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
         

常州:以爭先之心,建設大運河文化高地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44:17 | 來源: 常州晚報 | 作者: 史菡子 謝韻 | 責任編輯:

國家提出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戰略後,常州市相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以對歷史的敬畏之心,保持工匠之心和爭先之心,努力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古今輝映、令人嚮往的文化高地,努力把大運河打造成常州乃至江蘇文化建設高品質的鮮明標誌和閃亮名片。

突出規劃先行,拓展保護的空間和要素

常州市自然資源局會同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部門,組織編制了《大運河(常州段)遺産保護規劃》《常州市古運河—關河保護利用概念規劃》《常州市歷史城區市河及關河沿線景觀綜合整治規劃》等一系列保護規劃,形成較為系統、科學的大運河遺産保護規劃體系。

常州市委宣傳部和市發改委邀請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組織編制了《大運河文化帶常州段總體規劃》,目前已完成初步規劃成果,正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市自然資源局按照江蘇省規劃設計院編制的《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實施規劃》和《大運河文化帶常州段總體規劃》等上位規劃的指導,編制了《常州大運河文化帶核心區先導段專項規劃》。

同時通過修編《常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20)》,在大運河常州段(含古運河)沿線,新增了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鎖橋灣、南河沿、三堡街—西直街等三片歷史地段,並經省政府批准,確保了大運河常州段保護的空間的進一步拓展。

工程補短板,行業強監管

市水利部門近年來持續加強對大運河等河道及沿線水利工程的管理,既保障了水安全、保護了水資源,又改善了水環境、弘揚了水文化。

夯實“工程”基礎——2018年,龍遊河泵站改造工程、西園村閘站改建等城市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完工,配合已建成的新閘防洪控制工程、大運河東樞紐工程等連成片,為常州城區防洪排澇、優化水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主城區“暢流活水”一期4個活動堰工程投入試運作。

加強“監管”手段——全面排查老運河片區重點河道管理及保護範圍內的亂佔、亂建、亂排等“三亂”問題底賬,逐步消除存量,堅決遏制增量;2016年至2018年,市水利局對市區老運河、三井河、西涵洞、毛龍河、劉塘浜、鎖橋河、白蕩河、北塘河(城區段)等8條河道進行了清淤整治,同時加大對沿河景觀的全面改造提升。

塑造“水文化”內涵——市水利局通過建立治水博物館、檔案館、水文展廳等多種形式展現豐富水文化,提升景區水文化內涵。目前,常州市已建成5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7個省級水利風景區。

豐富運河文化內涵,強化遺産保護傳承

常州市相繼出臺法律法規,對運河遺産保護的各個領域、各項行為、各類要求都做了明確的規範性規定,為常州市世界遺産法制化進程提供了保障。去年研究制定《中國大運河常州城區段兩側建設管控操作(試行)辦法》,對運河沿線建設活動加強管控,較好地保護了運河周邊整體歷史風貌。

近年來,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對運河沿線的本體部分和遺産點進行全面排查,修繕70余個大運河沿線文物點,新建張太雷紀念館,全面啟動寺墩、青城墩、象墩等遺址考古保護,孟河、焦溪等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修繕等項目,保護和豐富了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産體系。此外,常州市全力推進近園修繕工程,積極推動意園、夏家大院、文廟大成殿、梅村戲樓、順莊戲樓、吳氏中丞第等文物修繕保護工程,有序推進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微改造”和江南水鄉古鎮申遺。

加大治污力度,加快“暢流活水”

一是加強工業污染治理。2016-2018年,市生態環境部門對運北片及大運河沿線一批産業結構偏重、污染防治水準偏低、環境安全隱患較大的企業實施了關停,共取締化工企業232家、電鍍企業6家、印染企業15家。2018年6月份前基本完成運北片及大運河沿線共54家工業集中區765家企業的污水接管任務,大大減少了污水入河。

二是加快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建設。2016-2018年共建設污水收集管網56.7公里,先後實施了十字河污水截流、雙橋浜水環境品質提升、焦家村污水截流、多棱橋污水泵站擴建、柏樹墳污水截流等多項截污工程。同時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管網建設,完成戚墅堰污水處理廠三期、鄭陸污水處理廠擴建、鄒區污水處理廠擴建、前楊污水廠改擴建等工程。

三是推進“生態綠城”建設。依託澡江河、關河、童子河、北塘河、橫塘河、採菱港、運河、新運河、皇糧浜等河網水系,常州市建設約125公里生態廊道綠道。

促進區域統籌協調,全面優化人居環境

市住建部門積極推進與周邊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推進城市路網建設,完善片區路網。在大運河常州城區段整治過程中,新建或改造4座跨運河橋,貫通南北濱河步道,形成環線。

借助大運河文化品牌影響力,常州市打造集旅遊、生態、文化于一體,展現“生態優、村莊美、産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的江蘇特色田園鄉村現實樣板。首批試點5個村莊項目形成核心區試點示範,第二批試點2個村莊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第三批試點5個村莊項目已完成試點工作方案和規劃設計方案。

此外,常州市系統推進沿岸生態修復,打造特色鮮明的樣本工程。自2014年起,陸續完成大運河常州城區段保護及環境整治、北岸(懷德橋-南港)全長4.2公里的保護和環境整治提升。2015年啟動大運河南岸(五星大橋-採菱港)全長9.4公里的保護及環境整治。下一步,將適時啟動東段(北岸:朝陽橋-東方廣場東,南岸:採菱港-新運河)、中段(北岸:新市綠地-懷德路)即西直街歷史風貌區約2公里以及西段(南岸:連江橋-童子河西路)約2公里的保護建設工作。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