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輝映水潤姑蘇 蘇州爭創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國家示範點
在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中,古城蘇州是一顆耀眼的明珠。運河文化廣場、地景雕塑公園、水廠風情街等一系列“運河工程”的興建,改變了兩岸環境,也讓大運河更可親;一系列科技化、資訊化手段的運用,使大運河遺存保護有了新抓手;各部門在保護過程中還通力合作,理順了保護機制。如今,很多蘇州市民都有一種“家住運河邊”的自豪感,並身體力行地投入到保護工作中去。
大運河蘇州市吳中區段
石橋、駁岸垂柳,燈塔、高架、現代建築,站在蘇州城區獅山橋上,看著川流不息的運河水奔騰,南來北往的貨運船隻,讓人分不清歷史和現實——古城蘇州,因京杭運河萬商雲集;今日蘇州,貨物水運仍不可或缺。
5年前,中國大運河獲評世界文化遺産,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蘇州這座被運河貫穿南北的古城,也因此變了模樣。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説,蘇州要以爭創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國家示範點為契機,把蘇州段建設成為大運河文化帶中“最精彩的一段”。
改善環境、容貌煥新,運河的文化底蘊得以再現
大運河從蘇州市姑蘇區盤門流過
每天晚飯過後,58歲的蘇州市民孫蘇平都會到家附近的盤門景區走走,作為老蘇州人,他對這座連接大運河與蘇州城的水陸城門並不陌生。但近兩年來,圍繞盤門和外城河的變化,讓他對這座有著2500年曆史的城門有了新的認識。“兩岸變乾淨了,步道也修起來了,來這裡走走,既能健身,又能近距離感受運河沿岸厚重的文化底蘊。”孫蘇平説。
千百年來,大運河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蘇州人。文史專家徐剛毅看著穿流而過的運河上,航船一艘連著一艘,每次都會心潮澎湃,“試想當年,一艘艘運著絲綢茶葉大米的航船駛向北方,有的作為貢品送到北京,有的作為商品走上絲綢之路。”徐剛毅説。
如今,這條運河依舊是貫穿蘇州的經濟大動脈。但隨著工業的發展,河道擴寬、運力提升的同時,大運河蘇州段也開始暴露出隱患與問題:防洪標準不足,違章搭建較多,有些地段甚至成為露天垃圾場。
蘇州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時,首先提出改變兩岸的環境,讓大運河更可親。2016年,蘇州啟動了一場規模龐大的堤防加固工程。截至2019年5月底,累計完成投資27億元。蘇州市水務局水利工程建設處處長馬奕介紹,不僅河堤要加固,還要“雕琢”大運河景觀,將大運河蘇州段沿線建設成為集防洪安全、環境整治、遺産保護、健康休閒、文化旅遊功能“五位一體”的生態綠廊。
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傑也表示,幾十年以來,許多古鎮的臨河建築和老鎮區年久失修,甚至消失,只有進行適當的景觀修復,才能讓大運河蘇州段的歷史文化得以延續和再現。
為了加速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運河蘇州段沿線舊貌換了新顏。在蘇州高新區,推出了運河文化廣場、地景雕塑公園、水廠風情街等一系列“運河工程”。唐朝詩人張繼沿大運河南下途經寒山寺時寫下了《楓橋夜泊》。如今的楓橋沿岸風景秀麗,綠樹成蔭,擁有林帶面積34.8萬畝,有十里亭等名勝古跡,保留了大運河風光帶的文化韻味。
大運河吳江段總長41公里,佔蘇州運河的一半以上。吳江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陸晨介紹,項目建設是吳江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基石,2018年,吳江初步確定了10個重點運河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67.85億元。
文化學者陳志強從小在大運河吳江平望段沿岸長大。作為大運河上一個重要驛站,平望古鎮曾經商賈雲集,熱鬧非凡。但隨著高速公路取代運河船運,平望鎮漸漸被人遺忘。如今,平望鎮的水泥路面變成了青石板路,在紅燈籠的映襯下,一幢幢古老的建築變得活力四射。近年來,陳志強幾乎走遍了大運河蘇州段的每一角落,親眼目睹了大運河沿岸的蛻變。“圍繞大運河保護與利用的工程遍地開花,蘇州段每天都在刷新顏值。”陳志強説。
運用高科技手段、理順機制,運河保護更高效
長316.8米、橋孔53個的寶帶橋,是我國現存的古代橋梁中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素有“蘇州第一橋”之美稱。如今的寶帶橋已無過往防洪的功用,斑駁的青石橋面長出新綠,靜靜守望著運河中繁忙的船舶往來。
申遺成功後,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對寶帶橋進行三維數字化採集。“我們採用多波束探測技術,僅用了一週,就對寶帶橋的水下結構進行了一次高精度的‘CT掃描’。”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徐亦鵬説。
4條運河故道,7個遺産點段,崑曲、古琴等6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北起相城區望亭鎮,南至吳江區盛澤鎮,81.8公里的大運河蘇州段就是一座文化遺産的寶庫。“大運河蘇州段遺存數量多,類別廣,但位置太分散,給保護與利用增加了不少難度。”徐亦鵬坦言。
如今,隨著一系列科技化、資訊化手段的運用,使大運河遺存保護又有了新的抓手。6月21日上午,在位於姑蘇區閶胥路的蘇州大運河遺産展示館內,大運河遺産監測預警管理平臺正在工作中。這個平臺就像大運河蘇州段保護的“大腦”,從水下、水面、空中不同空間維度,開展遺産監測。
“每隔兩個月開展一次遙感航拍,違章建築、生活垃圾、植被遭到破壞等,都可以通過智慧化影像比對技術比對分析後顯示出來。”徐亦鵬説。
蘇州還理順了大運河保護機制。在過去,運河管理部門在履行主體責任時,資訊溝通共用不太順暢。但如今,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建局等職能部門聯動,建立了大運河遺産監測聯席會議制度,監測平臺就設在蘇州文保所。在監測平臺上,專門設置了公眾入口,市民可以通過平臺把發現的問題傳給文保所,文保所再移交給相關部門處理。
5月底,有群眾在平臺上反映山塘河新民橋至彩雲橋段大運河沿岸存在路面翻新情況,蘇州大運河遺産監測管理中心當即向有關單位發出了監測查詢函,僅僅在5個工作日內,管理中心就收到了回復。“處理效率那麼高,説明保護大運河得到了官方和民間的共同響應。”徐亦鵬説。
建造公園、串聯景點,運河再次融入市民生活
搖4個小時的船就能到市區,河水捧在手裏直接喝,這是74歲的相城區望亭鎮徐志祥老人兒時的記憶。後來,隨著公路的修建,工廠多了,河水變臟了,大運河也與他的日常生活失去了交集。
這些年,徐志祥感覺小時候的運河又回來了。在望亭,盤踞兩岸20多年的建築材料倉庫、小作坊全關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近300畝的“運河公園”,不僅將皇亭碑、禦亭、古代驛站等復原,還新建了望運閣和大運河文化展示館。
“如何讓古運河實現保護傳承中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何讓大運河文化更深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出發點。”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繆學為説,大運河申遺成功以來,以大運河為線,蘇州正在將運河沿線各個景點串聯在一起,為市民遊客呈現一幅完整的蘇州運河畫卷。
蘇州盤門“水陸相半,沿洄屈曲”,這座元明清三代陸續修建的古建,以水陸並列的城門佈局,至今仍佇立在蘇州外城河上。“我們希望把盤門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公眾。”蘇州東方水城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錢俊説,如今,市民們能在茶余飯後欣賞古跡,遊客量也保持每年10%的速度增長。
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深入,運河邊居民也自發地參與其中。羅元粞從小生活在運河附近,對運河上的古橋情有獨鍾。退休後,他決定把這些橋畫下來。4年來,羅元粞已畫了160多幅橋,等到第200張橋畫完後,他要辦一個蘇州橋畫展,給大家普及蘇州的橋文化。
走進望亭鎮文化站,盛大的文化情景劇《運河古驛·印象望亭》正在緊張地排練著。全劇56名演員全是大運河沿岸的群眾,他們將自己感受到的大運河和望亭故事唱出去、演出來、跳起來。“我們有了一種‘家住運河邊’的自豪感,總想為它做點什麼。”演員呂燕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