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丹徒全區旅遊收入連續3年保持10%增長 培育鄉村經濟新動能
原標題:丹徒書寫農旅融合“好文章”
墅山鬱鬱蔥蔥,茶場香沁滿園,2019丹徒旅遊文化節暨第二屆上黨茶文化節近日在上黨鎮萬畝茶園拉開序幕。央視《美麗中國鄉村行——走進丹徒》的專題片拍攝也同時開機。
近年來,以舉辦“旅遊文化節”為載體,鎮江丹徒將鄉村旅遊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走出一條農業、旅遊、文化“三位一體”的發展路徑。全區旅遊綜合收入連續3年保持10%以上的穩定增長,節慶活動帶動旅遊人次超百萬。
丹徒區委書記張映橋説,丹徒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培育鄉村經濟新動能,將打造一批現代農業集聚區、生態文明示範點、美麗生活樣板區。
作為第二屆上黨茶文化節開幕式的主會場,上黨鎮墅山村裏停滿了私家車,遊客們品鑒新茶、體驗茶道、採摘新葉,熱鬧非凡。“我們的茶葉每年只産一季,現在已經供不應求了!”茶場場主馬青松喜笑顏開地告訴記者。
作為丹徒茶葉行業的“領頭羊”,裏墅茶場年産值約600萬元,吸納用工30人。馬青松2006年組織周邊茶葉種植戶成立春沁茶葉專業合作社,依靠先進的制茶加工設備,大大提高了茶葉的生産效率和品質,現合作社規模已發展至400戶,有效提升了區域農戶茶葉種植整體水準。
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産業,富裕一方百姓,上黨鎮以“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産模式,帶動農戶對接市場,穩步提升生産效益。截至目前,上黨鎮境內茶葉種植面積達7500畝,年産值3000萬元,帶動周圍農戶就業3500多戶,農戶每人平均增收1800元左右,茶葉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支柱産業。
有山有谷、有丘有圩、有湖有洲,丹徒的自然稟賦得天獨厚,既是招引八方遊客的生態根基,更是用心呵護的一方水土。四面環江的世業鎮,“元寶狀”的地形好似一塊“聚寶盆”。近年來,世業鎮全面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理念,沒有引進一家工廠,明確劃定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全面叫停保護區內對水體産生污染的種植養殖業。
清潔的池塘、整潔的道路、白墻黛瓦的村居,與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行道樹相映成趣……如今走進世業鎮世業村,眼前仿佛一幅美麗畫軸在徐徐鋪展。這既是省級特色示範村,也是丹徒美麗鄉村整治的一大典型。村民吳寶龍高興地説:“看著臟臭水變成清澈水,我們住著更舒服了。”
農業強、農村美,丹徒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壯大特色産業,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做大做強上黨萬畝茶園、江心生態農業、榮炳味稻小鎮等特色品牌。”這是丹徒區區長謝繼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丹徒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富民強村的目標任務。
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的果農們,這兩年嘗到鄉村旅遊的甜頭。江心洲這塊“江中浮玉”,依託當地豐富的農副産品和優良的生態資源,用心打造以無花果節、柑橘節為代表的主題節慶旅遊活動,去年全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剛剛過去的野菜節,登島遊客人數再創新高,過江汽渡開不停,直接拉動島上消費、農副産品銷售收入75萬元!”長期從事文化旅遊工作的園區黨工委宣傳委員許開飛告訴記者。
土地變成“聚寶盆”,農民口袋“鼓”起來。榮炳鹽資源區憑藉優良的水質、特別的“堰土”,産出的稻米口感軟滑香醇,成為江蘇首批“味稻小鎮”,同時也孕育出一個個“種糧大戶”。凡石橋村三八紅旗手沈填證承包近400畝農田,機械化種植水稻、小麥,全年收入約80萬元,實現了種糧致富。
去年,丹徒全區農民每人平均收入2萬餘元,較之上一年增長8.5%。世業開心農場、上黨兆敬家庭農場等企業創成省星級鄉村旅遊區,江心洲百之味農場創成省級自駕遊基地,上黨北汽鎮江新能源汽車工業旅遊區創成省級工業旅遊示範區……一批批具有丹徒地域特色的拳頭産品成為鄉村旅遊的新亮點。
構建鄉村産業體系,夯實發展根基;打造特色田園生態,讓鄉村有“面子”更有“裏子”;拓寬富民新路子,讓土地生出“金元寶”……鄉村旅遊,在丹徒大地上繪就一幅興土富民的壯麗景象,為鄉村振興奏響昂揚的“前進歌”。(晏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