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
         

常州城管:以華麗蝶變書寫精彩答卷

發佈時間: 2019-10-10 18:24:45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徐蘅 沈文達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新中國成立後,滄桑70載春秋述説變化。常州城市管理走過起步、初創、探索、發展、成功之路,取得輝煌業績。幾十年間,常州城管助力常州城市蝶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幾十年間,常州城管助力常州城市蝶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從清潔隊到城管局 管理機構和體制越來越完善

常州城市管理有文字記載始於清朝末年創辦的清道。直至1949年5月,改稱為市人民清潔隊,並由市公安局領導。

《常州城市管理志》記載,1956年4月,常州成立常州市清潔管理所,成為常州市第一個環境衛生專業管理機構。1959年5月,由常州市清潔管理所改稱的常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首次成立。1981年3月,常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首次成立,下設城市管理聯合辦公室。1983年5月,市政府實行機構改革,城管聯合辦公室由臨時性機構改為常設辦事機構。

1994年7月,常州成立市城管辦公室,二級局建制,這是常州城管事業征程中的一個新起點。1996年8月,常州組建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門,一級局建制。1998年3月,常州市建設委員會與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

2001年5月,常州首次獨立組建常州市城市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建設委員會、市城市管理委員會。2005年4月,復建市城市管理委員會。2010年5月,常州市城市管理局挂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牌子。

2019年1月,常州重新組建城市管理局,加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園林局牌子,不再保留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牌子。

常州轄市、區城管機構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2006年,各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在常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高位協調下均相應成立。常州市實現街道(鎮)級城市管理機構全覆蓋。

至此,常州市業已形成市、區、街道(鎮)三級城市管理組織架構,全面構建成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管理體制。

 從突擊治理到長效管理 城市市容治理方式不斷升級

20世紀50年代,常州以愛國衛生運動方式治理市容,城區逐步推行市容責任區制度。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重點開展沿街棚戶改造、整修裝飾和圍墻透景改造。

2007年2月7日,常州市政府召開城市長效綜合管理考評第一次點評會。之後,點評會形成制度,每月或每季度舉行一次。

2013年9月起,全市建成區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突出解決薄弱地段臟亂差問題,實現城市生態、綠色、文化和宜居品質的新提升,得到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

由此,常州市市容環境治理逐步由單項治理向綜合整治轉變,由突擊治理向長效管理轉變,由治標向治本轉變,城市長效綜合管理水準不斷提升,全市展現出天藍、水清、地綠、路暢、景美的城市新貌。2014年,省政府授予常州市全省首批江蘇省優秀管理城市稱號。


全市各級城管行政執法機構陸續推出多種舉措,實現陽光執法、規範執法、文明執法、人性化執法。

從伴隨爭議到陽光、文明執法 行政執法日趨規範

常州城管執法支隊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立的。資料顯示,1980年初,常州市開展交通、安全、市容“三整頓”,加大執法力度,首次在市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全市大型企業抽調270人,組建城管臨時糾察隊。

1981年1月,常州成立市城建治安民警中隊,隸屬市城市建設局,歸口市公安局管理。1982年6月,市政府決定撤銷市城建治安民警中隊。翌年,全市城管糾察全部取消。

據介紹,1988年,常州建立常州市城市管理監察隊,各區設立城市管理監察分隊,隸屬於所在區建設局領導,市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業務指導。

1993年9月,市城市管理監察隊增挂市城市建設監察隊牌子;各區城市管理監察分隊相應增挂區城市建設監察分隊牌子。市、區監察分隊均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體制。

1994年7月22日,市城市管理監察隊和市城市建設監察隊名稱調整為大隊,仍為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2001年9月,常州市確定為全國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試點。2002年11月,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發文決定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隸屬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2003年7月1日,試點工作正式啟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在全市城管領域有序展開。

2008年,隨著“三合一”(行政執法數據庫、網上審批系統、電子監察系統)網路平臺一期工程建成,常州實行數字化執法,構建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數字執法網路。全市各級城管行政執法機構相繼推出柔情執法、溫馨告知、便民服務等舉措,實現陽光執法、規範執法、文明執法、人性化執法。

2017年,全市正式啟動城管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處罰權職能集中,實行執法權力下放。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同年完成全市城管執法人員統一換裝工作。

 


  常州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建設。

   從填埋為主到焚燒發電為主 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不斷創新

常州市于1982年7月,在市區大街道首次使用灑水車衝掃保潔。當年10月,在蘭陵街道建成全市第一座別墅式自動沖水公廁。翌年,全市第一座生活垃圾轉机站在天寧區朝陽三村建成投運。1990年9月,在天寧區斜橋巷小區建成全市第一座全封閉集裝式垃圾轉机站。

從20世紀90年代起,常州市積極探索、實踐,逐步實現市區生活垃圾由填埋為主,轉變為焚燒發電為主、衛生填埋為輔的終端處置優化模式,成為江蘇省首創。

1994年,常州市開始實行生活垃圾袋裝化,僅兩年時間即在市區全面推開。1995年9月4日,常州自行設計研製的生活垃圾焚燒爐一次點火成功,達到國內領先水準,為全國中小城市處置生活垃圾創出一條新路。

2003年6月1日起,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竣工後正式接納城區生活垃圾。至2006年,常州市區已經建成輻射鄉鎮的生活垃圾清運、收集、轉机體系。

2007年7月1日起,常州城區公共廁所全部實行免費開放。 2010年7月,常州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成為全國首家通過品質、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大體系認證和全國第一個利用高密度聚乙烯膜進行中間覆蓋的填埋場。

2012年4月,作為生活垃圾調度中心工程子項目的常州市數字環衛系統建成投用,形成垃圾運輸車輛“一卡通”系統。當年10月,常州列為全國第二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全市餐廚廢棄物處置正式實施。

目前,全市域(含溧陽)已建成焚燒廠4座,轉運站123座,城市公廁1006座。今年以來,常州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建設。目前,常州已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29座,基本搭建起了生活垃圾大分流處理體系框架。

 


從2008年開始連續舉辦“常州市民賞花月曆”系列花展,園事花事活動逐年增多,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從白手起家到綠色畫卷 園林綠化事業取得跨越式發展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常州市園林綠化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在一張白紙上描繪出了絢麗的綠色畫卷。2006年,常州市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城市園林綠化先進集體;2008年,常州市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19年,常州市榮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殊榮。

回顧常州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5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8年至1981年,常州老園林綠化事業白手起家、“見縫插針”,短短3年就實現了恢復發展的既定目標。第二個階段是1982年至1991年,通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經歷了全民植綠、探索發展、形成亮點的轉型過程,全市園林綠化事業逐步規範。第三階段是1992年至2000年,常州園林綠化確立了“深化改革,結合實際,一業為主,多种經營,以副補主,加快發展,振興綠化”的基本工作思路,園林綠化保持了有序發展的良好態勢。第四階段是2001年至2005年,常州提出“還綠於民”“市民公園、市民享受”“綠化為本、文化為魂”等城市綠化建設新理念,綠地系統規劃制定完成,原有公園開始敞開改建,市民遊憩場所逐年增多。第五階段是2006年至2015年,全市園林綠化事業取得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城鄉綠化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常州從2008年開始連續舉辦常州市民“賞花月曆”系列花展,園事花事活動逐年增多,並舉辦了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第四屆中國月季花展暨世界月季聯合會區域性大會等大型活動,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今,常州市區開放式公園已經達到88個,常州城市綠地總面積達10477.86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12%,城區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5.11平方米。(徐蘅 沈文達)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