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大運河文化帶宿州篇二】古今汴河相輝映 千年隋堤水情長
在安徽省宿州市區內,古時穿城而過的古汴河穿過千年的時空隧道,化為一個個與大運河相關的街名、店名,以埇橋遺址、宋代碼頭等形式與世人相遇。上世紀60年代末,為治理淮河,在城區北部,宿州人挖掘了一條與古汴河幾乎相平行的人工運河,稱為新汴河。如今,這條新汴河正載著宿州人民的智慧,積極融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7月20日下午,尋訪大運河文化帶·汴梁晚報文化中國萬里行大型全媒體融合報道組來到宿州,在汴河博物館、新汴河水利工程風景區、宿州博物館、宋代碼頭、埇橋遺址等處尋訪大運河在宿州的遺存,探尋宿州依託新汴河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探索出的“宿州路徑”。
繁華依稀似當年全媒體記者朱瑞傑攝
故道已遠遺跡尚存
宿州市境內的古汴河為隋唐大運河遺址通濟渠段,開鑿于隋大業年間,是貫穿黃河、淮河與長江水系的重要通道。通濟渠在隋、唐、北宋一直沿用,到了南宋,逐漸荒廢。通漕約500年的隋唐大運河,對促進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長650公里的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安徽省境內遺址長約180多公里,宿州市境內130多公里。
宿州西關商業步行街C區位於宿州市西關大街東端北側,北鄰勝利路,東倚護城河,恰在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遺址上。2006年4月,考古人員進入發掘現場進行了考古勘探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次搶救性發掘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宿州段遺址中的一小段,但它為完整科學地解剖古運河在宿州境內的結構,提供了考古勘探資料。
7月20日下午,報道組一行在《拂曉報》新聞同仁的帶領下,在大河南街、中山路附近尋訪宋代碼頭遺址、埇橋遺址。一行人步行穿過生活氣息濃郁的街巷,來到宋代碼頭遺址,卻發現這裡因相關施工被圍擋遮住了。附近居民得知報道組一行專程從開封來到宿州尋訪大運河文化帶,熱情地幫報道組一行指路,方便尋訪。
隨後,一行人步行,來到大運河埇橋遺址。遺址石碑介紹,唐宋時期埇橋處在南北驛道與大運河、隋堤路的交叉點上,戰略地位重要,是當時重要的交通樞紐。為加強對運河的控制,唐憲宗元和四年建置宿州、治埇橋。1987年,在宿州市大隅口西側的市政建設現場發現了埇橋遺址。
後來,由於河道淤堵、改道等原因,如今在宿州市區已看不到古汴河的依依倩影。但是,大河南街、運糧河路、運河家電等街名、店名在市區隨處可見,位於市中心附近的宋代碼頭遺址、埇橋遺址仍提醒著人們這裡曾因古汴河而擁有一片繁華景象。
宿州如畫新汴河全媒體記者朱瑞傑攝
痛則思變根治水患
7月20日下午,在宿州市汴河博物館,該館工作人員張孟潔介紹,由於宿州市區古汴河河道淤堵等原因,1949年至1966年的18年中,當時的宿縣專區平均每3年就遭遇一次大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動輒上千萬畝,平均每年減産糧食2.5億~3億公斤。全區耕地面積1600萬畝,1954年7月大水,全區成災面積1200萬畝,1963年受災面積1380萬畝,全區90%的生産隊缺糧。按每人每天6兩糧食計算,全區需要4億公斤救濟糧渡災。毛澤東主席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十分震驚,指示做好救災工作。
“水災導致生産資料和群眾財産重大損失,治理水患成為蘇豫皖三省人民和各級黨委政府的迫切需求。”張孟潔介紹,根據當時安徽省委提出的“兩年完成、當年受益、第三年掃尾”的要求,1966年年末,宿州市內一條與古汴河幾乎平行的新汴河開挖。
1970年,新汴河竣工後,一舉解決了淮北平原東部四大問題:一是淮北地區有了一條新的入洪澤湖排水道,二是使上游河南境內沱河及支流排水通暢,解決了上游長期存在的水利糾紛,三是解決了宿縣地區內河排水問題,四是改善了這個地區工農業用水和航運的水利條件。新汴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它像一條銀色的飄帶一樣鑲嵌在淮北平原上。作為治淮的一項偉大工程載入新華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
因河而興文脈相傳
宿州,因河而興,因河而盛。2012年在新汴河工程治理的基礎上,宿州市開始建設新汴河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目前,景區景觀建設和服務設施逐漸完善,先後被評為省級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7月20日下午,在新汴河風景區,記者看到這裡鬱鬱蔥蔥,各色花兒開得鮮艷,主景區構造呈“一點兩線”式規劃,“一點”即在新汴河源頭位置的大型標誌性雕塑“遠航”,也是汴河博物館。“兩線”即北岸歷史線和南岸民俗線。
漫步新汴河風景區,北堤路上風格鮮明的節點廣場,展示發生在宿州境內的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戰役;南堤路上深度再現宿州古樸嚴肅、源遠流長的人文和民俗文化。當天暑熱難耐,在新汴河風景區人民路橋下的蔭涼廣場上,不少市民在這裡消暑納涼,附近還有進行垂釣、打拳、跳舞等運動健身休閒項目的市民,還有一些青少年學生在這裡玩樂,一派熱鬧的盛暑消夏圖便呈現在眼前,展示了運河與人和諧共處的生動圖景。這裡,儼然成為宿州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同時,由於新汴河、沱河等多條河道的交匯,新汴河景區河流水源充分、水質明澈,風光美不勝收。該景區不但自然景觀欣賞性較強,而且成為宿州市水資源維護、城市防洪及水文化宣傳、生態科普展現基地。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傳承保護利用好大運河遺産內涵的過程中,宿州市委、市政府以文化為魂,延續“因河而興”的城市文脈思路,啟動宿州段大運河文化帶保護規劃和項目建設工作,新建的新汴河景區及汴河博物館等項目是它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做出的努力。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中,明確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方向、目標和任務。其中,宿州市的埇橋區、靈璧縣、蕭縣、泗縣被劃入規劃核心區。同時,宿州運河博物館被列入“大運河博物館體系建設”;通濟渠泗縣段繼續實施清淤疏浚工程被列入“河道水系資源條件改善工程”;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被列入“濱水生態空間建設”;宿州新汴河、泗縣石梁河被列入“重點河段水體污染治理”;泗城、符離被列入“運河古鎮記憶傳承遊”。這為宿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要求,這座因河而興、文脈相傳的城市,必將續寫更精彩的篇章。
尋訪故事
沿汴俱是飛虹橋
史料記載,“州跨汴為橋,水與橋爭,常壞舟。希亮始作飛橋,無柱,以便往來。詔賜縑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於泗州,皆為飛橋。”
這段文字記載,宋仁宗慶曆年間,陳希亮任宿州知州,在城中新建了一座跨汴大橋,以滿足水陸兩便的需要。陳希亮主持建造的飛橋受到皇帝的褒獎,並作為一項科技的成就,從東京到泗州的汴渠全線上加以推廣,後來沿汴河都是飛橋。因為其為過往百姓提供了方便,被命名為虹橋。可以説,虹橋因陳希亮而流行起來。這虹橋裏不僅有古人制橋的智慧,更有地方父母官陳希亮的為民情懷。
記者手記
多位一體促發展
在宿州新汴河水利風景區採訪時,記者了解到,新汴河南岸正在打造以漢式建築為主的商業街,依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將這裡打造成為集文化、商業、旅遊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性文旅生態項目。如此一來,不僅讓這裡成為本地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而且能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到這裡觀光旅遊,更好地促進城市全方位發展。
記者相信,在多位一體的發展理念指導下,充分結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闊步前進的宿州定能交上一份經得起時代檢驗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