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智庫峰會在揚州舉行

發佈時間: 2019-10-15 10:35:53 |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作者: 王廣祿 | 責任編輯:

9月28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智庫峰會在揚州舉行。記者王廣祿/攝 

9月28日,由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揚州市人民政府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共同承辦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智庫峰會在揚州舉行,來自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江蘇省社科院等數十家單位的10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探討大運河保護開發的新思路,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出謀劃策。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重大決策部署,制定《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旨在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引領,統籌大運河流經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流域沿線省市區域,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提出,中國大運河全長近3200公里,傳承演進2500多年,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溝通融匯京津、燕趙、齊魯、中原、淮揚、吳越等地域文化,以及水利文化、漕運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飲食文化等文化形態,形成了詩意的人居環境、獨特的建築風格、精湛的手工技藝、眾多的名人故事以及豐富的民間藝術和民風民俗,是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支撐。後申遺時代,中國正在大運河全流域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加強大運河所承載的豐厚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挖掘和闡釋,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推動大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全面闡釋大運河文化的當代價值和時代精神,是新時代賦予的重大學術使命。 

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勾鳳誠在致辭中表示,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揚州城,與大運河同生共長、興衰與共。揚州市既是大運河的原點城市,也是大運河申遺的牽頭城市、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首倡城市。揚州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文化的自信來建設自信的文化,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寫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大文章,著力推動運河保護精細化、運河傳承活態化、運河利用科學化、運河文化交流國際化,努力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體現“揚州擔當”、貢獻“揚州智慧”、做出“揚州示範”,為建設“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品位的文化長廊、高效益的經濟長廊”作出積極探索。 

在主旨演講階段,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原院長劉曙光、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張勁松、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院長吳欣、浙江外國語學院副校長張環宙先後發表演講。在下午的分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與文化高地建設、大運河文旅融合與區域發展三個主題展開了廣泛研討,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獻計獻策。 

推薦閱讀
無錫辦大運河文化生活節 將“詩與遠方”融入日常 ​沿運河而建、因運河而興的無錫,與奔流不息的大運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9月28日,首屆大運河文化生活節在“中華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無錫惠山古鎮啟幕。
文韻江蘇彰顯文化自信 大運河博物館“搬”進揚州展館 國慶長假,“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場館內,人頭攢動。正在籌建的大運河博物館被“搬”進揚州展館。走進其間,就像登上了一艘即將揚帆起航的船,觀眾站在“甲板”上抬頭看,40多米長軸畫卷展現了揚州城市中軸線文昌路的風貌,見證了揚州70年的發展變化。 講解員劉月圓告訴記者,揚州在建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是首座“國字號”的運河博物館。記者在面積為360平方米的展館內看到,作為揚州精神地標的24小時書房也在體驗區“落戶”,一座紅色的朗讀亭引得不少觀眾進入其中,抒發“我對祖國説”的愛意。
讓更多人感受大運河文化魅力 世界文化遺産中國大運河的保護、傳承、利用一直是網友關注的焦點。據光明網數據新聞工作室統計,近一個月來,相關討論量達到5.9萬餘條。網友高度關注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並普遍認為,大運河文化是傳承展現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智庫峰會在揚州舉行 9月28日,由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揚州市人民政府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共同承辦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智庫峰會在揚州舉行,來自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江蘇省社科院等數十家單位的10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探討大運河保護開發的新思路,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出謀劃策。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