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開局良好

發佈時間: 2019-10-10 21:50:05 | 來源: 淮安日報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9月13日,2019年央視中秋晚會在淮安大運河文化公園精彩上演,讓淮安這座大運河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在全球華人間大放異彩。

千年前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造就了淮安歷史上的富庶繁華;千年後浩蕩奔騰的大運河,同樣為淮安今天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近年來,我市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持續發力、聚焦打造“運河之都”城市名片,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推動高品質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主動接軌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統籌做好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取得了良好成效。

工作機制

優化架構凝聚合力

我市先後召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和專題會議,優化組織架構、完善推進機制、凝聚工作合力。

組建高層次的領導小組,在全省率先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相關部門以及大運河沿線縣(區)主要負責人全面參與的推進機制。完善高效率的推進機制,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納入省對市高品質考核個性化指標,融入全市高品質跨越發展指標體系,印發大運河文化帶工作規則,項目化推進、科學化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繪製高品位的建設藍圖,在全面對接國家和省規劃綱要基礎上,編制完成大運河文化帶淮安段《立法調研報告》《大運河文化帶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報告》。國家規劃明確淮安“韆鞦淮揚”運河文化高地核心城市,位列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四大核心城市,國家文化公園明確淮安“五園兩帶九點”空間佈局。省市聯動,簽約設立大運河文化旅遊基金。

文化傳承

立根固魂挖掘特色

立足大運河文化這個“根”和“魂”,我市深入挖掘大運河淮安段特色文化,多方式傳承、多角度展示,實現“一條河盡顯淮安文化之美”。

開展品牌活動。連續舉辦兩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大運河沿線40余座城市匯聚淮安,逾150個省級以上非遺項目、6000余種非遺精品集中亮相,打造了“後申遺時代”運河沿線城市的盛宴。組織“清口樞紐科技之光”大運河文化遺産活化利用等主題論壇,創新開展“淮安·中國文化周”系列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運河故事、留住運河記憶。推進精品創作。加強淮安運河史、漕運史考古發掘和課題研究,實施優秀文學藝術作品、舞臺藝術作品、影視劇作品、運河主題美術作品等精品創作工程,舉辦“運河情緣·工致當代”工筆畫作品展,編輯《運河故事》系列叢書,出版《大運河保護傳承論文集》,製作《水潤淮安》紀錄片、《千年漕運》專題片,創作大型戲曲音樂組歌《大運河畔淮水謠》並完成首演。

加強全媒外宣。制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宣傳工作方案,組織開展“走進運河新時代”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全國主流媒體“運河明珠淮安行”大型融媒體外宣行動,一批高品質的宣傳稿件登陸國家和省主流媒體,有力宣傳了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效、匯聚了方方面面的共識。

項目建設

統籌推進提升功能

我市堅持以項目為抓手,統籌推進遺産保護、文化傳承、資源利用各項工作,大運河淮安段“黃金水道”的綜合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狠抓遺産保護類項目。啟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立法調研,在全省率先出臺《市文物保護條例》,建成大運河重要遺産點段監測平臺和遺産檔案數據庫,實施全時段、全區域運河文化遺存監控保護措施。紮實做好十番鑼鼓、洪澤湖漁鼓、淮陰運河船工號子等非遺項目保護工作。統籌推進板閘遺址公園、泗州城遺址公園、清口樞紐等大運河遺産保護工程,一批重大遺址得到有效保護性展示利用。狠抓環境保護類項目。認真落實運河河長制,深入實施263行動計劃、黑臭水體整治和削減入河水污染物工作,推進運河沿線鐵路、高速公路、航道環境整治工作,大運河淮安段水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狠抓基礎設施類項目。濱河大道建成通車,裏運河文化長廊慢行系統、人文自然景觀、濱河綠化帶等工程全面完成,實施城區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運河兩岸交通微迴圈以及公共服務配套能力得到新提升。狠抓文旅類項目。方特主題樂園落戶洪澤,板閘遺址公園開工建設,中國漕運城、清江浦1415街區等裏運河文化長廊重點文旅項目持續實施。馬頭、蔣壩等運河特色小鎮建設初見成效,順利通過省對市文化高品質個性化考核。在“智創淮安”文創大賽設置運河文創開發專項賽事,形成一批運河文創産品。謀劃推進中國水工科技館等特色項目建設,初步形成一批運河主題文化旅遊線路。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