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德州段的歷史
京杭大運河德州段,由衛運河和南運河組成,全長141公里,其中:衛運河96公里,南運河45公里。屬漳衛南運河系。上游有漳河、衛河。兩河行至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相匯後稱衛運河,自四女寺水利樞紐節制閘至天津段稱南運河。
德州段運河原為漢屯氏河,隋之永濟渠。自元至元十九年(1282)始開通州河、會運河後稱大運河。當時,臨清至天津段稱禦河,也稱衛河(因春秋時屬衛地)。至清代始稱南運河。
德州段運河河道自隋、唐興起,北宋時被黃河奪流,黃河改道後曾一度使“禦河湮滅,失饋運之利”。金代,由於戰亂,運河或通或塞,當時只有德州段儲運,於是金朝廷于天會七年(1129)在德州置將陵倉,以利漕儲運。到元代德州段運河已成為全國漕運溝通南北的大動脈,元朝廷將陵倉改為陵州倉,並在此設直捕盜司、達魯花赤、監支大使等。年漕運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151.3萬餘石,到泰定三(1326)增到335.1萬餘石,所以運河上常常是“舳艫首尾相銜,密次若鱗甲”。特別是明代和前清時,運河中興並達到鼎盛,德州段運河遞運南糧赴通州量達400-600萬石左右,並成為南北水運的咽喉要地,漕糧轉運和開展貿易的重地。當時德州倉轄兌69個州縣,其中24個縣,直接將糧食交到倉口,年貨運量、週轉量、吞吐量都佔運河各港口之首。清代中葉,由於海運逐漸興起,加以黃、淮、運交會處--清口逐漸淤塞,河運逐漸衰落。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改道後,運河受埋,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漕運全線停止。進入民國時期後,由於海運發展和鐵路的修築,加上政局的混亂與動蕩,統治者對它的整治與管理日漸廢馳,德州段運河更趨殘破。當時德州以南至臨清段運河,河面寬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雖河道彎曲,水勢迂緩。舟輯暢通,可航載重僅2-3萬公斤的木船;德州至天津段運道,亦可航行吃水較淺的汽船。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除對進行多次堤防歲修外,在1958至1961年國家對衛運河進行擴大規模治理,興建了四女寺樞紐,臨清以下河段裁變取直46處,縮短河道里程12.2公里,並退堤切灘,擴大子槽,使主河槽底寬增加至90米至110米。本次擴大治理工程,出民工12.28萬人,完成工日770萬個,完成土方2640萬立方米,石方8.7萬立方米。總投資2755萬元。1972年冬季和1973年春季衛運河擴大治理工程開工,兩次施工德州共出工22萬人次,水下方開挖工程于73年6月20日完成。德州與聊城共完成土方5592萬立方米,完成工日3700萬個,國家投資6360萬元。另外,在幾次治理過程中修建了德州段沿河的橋梁1座、涵洞40余座、大小渡口12個、碼頭5座。二十世紀50年代,天津經德州至濟寧一線,仍可憑藉帆船進行小量小運輸。60年代,可航行300噸駁船和100馬力機輪,德州段運河年貨運量仍可達125.5萬噸,年客運量達2萬人次。年貨運量和週轉量皆列沿河各港口之首。但由於沿河工農業用水迅速增長,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庫後,航運水源程式逐漸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乾涸而停航,1981年成立於1942年的衛運河德州航運局撤消,衛運河航政管理消失,衛運河德州段變成了季節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