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
         

山東聊城:大運河臨清段申遺紀實

發佈時間: 2019-10-10 21:40:19 | 來源: 聊城日報 | 作者: 張潔 李勇 袁萌 | 責任編輯:

6月22日,卡達多哈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喜訊傳來,沸騰了臨清人民。這樣一件“文化事”,何以引起了如此的轟動?臨清市委書記王建鵬的一句話,道出其中原委:“因為臨清把這件文化事打造成為民心工程。”

鄭重的承諾

2010年9月,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的專家組來臨清遴選申遺預備名單,當時專家給予的評價是,大運河臨清段作為會通河的起點,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其文化遺産非常豐富,整合了有價值的歷史文化資訊,是一個活態的明清文化博物館,臨清段是大運河申遺不可或缺的一段!  然而,當時運河的現狀卻和她的重要地位嚴重不符。隨著運河的沒落,運河臨清段的河道已變窄棄用,有的地段甚至已成為居民的排污渠,沿岸環境狀況很差,河道上的一些遺産點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垃圾、蚊蠅和難聞的氣味都讓當地居民對運河“敬”而遠之。  運河申遺工作我們能做好嗎?臨清市委、市政府經過認真慎重地思考,給申遺專家和有關部門,也給全市人民一個振聾發聵的承諾:“臨清不僅能確保運河達到申遺標準,還能把申遺做成一個系統工程、民心工程!”

驚人的速度

2013年9月19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專家莉瑪·胡賈女士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大運河申遺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在臨清市豎起了大拇指,大運河臨清段的遺産保護、管理、監測等工作均達到了驗收標準。她想不到的是,大運河臨清段面貌煥然一新,僅僅用了九個月時間。  2012年底,申遺工作進入具體實施階段。最難的便是兩段河道的環境整治,而首當其衝的便是河道民居的拆遷安置。2013年春節假期,十幾位工作人員大年初一便開始挨家挨戶做動遷動員。令他們想不到的是,這項工作比想像中進展順利的多,僅5天時間,就完成了200多戶居民的拆遷動員。  一個月,拆遷安置完成;兩個月,河道清淤完成,河道基本成型,期間清運生活、建築垃圾28.4萬方,6台挖土機,30余輛垃圾車晝夜不停;三個月,近5000米的沿岸排污管道鋪設完成;四個月,兩岸道路實現通行……九個月過去了,運河岸邊,鮮花怒放,垂柳拂風。  臨清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中才説,更令人感動和意外的是,在整治過程中,沿岸居民還自發為施工隊送水送物,自發充當文物保護的宣傳員和監督員,對損壞古井、古樹和文物設施的行為進行抵制和監督……

堅強的後盾

為了保證申遺成功,2012年底,臨清市便成立了大運河臨清段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聘請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了《臨清運河鈔關環境整治方案》、《臨清鈔關維修工程設計方案》和《大運河遺産會通河臨清段保護與展示工程設計方案》,該市文廣新、住建、規劃、水務、環衛、園林等多個部門齊上陣,累計投入1億多元。  申遺成功後,運河遺産保護駛向何方?早在成立大運河臨清段申遺工作領導小組時,臨清市政府便想到了這一問題。臨清市長李新閣介紹説,“‘世遺’是一個新起點,還有大量保護利用工作有待去完成。目前,我們正在制訂遺産點相關保護細則,按照世界遺産保護要求實施,合理保護利用,確保原生態完整性,充分體現‘活態遺産’的旅遊價值。”此外,目前大運河臨清段申遺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能已經自動轉變為管理職能。目前,二期工程已經動工,各項工作正和以前一樣有條不紊的進行。  同時,該市還把現實管理制度與傳統的管理方式相結合,形成“政府主導、民眾參與”的管理機制,在全市建立了覆蓋市、街道辦事處的遺産保護體系,保護管理工作向全社會延伸。申遺成功只是個開始,大運河臨清段將在全市人民的保護下,展現給世人更多的古老韻味、運河風情。(記者張潔通訊員李勇袁萌)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