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徐州:傳承古運河文脈,打造樣板式文化名片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41:35 | 來源: 徐州日報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徐州,素有“第一要津,兩水匯通,連通三溝,四方都會,五省通衢”的美譽,自古就是京杭運河中段重要的轉机樞紐,中國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來,大運河徐州段沿線各地高度重視文化保護與傳承發展,擦亮“運河名片”,致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樣板區和示範段,一處處運河文化遺産從歷史深處走向現代生活。

盤點歷史

保護運河遺存

徐州是京杭大運河南下流程中自魯入蘇的第一站,自隋、唐、元、明、清流淌到今,留下大運河水道和水利、航運工程設施遺産、大運河聚落遺産、大運河生態與景觀環境遺産、大運河相關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等諸多遺産,連綴成一條熠熠生輝的文化長廊。

徐州的大運河水道遺産包括古泗水水道、黃河故道、京杭運河、老不牢河,大運河水利工程遺産包括黃河故堤、微山湖湖西大堤、護城石堤、韓壩閘、大屯閘、藺家壩、周莊閘等近30處,這些遺産至今仍然“活態”存在,蔚為難得。

大運河徐州段的水流,既有唐代詩人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的悠然,也有北宋文豪“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稅手,飛電過隙珠翻荷”的激越。人文典故與詩詞佳句相映生輝,為運河遺存增添別樣風采。

文旅融合

講好運河故事

銅山區呂梁至今仍有孔子觀洪的種種傳説。呂梁的人們認為春秋時期孔子就是在呂梁洪發出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慨嘆。歷代文人留下許多詩文和懷想,現代人將這裡打造成山水秀麗的風景區。

因大運河而興的窯灣古鎮,曾經“日過桅帆千桿,夜泊舟船十里”,是明清時期聞名的南北水運樞紐和商品集散地。經過近年建設恢復的800多處古建築重現了當年的盛景,窯灣船菜、老郵局、古驛站吸引了八方遊人在此打卡點讚。

運河沿岸城市中,徐州的紅色文化獨樹一幟。賈汪臥龍泉景區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副館長胡軍英在北京召開的一次紅色旅遊研討會上曾驕傲地説,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是運河沿岸唯一的抗戰紀念館、重要的紅色旅遊研學基地。

生態開發

激活運河經濟

大運河至今服務著徐州經濟。運河徐州段是我國東部地區電煤、建材等重要物資運輸的交通動脈,擔負著長三角地區大宗物資轉机集散的任務,每年運量達1.5億噸。不牢河、中運河還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主要輸水通道。

沛縣湖西是明代管理京杭運河的工部分司衙門的駐地,這裡還有戰爭年代護送革命同志去延安的湖西秘密通道。依託大運河和微山湖的優質水源,湖西農場現在是全國著名的雜交稻育種基地、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

見證徐州漕運興衰的戶部山,因明末徐州戶部分司從奎山遷至此山而得名。戶部山漫山的明清古建築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破敗不堪。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提升,戶部山古玩、收藏市場聞名全國,“都市休閒”商業已成城市品牌。

整體規劃

擦亮運河名片

大運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是徐州各地、各有關部門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推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2018年8月,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徐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徐州分院成立暨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師範大學舉行。決策者、研究者、傳播者齊聚一堂,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獻計獻策。

2019年6月,徐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了《大運河徐州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致力將大運河徐州段建成以大運河文化建設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城鄉繁榮的樣板和典範。

大運河徐州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圍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定位,從保護文化遺産和自然生態、發展旅遊,到配置調度水資源、發展航運,再到建設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正在推動整個徐州的高品質全面發展。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