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
         

陳六才:如何講好大運河鎮江故事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44:41 | 來源: 鎮江政協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市政協委員、市蘭亭書法藝術教育中心校長、農工黨市委社會服務基地主任陳六才

一、加強大運河鎮江文化元素遺産的收集整理

大運河是承載鎮江城市發展歷史的“母親河”,對其文化元素遺産的收集整理很有必要。

1、加強大運河文化遺存梳理排查,摸清家底。近年來,我市投入鉅資修復了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虎踞橋、丁卯運河景區等文化遺存,啟動了新河街修復工作。在此基礎上,應努力挖掘一部分至今仍藏在深閨、不為人知曉的運河“隱性”歷史遺存。

2、用好當下,重新激發“黃金水道”的活力。我市大運河保護開發利用工作與杭州、蘇州、無錫、揚州、淮安等城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下一步,建議依託大運河文化遺産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二、找準維護和傳承運河鎮江文化元素的切入口

大運河沿線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都是歷史遺留的寶貴財富,不僅要保護好,更要傳承好。

1、積極做好運河文化展示。我市大運河保護建設近年來做了一些工作,但社會影響力還不夠,目前僅有一處古運河歷史文化陳列館。應把運河文化展示工作放在首位,提升古運河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功能。建議旅遊主管部門每年推出運河宣傳周或宣傳月,開展主題活動,創新推廣方式,擴大對外影響。

2、著力打造運河文化區域亮點。最近,我市蘇南運河第一標(諫壁船閘及諫壁閘)、西津渡等榮獲江蘇最美運河地標稱號,可以借此契機,加大整合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研究力量,深入挖掘大運河的精神、文化價值,推動大運河從“地理空間”向“文化空間”延伸拓展。

3、深度挖掘大運河文化內涵。建議政府加快推進宋元糧倉、新河街一條街、京口閘遺址等文保單位保護修復,深度挖掘未登記遺産點文化資源內涵,加強古運河遺跡研究與保護。

4、持續打造文化旅遊品牌。選取古運河沿線最具文化內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觀賞價值的點,開闢運河旅遊線,串聯南山北水,形成“江河交匯看鎮江”的品牌效應,讓外地遊客和本地市民能直觀地了解江河交匯的演變。

三、選好講述古運河鎮江故事的方式方法

向全國以至海外講述古運河鎮江故事,要避免自説自話、以自我為中心的講述方式,應按照傳播學規律,運用國際認可的“講故事”的方式方法,講好鎮江運河故事。

1、挖掘與古運河流淌伴生的運河故事,體現鎮江在古運河發展過程中的獨特性。鎮江這座城市就是一部運河作品,長期積澱形成了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要通過不斷挖掘和深入研究,梳理清晰各種故事資源,形成歷史與現代、陽春與白雪、家園與鄉愁、記敘與抒情相統一的鎮江運河文化故事庫,形成各種體系和序列。圍繞運河遺存承載的物質文化,歷史凝煉的精神文化,講出鎮江運河故事的獨特性。

2、從運河文化的本體著手,加強研究和傳承。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必須摸清歷代鎮江人民在保護和利用大運河中留給我們的文化家底。依託大數據技術進行匯總梳理、科學分析,遵循“觀乎人文、化成天下”的價值取向,凸顯鎮江元素、講好鎮江故事、樹好鎮江特色,避免與揚州、蘇州等運河沿岸城市同質化。

3、整合民間資源,搭建平臺,與政府協同發力。去年底,我市成立了鎮江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中心,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僅僅依靠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力量還遠遠不夠。我認為,可以進一步整合民間文保志願者的力量,開展各項工作時,盡可能鼓勵和吸納他們參與,包括各類專業志願者的參與,邀請社會各界精英、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項目的規劃論證和意見徵詢。

WeChat圖片_20190728105754.jpg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