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大運河文化帶開封篇二】應是天教開汴水 卻看山月話州橋
始建於北宋開寶年間的繁塔,曾親眼目睹汴河繁華景象。譚豫增攝
時光荏苒,雖然流淌千年的汴河(開封段)如今的物質實體絕大部分早已湮沒在深深淤泥、層層黃土之下,而那一段千古興替的文化印記卻依然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近年來,隨著大運河申遺的成功,《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的印發,在開封市委、市政府、文物保護部門以及我市各界專家學者的鼎力合作下,我市對於古汴河歷史文化遺産的發掘與保護利用,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汴河故道是歷史是故事是文化
説起北宋宮廷畫家張擇端創作的傳世畫卷《清明上河圖》,大家都不會陌生。圖中,佔1/3畫幅的那條大河叫汴河。汴河今安在?凡是知曉開封歷史的人都會告訴你:在地下。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我市文物工作者多年來對古汴河進行實地勘察、對比相關史料記載,目前已經基本探明瞭這條大河的具體方位和流經地點。尤其是對於北宋汴河故道陳留段的勘察,更是揭開了古汴河神秘面紗的一角。
汴河故道陳留段位於開封市祥符區陳留鎮東北,以陳留鎮為中心,西起陳留鎮辛莊村西南,東至仇樓鎮西白坵村,地跨陳留、羅王、仇樓三個鄉鎮,8個村莊,全長6公里。
7月25日上午,艷陽高照,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河水,記者從祥符區陳留鎮楊興村出發,沿著惠濟河至辛莊,尋找大運河的遺跡。越過一片樹林,迎面躍入眼簾的便是寬闊的河面、清澈的河水。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葛奇峰告訴記者,這段全長6公里的惠濟河就是北宋汴河故道,這段汴河故道保存完整,是目前開封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運河河道。
史料記載,開封市大運河始於西元前361年魏惠王開鑿的鴻溝水系,漢代疏鑿汴渠流經開封,西元605年隋煬帝開通通濟渠,唐代通濟渠改名廣濟渠,習慣上仍稱為汴渠或汴河。北宋依託空前發達的汴河水運定都開封。正是大運河河水的流淌促進了南來北往的商貿,使北宋時的開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城市。
滄海桑田,歲月無情。曾帶給開封幾多輝煌和自豪的汴河不知何時變得支離破碎,難覓蹤跡了。據葛奇峰介紹,開封段的運河故道今天多淤沒于地表以下7米到9米,大多地段地表已基本平整,不見任何河道痕跡。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我市各級文物考古部門一直沒有停下對古汴河的勘探發掘的腳步。葛奇峰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初,我市文物部門在勘探北宋東京外城西墻和東墻時,意外在西郊土城村村南和東郊火葬場大門的西側,分別勘探出了汴河上的西水門和東水門遺址,從而為汴河遺址的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也從此揭開了古汴河的神秘面紗。隨後,文物部門相繼發現一系列與大運河有關的重要遺跡。特別是2007年至2011年,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祥符區文物管理所、杞縣文物管理所對大運河遺址開封段開展了連續多年的田野調查、勘探、試掘工作,取得了豐碩的考古成果。這些成果主要包括,確定了大運河開封段流經的路線,明晰了運河故道埋藏的基本情況,發現了大運河上的部分橋梁、水門和水工設施,找到了一批與運河有關、分佈在運河沿線的寺廟、村莊、糧倉、道路、墓葬等運河文化遺産,考察了一些名稱因運河而生的村落等。
文物部門的調查勘測顯示,大運河開封段全長90公里左右,自鄭州中牟境進入後,自西向東依次經過開封市汴西新區、開封老城區、祥符區、杞縣,然後進入商丘睢縣。其中開封老城區段25公里左右,祥符區段25公里左右,杞縣段38公里左右。
通過發掘,我市文物考古工作者清晰地看到了古汴河河堤的保存、修築、廢棄痕跡,了解到古汴河在黃河淤埋下逐步廢棄、被掩埋的地層堆積材料,併為研究運河修葺、廢棄史提供了科學的考古學依據。同時,也為今天制定大運河文化産業帶規劃等工作提供了基礎材料和考古依據。
千年州橋有明月有清風有詩魂
有河就有橋,橋是河的最佳搭檔,橋上刻有河流的記憶,也銘記了河流的歷史,更是河流最詩意的點綴。北宋的汴河上橋梁密布,據《東京夢華錄》等有關文獻記載,北宋東京城汴河上有橋梁13座,州橋是13座橋中最為壯觀的一座。
7月26日上午,記者沿中山路南行,過大紙坊街不到100米,路西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州橋遺址”4個大字。抬頭四顧,繁華的中山路上車水馬龍,州橋在哪呢?州橋就在腳下4米多深的地下。
據史料記載,州橋始建於唐代,為石拱橋,原名汴州橋,俗稱州橋。宋代將州橋擴寬,改名為天漢橋。州橋跨越汴河,連接禦街,北通皇宮大內,南往朱雀門、南熏門,既是交通要道,也是汴梁城的重要景觀。橋兩岸店舖林立,笙歌連成一片,每當月明之夜,“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明,登橋觀月的人紛至遝來,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人們俯瞰河面,銀月映著泛泛水波,搖曳生姿,故被譽為“州橋明月”,是東京城八景之一。金元之後,由於黃河氾濫,使大運河汴河段被淤泥淹埋於今開封城地下數米甚至十幾米之處,州橋也隨之被淹埋于地下。
“1984年8月,中山路中段修築大型下水管道時,我市考古隊在此勘探發現了州橋遺址。”目前從事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考古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周潤山告訴記者。考古人員隨即對該遺址進行初步勘探,在施工範圍內挖出一條南北長20米、東西寬4米的探溝,清理出州橋部分橋面,並清理出橋孔下的淤泥。
後來經過發掘,考古人員確認此橋為南北方向、磚石結構的拱形橋,其南北長17米、東西寬30米。而且州橋正對著開封城的中軸線,是宋朝都城的一個坐標點,類似於今天北京的“金水橋”。
據周潤山介紹,州橋橋面被埋在明崇禎十五年黃河水淹埋開封時淤積而成的黏土層下面。根據用磚及建築手法分析得知,州橋為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年~1399年)重建開封城時修建的。
考古人員對州橋橋基等進行分析後發現,明洪武年間重修的州橋,推測是在北宋州橋的原基之上改修橋墩、增修橋券,改棚梁式石橋為磚石結構拱橋而成的。這一特殊現象,從一個斷面形象地展示了開封的“城摞城”奇觀。
但遺憾的是,因受當時環境和時間限制,我市文物部門僅對州橋進行了部分發掘後,又將其重新掩埋。
不過,令人振奮的是,為積極響應河南省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決定,2017年,開封市委、市政府將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的發掘納入《2018-2020年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庫》中,全力推進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2018年,州橋和汴河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
7月26日,在位於中山路與自由路交叉口東南角的州橋和汴河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記者看到考古隊員們正頂著烈日進行挖掘清理工作。“目前,我們已經在這裡發現了24座灰坑、4眼水井、27處房屋建築基址和1處汴河河道。”周潤山告訴記者,州橋作為一座擁有逾千年曆史的古橋,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州橋是汴河與古代開封城中軸線交會處的一座規模宏大、結構嚴謹的古橋梁,也是大運河汴河段上一座重要的古橋梁。州橋保留了完好的建築結構、形制特點,特別是保留了木筏基礎,把我國橋梁使用木筏基礎的歷史提前到北宋時期。如今他們正在為州橋的“重見天日”不懈努力。
在上一個千年,州橋見證了開封的輝煌時期;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一個千年,州橋必將見證開封的再次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