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北京將全領域全流域推進“千年運河”保護與傳承大運河北京段將實現重點河道通航

發佈時間: 2019-12-09 09:12:06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作者: 林艷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原標題:大運河北京段將實現重點河道通航

大運河燈光秀扮靚沿岸景觀(資料圖)

全面梳理什剎海周邊文物建築現狀;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實施鼓樓西大街片區保護復興計劃;恢復600年皇家糧倉倉墻歷史風;推動北運河遊船通航……昨天,《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及《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對外發佈。作為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支點,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將按照全領域、全流域視野被全面推進。

系統規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是此次《規劃》的總體原則。對於這條千年運河的文化遺産與生態保護工作,本市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就已率先提出“大運河文化帶”的概念,2016年啟動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研究工作,並在全國各省市中第一個編制了大運河文化帶規劃。

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由26個部門、7個區組成,專門負責綜合研究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的重大規劃、重要事項。“對於大運河的保護工作,我們的站位是高的,既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又將作為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支點。此外,還將把大運河文化作為高水準建設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標誌。”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次發佈的《規劃》,對於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思路、目標、任務進行整體謀劃、系統安排。五年《行動計劃》,則以《規劃》為依據,對規劃任務進行了細化、量化、具體化和項目化,主要包括:構建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抓好文化遺産保護、開展沿線環境整治、推進河道水系治理、梳理運河歷史文脈、推進文化項目建設、提升旅遊休閒功能、促進跨域交流合作、創新體制機制等9部分內容。

構建“一河、兩道、三區”格局

《規劃》中明確,未來將以大運河為軸線,以大運河文化資源密集地區為重點,擦亮沿線的“珍珠”,大尺度佈局文化、生態空間,以線串珠、以珠帶面,來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的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

其中,“一河”即以大運河北京段為軸線,組織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

“兩道”即全線濱河綠道和重點遊船通航河道。建設全線濱河綠道,將重點推進南長河、玉河、通惠河、潮白河、北運河等綠道建設升級,增強綠道的平行連續性、垂直可及性,形成貫通、便捷的大運河綠道系統;重點遊船通航河道的開發,將確保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北運河通州段實現遊船通航,以遊船線路串聯展示大運河文化生態價值。

“三區”即運河文化展示區、運河生態景觀區和疏解整治提升區。運河文化展示區,將重點打造白浮泉水源文化、頤和園古都文化、萬壽寺古都文化、什剎海-玉河京味文化、通惠河沿線創意文化、通州古城漕運文化、城市副中心大運河文化7個展示區;運河生態景觀區,則將重點圍繞南長河公園、大通公園-慶豐公園、潮白河森林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區域,形成較大尺度的運河生態景觀標誌區;疏解整治提升區,將重點圍繞頤和園、鼓樓西大街、南鑼鼓巷、管莊4個片區,促進重點文物周邊疏解,整治周邊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區和文化遺産及其周邊區域的真實性、完整性。

三大階段建設“四個運河”

“魅力運河”“美麗運河”“多彩運河”“協同運河”……把握重點環節和關鍵環節,根據《規劃》將分為2025、2035、2050年三個階段,將千年運河打造成“四個運河”。

第一個階段,將於2025年實現大運河文化帶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包括大運河水系水質全面改善,周邊環境得到有效治理;大運河文化帶生態文化景觀服務功能明顯增強,濱水空間可達性、趣味性明顯提升;大運河文化帶品牌影響力顯著提高,旅遊産品更加豐富,沿線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取得實效等。

第二個階段,將在2026年至2035年實現大運河文化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大運河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得到深入挖掘和活態傳承;大運河水系水質進一步改善,沿線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大運河濱河生態文化廊道全線建成;大運河文化旅遊品牌擁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沿線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等。

第三個階段,展望2050年,魅力運河、美麗運河、多彩運河、協同運河全面建成,讓大運河文化帶成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千年運河”中華文明金名片的標誌工程。

“全面提升大運河水系水質,實現沿線污水全處理,河道水體全面還清;講好大運河歷史文化故事,挖掘大運河承載的歷史文化精髓,增強大運河文化的社會認同;喚起市民對大運河傳統文化活動的記憶與熱情,豐富市民文化休閒生活”,對於打造“四個運河”的建設任務,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北京還將與天津、河北共同挖掘北運河歷史文化,按照統一標準,整體塑造大運河沿線風貌,推動實現遊船通航。

重點

打造七大運河文化展示區

本市將在白浮泉、頤和園、萬壽寺、什剎海-玉河、通惠河沿線、通州古城、城市副中心等大運河文化資源密集區,整體保護恢復遺址遺跡,增加標誌性文化節點。

形成大運河沿線標誌性建築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首都博物館東館、圖書館、劇院三大公共文化設施,項目建成後,將作為北京大運河沿線標誌性建築,集中展覽展示中國大運河的文化內涵和建設成果。

北運河通州段2021年通航

本市將率先推動北運河通州段遊船通航,成立了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長為總協調人的工作專班,制定了《北運河(通州段)全線遊船通航工作方案》。今年10月3日,北運河北關閘至甘棠閘段11.4公里已正式通航,其餘29公里將於2021年6月前實現通航,為北運河全域遊船通航奠定良好基礎。

利用疏解騰退空間打造歷史

據市發改委介紹,圍繞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重點工作,北京將創新遺産保護利用模式,利用疏解騰退空間提升文化功能,努力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比如探索生態系統與文化遺産互促保護模式,以路縣故城遺址為主體,規劃建設了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打造以持續考古為特色、學者與公眾共同參與的歷史文化場所。此外,本市還制定實施了《關於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的意見》,推動達到一定規模和建築標準的老舊廠房資源興辦公共文化設施,發展文化産業,建設新型城市文化空間。以通惠河邊郎園Vintage為例,通過對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十余座磚墻老廠房進行改造,打造了集購物、餐飲、秀場、辦公于一體的文化創意産業園。目前,已有一批優質企業入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薦閱讀
一座“文化糧倉”一間“森林書苑”一艘“運河之舟”副中心三大建築全面開工 運河文化融入三大地標城市副中心劇院是位於大運河畔的“藝術宮殿”,又名“文化糧倉”,集演藝演出、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現場體驗等功能于一體,其設計理念源於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對標世界級一流劇院標準設計、建設,將滿足各類世界級演出要求,從而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視野。原標題:副中心三大建築全面開工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首都博物館(東館)效果圖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及共用配套設施項目已于10月底正式開工,計劃于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建設三大建築及共用配套設施項目,其整體方案秉持“以人為本,優化體驗”的設計方針,充分體現出全民共用城市發展、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積極推進社會教育的項目定位。
北京將全領域全流域推進“千年運河”保護與傳承大運河北京段將實現重點河道通航 此次發佈的《規劃》,對於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思路、目標、任務進行整體謀劃、系統安排。推動北運河遊船通航……昨天,《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及《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對外發佈。五年《行動計劃》,則以《規劃》為依據,對規劃任務進行了細化、量化、具體化和項目化,主要包括:構建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抓好文化遺産保護、開展沿線環境整治、推進河道水系治理、梳理運河歷史文脈、推進文化項目建設、提升旅遊休閒功能、促進跨域交流合作、創新體制機制等9部分內容。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新漕運” 另一方面參照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在“新漕運”的沿線城市建立跨市、縣流域、區域的水環境保護管理協調機制,協調沿線的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全面實行區域水環境共保、共防、共治,實現區域生態建設一體化,讓一江春水流到北京,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生態保障,從而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要求落到實處。主要職能是,整合現有大運河文化保護管理功能,增加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水利設施建設、水資源合理調度、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區域協同創新發展等職能,統籌推進大運河生態帶、文化帶建設,指導大運河文化國家公園建設。作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源頭城市,揚州在“新漕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如何從源頭保證量大質高的水資源安全,既需揚州從國家戰略全局出發強化服務,也亟需國家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給予揚州以及沿線城市合理的生態補償,這是水資源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弘揚運河文化·傳承棹歌之美 隨後,主持人宣讀了大運河沿岸公共圖書館達成的大運河文獻資源共建共用嘉興共識,全體代表鼓掌通過。嘉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錢永忠、浙江圖書館館長褚樹青、大運河閱讀接力項目負責人張曉楠先後致辭。大運河閱讀接力活動由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發起,浙江圖書館主辦,中共嘉興市委宣傳部、嘉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承辦。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