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穿越時空的中國》于法蘭克福講述大運河千年故事

發佈時間: 2019-10-23 15:45:05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李強花放 | 責任編輯:

人民網法蘭克福10月18日電 (記者李強花放)由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主辦的《穿越時空的中國》數字影像展,日前在正在舉行的第7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亮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副總裁傅藍,英國DK公司首席執行官伊恩·哈德森、總編輯喬納森·麥考夫、國際行銷總監艾瑪·詹姆斯,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進出口管理局副局長趙海雲,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永剛,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國際合作部主任劉忠,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杜飛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進出口管理局副局長趙海雲在致辭中表示,十年前,中國作為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的主賓國,用一張巨大的宣紙來展示中國的文化。十年之後,還是在法蘭克福這個舞臺,中國用一塊LED巨幕展示出了《穿越時空的中國》這樣震撼的數字影像産品,體現了科技、文化與藝術的融合,展現出中國的文化創新以及中國出版界的精神。這一産品可視為一個新的起點,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讓世界各地的人對亞洲文化産生興趣。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永剛表示,中國渴望了解世界,也樂意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中國出版集團以及旗下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等一批出版企業,一直都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穿越時空的中國》數字影像融合了最新的科技和完美的創意,産品一經推出,便同時在中國和國際上得到了關注與好評。DK公司已決定引進同名圖書,于明年初在全球同步發售。

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副總裁傅藍認為,此次展覽是本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的最大亮點,這是一個展示藝術與技術完美融合的優秀案例,也是講述故事的非常好的方式。這種數字影像的創造,可以衍生出書籍等多種産品形態,形成一個很好的良性迴圈。

英國DK公司首席執行官伊恩·哈德森在致辭中表示,DK公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初次合作可以追溯到1995年,迄今雙方合作的書籍超過200種,總銷量已達1000萬本。此次《穿越時空的中國》便是新的合作模式的開篇,希望與大百科的合作不僅僅是面向中國的受眾,更是面向世界,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DK引進並出版了圖書《穿越時空的中國》,並即將在全球同步上市。

影像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和業內人士的關注。展覽以2700千米長的中國大運河為創作背景,在原創百科全書式手繪歷史長卷的基礎上開發製作,以一部超寬比例的動態數字影像為呈現方式,實現了三維動畫與二維場景的完美融合。其中動畫人物1700余個,大小船隻200余艘,蔚為大觀。大運河跨越杭州、蘇州、洛陽、北京等14個城市,穿越2500年的歷史時空,生動地還原了夫差開鑿邗溝、隋煬帝巡遊、黎陽倉爭奪戰、張繼夜泊楓橋、趙匡胤陳橋兵變、繁榮的杭州、利瑪竇進京傳教、運河危機、銀錠橋刺殺案等十余個中國故事的精彩歷史瞬間。

數字影像展期間,還舉辦了中國故事多主題內容版權推介會和全球插畫師招募會。在傳統紙質圖書出版方面,該團隊已與英國DK公司達成內容授權,多語言版本的圖書《穿越時空的中國》將於明年三月份全球同步發售,覆蓋歐美亞太地區的十幾個國家,讓中國故事真正“走出去”。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也走過了70個年頭。在世界多元化的發展潮流下,《穿越時空的中國》展現出新時代中國的藝術形象、文化風采,搭起中國通向歐洲、走向世界的橋梁。

推薦閱讀
京杭媒體聚焦大運河杭州段 共講大運河故事 北京媒體和駐京境外媒體代表、杭州媒體代表等共計20余家媒體的30余名記者組成采風團,聚焦大運河杭州段,在杭州大城北規劃館、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杭州手工藝活態館、杭鋼遺址公園等地參觀採訪,以融合採、編、播的方式,向海內外展示大運河風貌。京杭媒體杭州大運河采風暨隨手拍大賽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斌攝在橋西歷史文化街區,采風團走進保留了“原汁原味”民國建築風格的杭州手工藝活態館。
助力運河復興 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機制啟動 會上簽署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關於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框架協議》,北京和杭州將輪流主辦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每年舉辦一屆。活動中簽署了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框架協議,北京和杭州將輪流主辦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每年一屆。連通保護與更新,拉緊北京、杭州“雙城”對話的情感紐帶。
大運河申遺成功5週年 北京構建大運河文化帶 今年是中國大運河項目申遺成功5週年。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規劃》提出,展望2050年,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的主要目標是成為服務文化強國戰略、全國文化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的示範工程,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心工程,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千年運河”中華文明金名片的標誌工程。
一座“文化糧倉”一間“森林書苑”一艘“運河之舟”副中心三大建築全面開工 運河文化融入三大地標城市副中心劇院是位於大運河畔的“藝術宮殿”,又名“文化糧倉”,集演藝演出、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現場體驗等功能于一體,其設計理念源於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對標世界級一流劇院標準設計、建設,將滿足各類世界級演出要求,從而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視野。原標題:副中心三大建築全面開工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首都博物館(東館)效果圖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及共用配套設施項目已于10月底正式開工,計劃于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建設三大建築及共用配套設施項目,其整體方案秉持“以人為本,優化體驗”的設計方針,充分體現出全民共用城市發展、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積極推進社會教育的項目定位。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