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不來聊城不知江北這座水城這麼“古”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39:19 | 來源: 齊魯網 | 作者: 劉銀春 王豪傑 | 責任編輯:

被譽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的聊城不辜負“會通”二字的含義。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這也讓這座城市具有商業繁榮,文化興盛的特點。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與聊城古城區更是反映出了聊城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東臨古韻悠長的大運河,西依美麗的東昌湖,是聊城市近年來建設的最大的一處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宣傳教育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也是國內第一座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中陳列著聊城城區結構沙盤,分為世界運河、中國運河以及聊城段運河三個展廳,能讓觀賞者了解到大運河的通航原理、漕運時期運河兩岸的繁華風貌,以及運河兩岸古建築、民居模型、出土的文物和民俗工藝品等。

在運河文化博物館內,陳列著一艘“漕船”,其高超的造船工藝震撼著參觀者。據了解,這艘航船于2002年出土于會通河聊城城區閘口北50米處,殘船長17.5米,寬約4米,共11個艙,為元代官府督造的典型漕船。

古船已殘,木料為杉木,但船底和結構基本保存,形狀還是比較清楚,長條木板拼接成平底船底,兩端另結檔板,係平底船,具有元代運糧船的特徵。另外,在船倉底部,清理出土了數件瓷器,這些瓷器都基本完整,是行船過程中必備之物,用做吃飯、儲酒或儲水,時代特徵明確,均為元代遺存。

2014年春,運河文化博物館為充分發揮古船展示之作用,讓珍藏在庫房裏的文物活起來,聘請了國內知名專家並經過多次論證,將該元代古船修葺復原,讓其綻放光彩。

聊城古城中有:七賢祠、聊城縣署、光岳樓、海源閣、木版年畫博物館、東昌毛筆傳習所、契約博物館和婚俗博物館等景點,非常適合打卡旅遊觀光。

位於樓西大街西首的七賢祠。祠內供奉著聊城明代時期傳播心學的七位賢人,分別是王道、穆孔暉、孟秋、王汝訓、逯中立、張后覺和趙維新。七賢祠山門青磚灰瓦,飛檐起脊,高達9米。9是陽數之極,代表了七賢祠是聊城傳播心學和國學的最高殿堂。

位於古城樓西大街的聊城縣署,總佔地面積達6300平方米,建築包括牌坊、三座照壁、大門、偏門、旌善亭、申明亭、儀門、大堂、二堂、六房、縣丞衙、主薄衙、典史衙、三班衙、禮賢館、內宅等。所有建築均為明清官式風格,用青磚灰瓦、優質木材等原料,採用傳統工藝施工,紋飾、吻獸、磚雕、木雕兼備,使縣衙呈現出莊嚴大方而又優雅美觀的氣勢。

位於古城中心的光岳樓,因“取其近魯,有光于岱岳”之意而得名,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是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度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享有“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之譽。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觀前街東首的海源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由清代著名藏書家、清代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海源閣與江蘇常熟縣瞿紹基的“鐵琴銅劍樓”,浙江吳興縣陸心源的“皕宋樓”,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樓”合稱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

契約博物館和婚俗博物館是古城區內諸多“微網志”之一,古城區還有鄉村記憶博物館、老照片博物館、明清聖旨博物館、金絲楠木博物館等等。而東昌毛筆和木板年畫,則與東昌葫蘆、牛筋腰帶同為聊城著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