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
         

【徒步大運河】臨清: “小天津”沉浮錄

發佈時間: 2019-10-10 21:40:07 | 來源: 齊魯晚報 | 作者: 馬云云 喬顯佳 張榕博 | 責任編輯:

昔日繁華:商鋪棚子個挨個,陽光都照不進來

“這運河啥時候能通船?”19日上午,臨清老城,80歲的宋老太太提壺出門打醬油,路過運河時,她跟街坊聊天説。

臨清人對大運河的感情不是一兩句話就説得清的。在京杭大運河上,臨清是有名的漕運咽喉,有“小天津”的美稱。運河邊的竹桿巷,當年因做竹貨而得名,如今兩側仍保存使用板搭門的老商鋪。

柏立成就出生在這裡。他説,當年這裡兩側商鋪搭的棚子幾乎快挨到一起了,陽光都照不進來,竹貨做好就送上運河拉走。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僅靠三月四月集會上賣的貨,就夠商家吃一年。運河沿岸,赫赫有名的臨清鈔關正在復建,尚不向遊人開放。

當年,大批船料商稅就從這裡徵收。據記載,明萬曆年間,臨清鈔關徵收的船料商稅八萬三千余兩,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佔全國課稅額的四分之一之多。航運把各地的人帶到這裡。南來北往的漕船24小時不斷,船員上岸休息、娛樂,帶動沿河商業發展,成為聞名一時的都會。景德鎮的瓷器、遼東的皮毛、河南的牲畜、濟寧的布帛、江浙的茶葉、臨清自産的帛、哈達等,在這裡都能找到。

世代居住在鰲頭磯的夏師傅對往來船隻印象深刻,“汽笛一響,就是要靠碼頭了。”他説,在過去,“乘船下天津”是臨清人的一句口頭禪。

今日印記:東南西北的小吃在這兒都有

直到現在,運河文化的基因仍流淌在這座古城的血液中。臨清運河文化愛好者劉英順分析,常年的對外交往,讓臨清人既像京城人好禮節,也學習了南方人的精細打算,更有山西人的豪爽,而且經商意識很強。

18日晚接近12點,臨清一家街邊小店裏,還有不少食客在吃夜宵。劉英順説,這就是當年漕運讓臨清人養成的習慣。來往商船日夜不息,沿河商鋪半夜照樣營業,臨清人養成了吃夜宵的習慣,延續至今,不少飯店下半夜照樣經營。在臨清想吃上美味一點都不難,清真八大碗、捶雞面、溫面、燒麥……劉英順介紹,萬曆年間來往臨清的主要是徽商,清代以晉商為主,民國時則以京津商人為主,每個時期的商人帶來不同的飲食文化,讓臨清小吃獨具特色。

19日中午,臨清老城一條路邊,一個賣生活用品的小攤上傳來京劇聲,攤主邊聽邊拿著癢癢撓,背過手去撓著背。臨清人愛聽京劇,很多人都知道。劉英順説,當年徽班進京時,落腳在臨清碼頭,總要演出一段時間,就把京劇帶到了這裡。

就在不遠處,矗立著一群並不算老的徽式建築,白墻灰瓦馬頭墻。這讓隨行的濟南社科院副院長、山東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張華松教授感到震撼,“看得出當地人對文化傳承的願望,他們有這方面的意識。”

一城之憾:很多南方人都不知道臨清了

繁盛隨著斷航逐漸褪去。上世紀70年代,北方大運河斷航,臨清也進入另一個發展時期。鍋市街—— — 臨清曾經賣鍋的地方,仍有幾戶做竹貨的商鋪。75歲的田寶珠在屋裏打竹簾。田家做竹貨,他是第三代,兒子、孫子也繼承手藝做這行。但如今生意遠沒法和過去比,“比以前難做多了,還不如打工掙得多。”

在老城,做老手藝的人家已經不多。斷航後,臨清的産業發生變化,曾經暢銷的皮貨、哈達、絲綢等漸漸淡出,被紡織、軸承生産等替代。

臨清人心中多少會覺得遺憾。“我們繁盛的時候,跟濟南差不多。”住在老城的龐女士説。在劉英順看來,誇耀的背後,實際上是失落。現在很多南方人都不知道臨清了,所以介紹自己時,他只好説自己是聊城人。

臨清人對臨清的再次崛起充滿期待。“我們都願意保護好運河,城市好了我們也跟著好,最好能通航,再跑起船來。”在運河邊散步的一位市民説。

臨清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運河文化是臨清的一張名片,臨清就是要靠運河打響文化品牌,用文化的潛力和影響力再次繁榮。當地會抓住時機做好發展文章,“重現當年神采”。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