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推薦
         

《古運回望圖》小折頁

發佈時間: 2019-12-11 10:02:1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古運回望圖》大折頁是《古運回望圖》精縮版,畫芯全長38米,畫芯高0.25米,雅宣紙,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出版並收藏,限量1600套,是現代極具收藏價值的文化畫卷。

《古運回望圖》該圖以大運河鼎盛時期的明代中興時期為歷史背景,以反映大運河上下督運盛況為主線,以精心刻畫沿線著名人文景觀、民風民俗為描寫對象。

全卷長210米,寬83公分,以中國畫兼工帶寫的方法創作,淺絳小青綠,從北京皇城、通州八里橋、燃燈塔及張家灣碼頭開始,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至余杭結束。

全卷以大量翔實的歷史資料為依據,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市井、民風、民俗、建築、商業、貿易、環境、風景名勝等多側面描繪600年前祖國大動脈的繁榮景象和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百業興旺、萬國來朝的盛況。以生動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説為題材,著力刻畫當時南北漕運的全過程,構築典型場景及人間百態,突出當時的船文化、製造業、工商業、服飾特色及南北貿易,描繪運河兩岸的壯麗風光。

整個畫面設25個段落,共涉及風景名勝100余處,南北貫通,起伏跌宕,風情各異,美景連珠。各類船隻千余艘,官、宦、士、農、工、商、縴夫、船夫、搬運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類人物數萬人。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自然成趣、藝術精湛。

推薦閱讀
聚焦京杭對話:讓大運河成為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 此前,中國新聞社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産委員會等單位指導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政府、杭州運河集團等部門,發起主辦首屆中國大運河國際高峰論壇、中國大運河國際論壇,創造性發起杭州新年祈福走“運”大會等,助中國大運河這張金名片在世界舞臺上熠熠生輝。據悉,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運河集團、杭州西湖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承辦,藝文中國聯盟、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等提供學術支援。中新網杭州12月7日電(張煜歡)7日,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
唱響新時代的“運河號子” 2016年,北京率先在全國第一個編制了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北京率先提出了“大運河文化帶”的概念。當日,北京還發佈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和五年行動計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邁出了新步伐。
“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框架協議”在杭州簽署 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上,京杭兩地嘉賓就《大運河文化與杭州》、《大運河文化帶北京實踐》發表主旨演講。此外,活動還包括大運河京杭印象展、京杭媒體杭州大運河采風暨隨手拍大賽啟動儀式、大運河京杭雅集等文化活動。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系列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大運河沿線的互動交流,帶動各地共同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激活大運河文化基因密碼,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向全世界講好中國大運河的故事。
京杭大運河淮陰船閘繁忙景象 12月5日一早,江蘇省淮安市京杭大運河淮陰船閘便開始忙碌起來。進入年終,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煤電用量大增,航行在京杭大運河上的運煤船隻也更加繁忙。圖為當日,淮安船閘段的運輸船舶等待過閘。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