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唱響新時代的“運河號子”

發佈時間: 2019-12-10 13:31:42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張景華 張廣芝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唱響新時代的“運河號子”

——“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杭州啟幕

今年正值大運河申遺成功5週年。12月7日,在浙江杭州啟幕的“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不僅是一場“跨越”千里、千年的對話,更是運河沿線城市攜手推動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一項創舉。

中國大運河貫穿古今、連通南北,是活化的歷史文化遺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根據《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要求,京杭兩地共同發起主辦了此次活動。今後,北京和杭州將輪流主辦“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每年一屆。

激蕩運河文化的源頭活水

大運河南北通衢,流芳千年。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構成的中國大運河,全長3200公里,開鑿至今已有2500餘年,2014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中,京杭大運河開鑿最早、持續使用時間最長,與萬里長城一道,構成了中國版圖上一個大寫的“人”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今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大決策部署,發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列出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突出以文化為引領推動地區協調發展。

北京與杭州,位於大運河的南北兩端。兩城因河而興,也因河相通結緣,自古聯繫緊密。今年5月,杭州代表團赴北京考察交流,雙方就聯手做好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這篇大文章達成共識。

目前,北京正帶頭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真正使大運河文化帶成為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示範工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標誌工程。

杭州也正在通過中國(杭州)新年祈福走運大會、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中國大運河廟會等節慶文化活動,讓大運河成為當地市民生活、各地遊客旅遊行程的組成部分。

本次對話以“文化與科技推動大運河復興”為主題,就“大運河文化帶北京實踐”“大運河文化與杭州”等話題進行了研討,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充分調動運河沿線城市的資源和力量,構建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共同體,激蕩運河文化的源頭活水。

助推大運河文化復興

大運河是北京和杭州共同的命脈。

大運河的北京段,縱貫千年,橫跨六區,在北京城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白浮泉、萬壽寺、延慶寺、積水潭、什剎海、通惠河、玉河古道及古閘、通州古城核心區、西海子公園、八里橋……這些與大運河有關的重要文化遺産,不僅見證了北京城的滄桑巨變,更承載了北京人寶貴的文化記憶。

如今,這條千年之河,正成為連接北京中心城與副中心的紐帶,地位尤為重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同志多次實地調研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推進遺址騰退、文物保護修繕、規劃編制等工作,推動一系列重點工程項目實現節點性突破。

近年來,北京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北京率先提出了“大運河文化帶”的概念。2016年,北京率先在全國第一個編制了大運河文化帶規劃。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對城市功能空間的組織和優化作用,以大運河為軸線,以大運河文化資源密集地區為重點,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的大運河發展格局,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千年運河”中華文明金名片的標誌工程。

江南美,最美是杭州。大運河杭州段,擁有拱宸橋、富義倉、橋西歷史街區、廣濟橋、鳳山水城門遺址、西興過塘行碼頭等6處世界遺産點,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龍山河等4處世界遺産河段。

在新時代,如何讓這一千年文脈“流動”起來,讓古老的運河“活化”起來,成為中國精神、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表示,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南北點,京杭兩地應攜起手來,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先行者和主力軍,在大運河保護、利用和開發方面走在前、作表率,以京杭對話為契機,加強資源共用、項目共創、人才共育,著力推動精細化保護、活態化傳承、科學化利用、國際化展示,使大運河成為傳播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

下好“一盤棋”攜手“齊步走”

保護大運河就是保護綿延千年的文化基因。如何把古老的東方智慧融入世界遺産保護的共識,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貢獻中國方案?

“京杭對話”的啟動,標誌著運河沿線城市將共下“一盤棋”,攜手“齊步走”,以文化為引領促進各區域協調發展。

12月5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省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共同推動大運河沿線遺産保護、風貌再現、航運互通、旅遊協作以及要素配置、産業升級的協調發展。當日,北京還發佈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和五年行動計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邁出了新步伐。

近年來,北京在文保騰退、文保修復、生態建設、歷史風貌修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特色保護、特色利用的路子。在大運河北端的通州,“千年之城”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崛起。副中心奠基石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鐫刻“通運”“朝天”“迎薰”“凝翠”四個詞,其中“通運”一詞,道出了北京與大運河的緊密聯繫:沒有大運河,就沒有這座著名古都的壯麗恢宏、雍容典雅。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表示,更好地推動大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做到“四個連通”:連通文化與科技,打造文化遺産傳承保護的典範之作;連通歷史與現代,書寫中華文明根須不斷的壯美畫卷;連通保護與更新,拉緊北京、杭州“雙城”對話的情感紐帶;連通京津冀城市群與長三角城市群,輻射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共建共用之路。

作為大運河中全線通航至今仍然在活化利用的省段之一,浙江也在精心探索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産模式,強化全流域、一盤棋理念,啟動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立法工作,出臺大運河文化帶浙江建設規劃,劃定運河流域生態紅線,加強沿線遺址遺存保護線。杭州持續開展運河綜合保護工程,在生態治水、文化尋根、建章立制、科技護航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表示,期待京杭兩地“再出發”,共同守護中華文明的“精神密碼”、共同當好歷史文化遺産的“薪火傳人”、共同譜寫運河開發利用的“精彩範式”,向全世界講好中國大運河的故事。

推薦閱讀
聚焦京杭對話:讓大運河成為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 此前,中國新聞社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産委員會等單位指導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政府、杭州運河集團等部門,發起主辦首屆中國大運河國際高峰論壇、中國大運河國際論壇,創造性發起杭州新年祈福走“運”大會等,助中國大運河這張金名片在世界舞臺上熠熠生輝。據悉,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運河集團、杭州西湖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承辦,藝文中國聯盟、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等提供學術支援。中新網杭州12月7日電(張煜歡)7日,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
“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框架協議”在杭州簽署 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上,京杭兩地嘉賓就《大運河文化與杭州》、《大運河文化帶北京實踐》發表主旨演講。此外,活動還包括大運河京杭印象展、京杭媒體杭州大運河采風暨隨手拍大賽啟動儀式、大運河京杭雅集等文化活動。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系列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大運河沿線的互動交流,帶動各地共同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激活大運河文化基因密碼,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向全世界講好中國大運河的故事。
京杭大運河淮陰船閘繁忙景象 12月5日一早,江蘇省淮安市京杭大運河淮陰船閘便開始忙碌起來。進入年終,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煤電用量大增,航行在京杭大運河上的運煤船隻也更加繁忙。圖為當日,淮安船閘段的運輸船舶等待過閘。
京杭大運河北京多河段將實現遊船通航 北運河將於2021年6月前實現遊船通航。記者了解到,大運河北京段的多河段將逐步實現遊船通航。潮白河部分河段將於2022年12月之前實現遊船通航。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