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運河:從過去,向未來
今天,我們要不斷更新文化遺産保護理念,改變有些地區大運河保護滯後的現實情況,進一步加強運河資源的整合,讓人們對這條大河更親近、更了解,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
12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暨觀察家觀察員2020新年論壇上,專家學者圍繞“國家治理背景的大運河沿線城市高品質”這一主題,熱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相關議題,講述了他們眼中的中國大運河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進一步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言獻策、交流成果。
文化活水
“大運河山東段沿線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包括:水域風光、遺址遺跡、建築設施、旅遊商品、人文活動等。”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告訴記者,目前運河山東沿線文化的打造以及經濟融合狀況成績喜人。
以濟寧為例,他們大力發展運河旅遊業,著力建設運河公園和古南旺水利工程遺址公園。經過近幾年對沿河兩岸的開發建設,港航經濟快速發展,特色農業初露端倪,傳統産業鏈借水拉長,港口建設成效明顯,沿運河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勢頭強勁,帶狀經濟已初具雛形,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濟寧形成。
在棗莊,運河文化同樣受到重視。胡金焱了解到,棗莊市正積極挖掘運河文化資源,用非物質文化資源為城市增添魅力。棗莊段運河的開通促進了沿運地區數百年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使棗莊成為江北地區重要的瓜果梨棗集散地、民間制陶基地、釀酒基地和煤炭基地。
當前,聊城市委、市政府正著力將大運河聊城段打造成為“文化的河、流動的河、美麗的河、繁榮的河”。山東省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曾表示,山東聊城將按照古運河流經路線,將運河沿線節點串連一體,通過沿途鄉村旅遊、溫泉養生、體育健身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實現“遊運河、泡溫泉、嘗小吃、品阿膠、做好漢、研文學、聊聊城”的獨特旅遊生活休閒方式,力爭使聊城成為京杭大運河上最具吸引力的生態旅遊文化名城。由此可見,聊城在打造運河文化旅遊産業隆起帶以及積極推動産業融合發展方面亮點突出。
除了京杭大運河沿線的城市高度重視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之外,隋唐大運河沿線的相關城市同樣重視將其豐厚的文化資源科學、合理、系統化地利用,有效轉化為符合時代要求的文旅産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形成“以文化為靈魂、以旅遊為載體、以産業為方向”的文旅深度融合態勢,以此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河南境內大運河主要涉及鄭州、開封、洛陽、商丘、安陽、鶴壁、新鄉、焦作8座城市。當前,為推進隋唐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來自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化傳播係的方雪琴教授建議,應該強化文旅融合省級層面的頂層設計,河南應當在深挖隋唐大運河文旅融合資源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大運河文化旅遊産品,從而著力打造“隋唐大運河”品牌體系,構建運河沿岸美麗鄉村示範帶。
綠色大河
大運河作為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自2014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以來,受到了各界的普遍關注。目前,我國大運河沿岸地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生産輕生活”“重經濟輕文化”“重眼前輕長遠”“重開發輕保護”等一系列問題。“大運河沿岸城市生態脆弱性、文化破碎化等問題亟待我國有關部門及單位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打造以文化為綠色發展引擎的‘公園城市’,以實現大運河沿岸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史雲貴説。
與會專家紛紛建議,應高度重視大運河綠色治理,其有效路徑包括以下5個方面:一是以綠色文化為引領,以文化公園為載體,打造大運河流動的文化帶。二是以沿岸城市為主體,以利益共同體為舟,以共治為徑,加快推進大運河命運共同體建設。三是以綠色産業為基礎,以綠色政策為驅動,不斷提升大運河命運共同體品質。四是以創新為引導,以文旅融合為基礎,不斷提升大運河命運共同體活力。五是以文創為抓手,以品牌為思路,講好新時代大運河故事。
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理事長王佳寧介紹,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3個部分。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8個省市。
在中央高度重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大背景下,江蘇積極探索、努力實踐,設立全國首支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率先啟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立法,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納入江蘇省高品質發展考核體系等,推進大運河江蘇段沿線高品質發展。其中,淮安圍繞“文史一脈相承、生態一道整治、産業一線連結”的思路,不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工作,大運河淮安段逐步“活”起來、“動”起來、“靚”起來,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貢獻了淮安力量。
岸邊新語
從全國整體來看,儘管大運河沿岸經濟總量和每人平均經濟水準較高,但河北段大運河流經區域大多為鄉村,特別是流經黑龍港貧困區域,這就對河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沿線其他省市相比,河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也同時擔負著鄉村振興、扶貧助困的使命。
“河北運河流經區域以鄉村為主。河北境內大運河全長530多公里,流經區域除滄州市區、青縣縣城外均為鄉村,佔河道總長度的95%以上,據不完全統計,河北大運河流經村莊達200多個。”河北省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萍介紹説。她認為,河北大運河多數河段處於未開發狀態,沿線保留了眾多因運河繁盛衍生而來的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南運河滄州—衡水—德州段、連鎮謝家壩、華家口險工“兩點一段”,均處於運河鄉村,更增加了沿線鄉村的運河文化底蘊。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多樣,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4項、省級65項,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因運河興盛而在沿線村莊生根發芽,成為沿線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大運河文化帶河北段鄉村振興的寶貴資源。
由此,河北運河沿線正從充分發揮運河文化的方向入手,實現鄉村及其所處區段內運河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將運河保護和沿岸鄉村發展相結合。鄭萍建議,推進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鄉村産業振興新動能,應當將運河悠久的文明精髓融入鄉村生活,喚醒鄉村振興的文化自覺。今天,運河文化還承載著民生工程的內容,尤其對於運河沿線相對貧困的鄉村來説,更是一項文化助困工程,積極發展農民參與度高的惠民項目,讓沿線農村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是大運河文明流淌至今一直延續的使命。
相似的舉動,發生在河南省浚縣、滑縣。浚縣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過程中,明確了“建設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示範區,打造豫北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的戰略定位。浚縣縣長劉青説,浚縣科學謀劃實施了運河浚縣段遺産保護、黎陽倉遺址保護展示、古城保護修復等工程,“兩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運河古城形象日益彰顯,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前來。
此外,有專家提醒,我們要不斷更新遺産保護理念,改變有些地區大運河保護滯後的現實情況,進一步加強運河資源的整合,以適度的開發帶動多元投資,有效拉動歷史、文化上的旅遊消費,使大運河煥發出勃勃生機。
“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一方面要通過深入挖掘、系統展示大運河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實現對大運河文化的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另一方面,要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契機,推動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和全國重要文化高地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魏淑民説。
今天,保護和傳承大運河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大運河過去在經濟的重心東移和南北互動的過程中,推動了中華文化革故鼎新。今天,大運河仍蘊含和體現著新時代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反映了全社會不同地區合作、交流的思想,願這條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大河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