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大運河文化帶洛陽篇三】大運河古今輝映 大情懷詩與遠方
瀍河匯入洛河處曾憲平攝
核心提示
2014年,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回洛倉遺址成為中國大運河洛陽段的申遺點,它們一度成為世人目光的聚焦點。之後,洛陽市依託大運河文化遺産開展了一系列積極的實踐和探索,加快推動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和大運河文化帶各項建設,著力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獨特而豐富的文化遺産,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今年,隨著《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的頒布,大運河文化帶揚帆起航。
採訪組來到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採訪
活化保護利用開發
大運河遺産類型豐富,是一個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技術、自然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社會生態系統,很難以某一種遺産類型完整準確概括,這使得中國大運河成為世界遺産領域的一個獨特的重要案例。
為探討這一重要案例,2019年4月,來自大運河沿線城市的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洛陽師範學院舉行的大運河文化論壇,他們就如何推進隋唐大運河的活化、保護、利用與開發進行了交流。參與大運河文化論壇活動採訪的洛陽日報社融媒體中心記者常書香表示,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國內運河沿線城市專家、學者齊聚洛陽,圍繞大運河文化暢談古今、各抒己見,共商大運河遺産保護利用工作,為推動大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撐。
對於大運河這一獨特而重要的案例,山東省“運河文化研究”人文社科基地首席專家吳欣基於多年的學科理論等研究,提出大運河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帶著問題進行運河學研究,尤其是跨學科研究是深化運河學研究的必要路徑。她認為,要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認識運河,在學術研究的脈絡裏了解運河、運河學術研究發生的轉向及其凸顯的學術旨趣。
針對當今“運河熱”的浪潮,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王健表示,要提高問題意識,加強整體性的技術研究部署,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援。
對於大運河文化帶的認識,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範學院校長梁留科教授從後申遺時代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利用存在的機遇和挑戰入手,論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其作為我國國內第一條以文化建設為指向的帶狀發展戰略地位的意義和價值。
梁留科認為,大運河與沿岸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運河在進行保護、傳承與利用的工作中,勢必會牽涉眾多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在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中,釋放大運河的文化、生態、經濟價值和優勢,建設集生態、文化、經濟於一體的綜合性廊帶,是一個極具挑戰性和智慧性的難題。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內景
提升功能傳承價值
一部中國運河史恰是一部中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社會發展史,文化的多樣性以及空間發展的區域差異躍然紙上。為此,中國運河文化遺産的價值不單單體現在歷史、藝術、科學等方面,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生産力的發展進程。
洛陽師範學院大運河研究院伍純初博士表示,隋唐大運河,北至涿郡,南至杭州,其周圍還延展到周邊很大的區域,其沿線地區都是今天隋唐大運河研究的範圍。為了更好地發掘隋唐大運河的歷史與當代價值,沿線各城市各地區有必要加強聯繫,緊密合作,建立各城市各地區的聯動機制,互通有無,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對於大運河遺産內涵的開發傳承利用,一直以來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鼓與呼的梁留科表示,在綜合價值評估的基礎上,構建多主體、多要素、多手段、多層次、多領域的保護體系,具體措施如:通力協作加強遺産保護,多界聯合推進價值傳承,活化業態提升資源利用。
“我們深入挖掘中國歷代積聚而成的、豐富的運河文化遺産內涵,就是為了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陜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肖愛玲認為,過去運河開鑿的目的和主要功能在當前已漸行漸遠,我們在保護運河歷史文化遺産過程中,注意在發揮運河基本運輸功能的同時,應當結合新時代綠色生態環境、文化旅遊等需求,促進運河功能提升。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外景
新館“古城”交相輝映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包括洛陽在內的多個運河沿線重要節點、樞紐城市,圍繞文化運河、生態運河、經濟運河、社會運河,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目前,洛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快構築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加快建設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積極主動融入大運河文化帶戰略,突出特色,打造新時期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的洛陽模式。
7月12日的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現有的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是依託山陜會館而建,困于展館面積及結構不足以實現集展示、教育、研學等多位一體的文化遺産挖掘傳承功能,作為中國運河的源頭、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洛陽正在規劃建設國家級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另外,作為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一項重要舉措,洛陽市正集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建設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使之成為系統挖掘、整理和展示大運河洛陽段深厚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平臺。
記者了解到,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建設以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高地為目標,在深入挖掘隋唐洛陽城和大運河洛陽段歷史文化資源基礎上,緊緊圍繞隋唐洛陽城與大運河的互動關係,重點展示隋唐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的開創作用,以及隋唐洛陽城在當時國家和國際上的中心地位,進一步推動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促進洛陽社會、經濟、文化、生態全面協調發展。
洛陽,一個古今輝映、詩和遠方的城市,正大步邁向大運河文化帶融合發展,用實力和行動落實國家戰略,進一步譜寫更加出彩的洛陽篇章!
——尋訪大運河文化帶特別報道洛陽篇之三
尋訪故事
前人智慧今人嘆
大運河(含嘉倉遺址)
洛陽採訪之行,參與倉窖發掘的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研究員王炬告訴記者,利用倉窖保存糧食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他説,當時人們將窖壁挖好後用火烘乾,把草木灰順勢攤在窖底,上鋪木板,木板之上鋪席子,席上墊谷糠後再鋪席子;窖壁也用兩層席子夾一層糠,裏面裝糧食,離地面半米處同樣用“席子夾糠”法覆蓋,然後封土,才算完工。如此儲糧,糧食不易發熱、發芽、腐爛。含嘉倉160號發掘時,裏邊有一窖保存完整的糧食,從糧窖的木板縫隙中發現的穀子樣顆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發芽。前人糧食貯藏技術水準讓人驚嘆!
含嘉倉遺址
記者手記
創新探索路修遠
在尋訪大運河文化帶第一站,記者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智慧。隋唐大運河是當時人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大業雜記》記載:“通濟渠水面闊四十步,通龍舟,兩岸為大道,種榆柳。自東都至江都兩千余裏,樹蔭相交,每兩驛置一宮,為停頓之所,自京師至江都,離宮四十余所。”
歲月流轉,昔日的隋唐大運河已不復存在。大運河文化帶這一國家戰略的提出,為大運河的挖掘保護傳承指明瞭方向。採訪中,記者得知洛陽在考古研學、遺産公園等方面已做著積極的實踐。大運河文化帶意義深遠,對於運河城市來言,這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責任,前途漫漫,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