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
         

鄭州大運河申遺成功 古滎鎮將變成運河上的城市

發佈時間: 2019-10-10 22:06:05 | 來源: 東方今報 | 作者: 劉長征 宋迎迎 沈翔 | 責任編輯:

一河兩岸百里畫廊,新舊八景十二遺珠。中國大運河鄭州段申遺成功後,如何保護開發?11月11日,鄭州市惠濟區舉行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保護與開發研討會,會上公佈了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的初步設計,按照現有設計,惠濟區的古滎鎮可能變成一座“運河上的城市”。

鄭州後花園要變成“慢生活區”

中國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位於鄭州北部惠濟區,前身為楚漢相爭的“鴻溝”的一部分,現存包括索須河運河故道和一段汴河遺址。其中,索須河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現存最完整的遺存,它西起豐碩街,向東匯入賈魯河,全長約16公里。

在本次參會專家、河南省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看來,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將人們壓得無法喘息,因此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安逸休閒的“慢生活”理念越來越流行,很多以前高速增長的城市也都在轉型朝這個方向努力。

“隋唐大運河是歷史文化的瑰寶,通濟渠河段經鄭州開封往安徽方向去,出了鄭州,運河因為黃河氾濫湮沒在地下,隋堤煙柳詩意般的場景只能從清明上河圖裏窺見一斑,而在鄭州惠濟區這樣一個景色秀麗的地區內,河水盪漾,兩岸生態依稀可見,有很好的條件來做大運河沿岸的旅遊的開發,這是上天給鄭州送來的厚禮。”

鄭州北區將再現“隋堤煙柳、鴻溝古城”

在本次研討會上,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風景園林專業院拿出了初步設計方案。根據方案,大運河鄭州段將以古滎鎮為“龍頭”,以大運河遺址帶為“龍身”,打造成一座“運河上的城市”,建設“一河兩岸六園八景十二遺珠”的現代風情旅遊景區。

“一河兩岸”指大運河遺址兩岸濱水自然景觀帶,規劃種植垂柳、玉蘭海棠、桃樹杏樹、銀杏、波斯菊,建設運河百里畫廊,再現隋堤煙柳的勝景。

“六園”指運河古城、運河人家、運河碼頭、運河驛館、運河農舍、運河漁歌六個文化園區。其中的重點是運河古城。

“八景”是依託原來老“運河八景”而建的新“運河八景”:運河伊始、萬舸競發、縴夫船號、水上船工、汴水清沙、賈魯勝景、筒車興農等。

“十二遺珠”則是指散落在大運河區域內的人文景觀,包括:王氏宗祠、程氏家廟、惠濟橋、花園口決堤遺址、紅光寺、岔河遺址、小雙橋遺址、玉皇閣、祥雲寺等。

滎澤古城“修舊如舊”

在這座“運河上的城市”中,大家最關注的莫過於過去的滎澤古城,現在的古滎鎮會變成什麼樣子。

隋唐大運河見證了諸多歷史風雲,當年楚漢相爭,雙方以鴻溝為界,平分天下,如今的設計將以運河為主線,以“運河古城+水上新城”的宏大佈局,重現當年氣勢恢宏的漢代滎澤古城風貌。

運河古城將依據滎陽縣誌,修復城墻城門,恢復漢代古城的道路、集市和房屋等,重現漢代滎澤古城風貌,打造以遺址觀光、科普教育、文化體驗和主題娛樂為主要內容的5A級旅遊景區。

同時,按照現有規劃方案,將在古城西側沿運河建設水上新城,打造旅遊配套區。內遊外住,相輔相成,以特色旅遊帶動産業轉型升級。

可以想像,有了鳶尾花溪、林泉倒影的優美生態,有了滎澤古城的厚重與恢宏,未來的鄭州北區,將成為一座集文化旅遊與優美風景並舉的宜居新城。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