞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常州篇鑒賞

“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常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名“延陵”,係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縣。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疊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長春、嘗州、武進等。

                                                                   圖為《古運回望圖》——采風

|名勝一

花市街

在驛亭附近有一條繁鬧大街稱“花市街”,以街側店肆多為售賣絹花而得名。絹花是這裡特産的工藝美術品,用各種顏色的綢絹倣照多種名花形態手工製作而成,五顏六色,絢麗多姿,鮮艷漂亮,有折枝,有獨朵,或插放,或飾戴,老嫗童媛多有喜愛,普及性廣,銷量甚大。此處盛産綢絹,又居大運河樞要,促進了絹花的生産。

圖為《古運回望圖》——首展

|名勝二

篦箕巷

常州的花市街除銷售絹花之外,還出賣當地製作的各種形狀、疏密不同的梳篦,亦異彩紛呈,精美別致,是男女梳頭理髮的必用之具,鋪店也有不少,故亦有篦箕巷的稱呼。家家門店懸挂著絹做的紅燈,每值夜晚,運河裏映著街巷的燈籠,形成神奇的景象,古代“常州八景”之一的“篦梁燈火”指的就是這裡的夜景。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常州名勝古跡——篦箕巷

|名勝三

紅梅閣

龍城瑤臺-紅梅閣,原稱飛霞樓,位於紅梅公園南部,相傳元代龔子彬遇仙移植雲南紅梅於此而更名紅梅閣。整個建築古樸厚,氣勢雄偉,四週廣植紅梅,冬末春初,梅蕾獨放,萬象更新。“紅梅春曉”為“紅梅公園八景”之一。紅梅閣始建於唐昭宗年間(889年-904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宋代曾作為貢士試院,後成為道院,傳説號稱紫陽真人的道教南派鼻祖張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煉。

圖為常州名勝古跡——紅梅閣

紅梅閣高17米,分上下兩層,四週原築垣墻,現改為石欄杆。南端有雲鶴紋石坊,下有石級,為出入通道。坊額刻“天衢要道”四字,有明崇禎時題款;兩旁石柱楹聯為“道有源頭,立言立功立德;工無駐足,希賢希聖希天”。閣前院落原植紅梅翠竹,被稱作“常郡之巨麗”,“擬仙都之仿佛”。歷代題咏頗多,閣內外壁間至今猶存紫陽真人石刻像、著經處及建閣碑記等石刻。閣前冰梅石柱,為元代天慶觀牌坊石柱原物,今存其一。此柱石瀝紋起作冰梅狀,其色瑩白有光,清乾隆《常州賦》稱“甲于哥窯”,俗稱冰梅石,裏中傳為奇觀。石柱為圓形,長2.5米,直徑0.40米。

圖為常州采風留影

|名勝四

文筆塔

卷中與紅梅閣左右呼應的有一座八角形樓閣式塔,稱“文筆塔”,是常州文士命名,也是生員舉子常來祭拜之處,祈禱塔神保祐考中進士、金榜題名,這是常州文化勃興的象徵。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常州名勝古跡——文筆塔

|名勝五

天寧寺

常州天寧寺,唐天復年間(901年-904年)始建,初名“廣福寺”,似取普遍給予世間幸福而名。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易名“天寧寺”,取天下安寧之義。原有殿宇8座,堂舍層樓各25座,形成大小建築群,共500余間,佔地130余畝。建築宏偉,裝修富麗,雕塑精美,法會盛大,不愧稱“東南第一叢林”。寺志序中説“法會之盛聞于遐邇,莊嚴妙勝甲于東南”,並非虛妄之語。常州佛寺之大,法會之隆,與京杭大運河之興唇齒相依,相輔相成。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常州名勝古跡——天寧寺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因其曾對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推薦閱讀
《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出臺 河南將打造“千年運河”名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康翔宇大河報訊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1月20日上午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河南省出臺《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下稱《實施規劃》),明確了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以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總體規劃和目標。圍繞《實施規劃》的主要任務,重點謀劃了文化帶十大工程、綠色生態帶十大工程、旅遊帶十大工程項目。在規劃範圍上,《實施規劃》劃分了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並在空間佈局上,謀劃了“兩軸三極七片區”空間佈局:依託隋唐大運河南北兩段運河,根據沿線城鎮歷史地位、文化資源等,打造沿通濟渠古都發展軸、沿永濟渠古城發展軸。
河南圍繞大運河出臺重磅規劃,鄭州、洛陽、開封將成運河示範城市 到2035年,大運河文化遺産實現科學保護、活態傳承、合理利用,綠色生態廊道全面建成,力爭實現鄭汴洛旅遊通航和衛河主要點段旅遊通航,“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其中,到2025年,大運河文化遺産實現全面保護,大運河水量保證率進一步提高,實現適宜河段旅遊通航,生態空間佈局基本形成,河湖水質明顯改善,大運河旅遊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改善,一批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和大運河統一品牌基本形成。展望2050年,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水準全面提高,“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享譽中外,一條盡覽華夏文明、彰顯中原文化的大運河以全新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弘揚運河文化 肇創時代新章——運河文化交流會在北京遠洋新光中心舉行 1月16日,遠洋新光中心攜手北京市通州區新城中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于項目B座寫字樓共同主辦了“弘揚運河文化肇創時代新章——遠洋新光中心運河文化交流分享會”,旨在弘揚通州運河文化底蘊,共謀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總部經濟、金融産業發展。北京市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書記楊東風遠洋新光中心項目總經理陳志瑋圍繞總部經濟、夜間經濟、項目特色以及商業規劃等方面進行了講述。北京市通州區新城中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胡克誠北京市通州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霞就通州區夜間經濟的落實措施以及成果進行了分享,此番分享加強了大家對北京城市副中心“夜生活”的期待,增強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聯動産業經濟,打造運河文化夜生活的信念。
【新春走基層】河北滄州文廟:年味飄香大運河 非遺展演賀新春 記者杜正楊攝據滄州文廟宣教部王經介紹,除了劉吉舞獅、河間刻瓷技藝,此次參加展演的還有滄州刻紙藝術、河間驢肉火燒、王廠鏨銅浮雕、阿杜土雞製作技藝等,全都是當地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記者杜正楊攝現場展示的省級非遺項目阿杜土雞製作技藝。記者杜正楊攝活動現場,國家級非遺項目劉吉舞獅負責人盧春玲介紹説,滄縣的劉吉舞獅已有600餘年的傳承歷史,融雜技、舞蹈、武術于一體,以其火爆、熱烈、歡快的特點和高難度動作,深得大家的喜愛。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