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樣板

發佈時間: 2019-10-10 21:50:13 | 來源: 今日中國 | 作者: 范娟 沈忱 | 責任編輯: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2017年6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大運河淮安段是大運河全線歷史最早、延續最久、變遷最複雜的河段,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航運、水利、生態、旅遊和經濟功能。早在2013年初,江蘇省淮安市就先行一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設裏運河文化長廊的戰略決策,一期啟動大閘口至堂子巷、全長15.6公里、面積10.8平方公里範圍的規劃建設。為紮實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2017年9月15日,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就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赴淮安市調研並召開座談會,2017年11月2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淮安專程調研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近年來,淮安市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持續發力、聚焦打造淮安“運河之都”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質,保護、傳承、利用運河文化遺産,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已初步建設成為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樣板。

保護運河遺産,再現千年榮光

被譽為“中國運河之都”的淮安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産區2處、遺産河道1段、遺産點5處。淮安始終堅持以保護為先、開發為次的發展之路,從高起點規劃入手,把挖掘傳承運河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生態保護和修復作為重點,結合旅遊開發和産業佈局,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淮安在文物遺址修復上不遺餘力,堅持修舊如舊,恢復歷史文化遺存原貌。投資約1500萬元對陳潘二公祠、吳公祠、鬥姥宮、清江浦樓進行布展提升。清江浦樓已成為城市的地標;清江浦記憶館探尋城市發展的根源,記載了淮安600年開埠以來的歷史變遷;整修後的陳潘二公祠、吳公祠等,以現代科技手段展現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黃、築圩抗捻等驚絕世間的奇工妙計;祠堂附近的鬥姥宮,再現了道教神祗的威嚴陣仗。歷時4年,在河下原址恢復重建沈坤狀元府,老宅區和園林區完成布展並對外開放,2017年僅國慶期間就接待遊客逾5萬人次,成為裏運河文化長廊又一旅遊熱點。

板閘是明代早期修建在運河淮安段的著名“四閘”之一,對研究中國明清水利史、運河史都具有巨大的意義和價值,國家文物局專家認為板閘遺址是大運河申遺成功之後運河沿線一處最重要的新發現。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現板閘遺址後,淮安市委市政府立即下令進行保護,收回開發地塊,把板閘與古河道、古堤壩、古建築遺址等系統發掘保護起來。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淮安市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發掘總面積2000余平方米。目前,板閘遺址規劃設計方案已獲國家和省市文物部門批准,計劃投資3億元實施板閘遺址本體保護與展示、中國船閘博物館、板閘遺址展示館等工程為一體的板閘遺址公園。

在修復保護和項目建設中,淮安做到了和諧統一,不僅保留住大運河的文脈鄉愁,也煥發出新時代的雄宏姿態,形成了古韻新味的淮安名片。

傳承漕都神韻,打造盛世經典

淮安是明清時期全國漕運指揮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糧轉運中心、漕船製造中心、鹽榷稅務中心。漕運是淮安運河的特質,千年漕運留給淮安豐厚的文化積澱。伴隨著京杭大運河的成功“申遺”以及“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設,淮安建設裏運河文化長廊、重現漕運之都風采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正如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所説,裏運河文化長廊既包含淮安歷史文化風情,又包攬世界運河萬象,這種開放與容納,傳承與崛起,正是新淮安精神的現實投影。

“豐富表現形式,讓大運河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這是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出的要求。淮安市按照“政府主導、各方聯動、市場運作”原則,對運河建設的運作模式進行了大膽創新,實施成熟一段、開發一段、滾動發展戰略。通過市場化運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裏運河文化長廊建設,多渠道籌措保護開發資金。建設中的裏運河文化長廊總體區段分為“起、承、轉、和”四大篇章序列,對應重點打造清江浦景區、漕運城景區、山陽湖景區和河下古鎮景區。清江浦景區是具有運河文化特徵和地方文化氣息的博物館群,“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石碑昭示著昔日的繁榮,清江大閘、陳潘二公祠、吳公祠、鬥姥宮、禦碼頭、國師塔等運河文化遺存給運河之都平添了莊重和傳奇色彩,清江浦記憶館、戲曲館、名人館、清江浦樓彰顯了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無窮魅力;漕運城景區突出傳承漕運文化,以最運河、最淮安、最市井為構建原則,規劃以明清建築風格,打造“漕船盛景、漕禦盛世、漕糧盛宴”三大文化主題板塊;山陽湖景區重點打造運河文化國際交流中心,規劃建設板閘遺址公園、榷關遺址公園、淮關文創園、水文化主題科技館等項目;河下古鎮景區主要結合河下古鎮、蕭湖、吳承恩故居、狀元府第等遺存,通過對城河街、文博城、蕭湖、鹽文化養生主題園的打造,凸顯運河古鎮的濃郁風情。

經過四年來的規劃建設,目前,裏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已基本建成開放,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4A級景區,躋身2016江蘇省十大新景區、2017最美中國-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景區;中國漕運城景區PPP項目順利簽約,入選全國優秀旅遊項目、江蘇省PPP示範項目,2018年初全面開工建設;山陽湖景區由萬科、中南兩家名企參與策劃,方案即將出臺;河下古鎮景區已初見成效,成為5A級景區的核心板塊,蕭湖亮化工程被授予亞洲照明設計優秀獎。

歷史遺存的傳承,使得傳統文化在這裡得到充分演繹。作為國家優秀旅遊城市的淮安,隨著一批運河文旅項目的建成開放,旅遊業將更加興旺。

利用生態優勢,彰顯城市魅力

文化是運河的靈魂,生態則延續著運河的生命,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在裏運河文化長廊的規劃過程和建設實施中,曾提出“文史一脈相承、旅遊一線貫通、産業形成鏈條”的指導意見。淮安積極響應運河文化帶保護、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建設要求,始終注重綠色與生態理念,將裏運河文化長廊建設成為集休閒觀光、改善水質、生態調節、文脈展示于一體的綠色文化長廊,裏運河保護與開發工作經驗在江蘇省城市治理與服務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做交流。

近年來,淮安建成了大型生態公園、濱水綠地、古典園林等,不僅為市民打造了親水親綠的開放式休閒空間,也形成了裏運河沿岸大規模生態景觀帶,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的殊榮。經過重點改造的蕭湖景區位於河下古鎮,自古便憑藉水山園林、樓閣亭榭引人入勝。通過近年的生態再造、環境修復和遺址重建,蕭湖生態景區晴照時是楊柳千尋、桃李滿苑的人間天地。夜幕下是火樹銀花、水舞燈明的醉裏癡迷。如今的蕭湖光彩重煥,遊人如織,並且與勺湖、月湖景區共同營造出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夢境。蜿蜒在裏運河兩岸的人文景觀與慢行系統,為淮安市民遊客提供了漫步、騎行、休閒的舒適空間,成為舉辦全民健步走、微型馬拉松等民間活動的首選之地。文廟片區步行街提升及綠化亮化景觀提升工作全面竣工,花街人文景觀改造和業態提升也在有序實施中。

在彰顯歷史文脈、堅持創新發展、培養消費熱點、突出惠民舉措上,淮安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裏運河文化長廊不僅已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也是市民和遊客消費的新選擇。王瑤卿紀念館、老舍茶館、百年醬醋坊等一批文化氣息濃厚的館社設施入駐清江浦1415街區,使其散發出更加濃郁的文化芳香。近年來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也相繼舉辦了漢服婚禮、中秋拜月、新春燈會、慶十九大薩克斯音樂會等系列節慶活動,組織開展廉潔文化書畫展、運河申遺三週年文藝匯演、非物質文化遺産聯展等主題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人,豐富了參與者的文化體驗;為傳承淮劇等地方戲曲文化,景區還推出了戲曲“天天演”活動,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體驗;景區獨特的美景吸引了《薪火相傳》、《心靈廚房》等電影來取景拍攝,知名度和美譽度隨之節節攀升。

大運河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書寫了中華民族歷史的繁華和榮耀。2019年淮安將有兩條高鐵線路相繼通車,裏運河文化長廊規劃的核心文旅項目也將同期建成開放。淮安將持續深挖大運河沿線文化資源,緊扣江淮經濟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一區兩帶”建設戰略目標,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創造性地推動新時代各項事業發展,加快把淮安建設成為江蘇綠色發展先行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引領區、大運河文化帶示範城市、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努力在全國全省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繼續提供淮安經驗、打造淮安樣板。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