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
         

【暢遊大運河之邯鄲】尋一條河 走過一個古城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29:40 | 來源: 長城網 | 作者: 胥文燕 鄭夢婷 耿偉茜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長城網4月29日訊(記者 胥文燕 實習記者 鄭夢婷 耿偉茜)一年一度的五一小長假又開始啦,小編為大家盤點大運河河北段沿線旅遊景點,行走大運河畔,感受歷史滄桑,來一段美妙的人文之旅吧!

河北段大運河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末年,總長近600公里,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5市,溝通海河和黃河兩大水系,沿岸的文物遺址眾多,民俗文化十分豐富。邯鄲境內現存大運河主要流經邯鄲東南部魏縣、大名、館陶縣等地。肇始於東漢末期、形成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延續至今的邯鄲運河文化,以其跨越時空之長、流經地域之廣、遺存之豐富,在中國大運河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一席之地。


  鄴城三台遺址

臨漳縣——鄴城遺址

鄴城遺址位於河北省臨漳縣西南20公里的漳河北岸的鄴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現在歷史地理學家們將其列為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鄴城遺址分為鄴北城和鄴南城,南北兩城整體佈局嚴謹合理,其裏坊式佈局為後來洛陽城等的規劃提供了較好的參考。鄴城遺址中有代表性的景點當屬鄴城三台(金鳳臺、銅雀臺、冰井臺),位於鄴城遺址內的三台村,這裡還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鄴城三台中,金鳳臺夯土遺址比較完整,為東漢建安18年(西元213年)曹操所建。

門票:40元/人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公里漳河北岸的鄴鎮三台村


  禮賢臺

魏縣——禮賢臺

禮賢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境內,始建於西元前445年,比邯鄲武靈叢臺還要早200多年,與徐州的挂劍臺和臨漳的銅雀、金虎及冰井“三台”等齊名。其故址在魏縣舊治洹水鎮(今舊魏縣村)東南,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解放後,禮賢臺臺塔俱毀。為展現歷史原貌,擴大歷史影響,2010年,禮賢臺移至魏縣城東北五公里重建。如今,禮賢臺與興源河、漳河灣交相輝映,形成一處靚麗的水城新景觀。

門票:免費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東代固鎮禮賢臺景區


  狄仁傑祠堂碑

大名縣——狄仁傑祠堂碑和五禮記碑

1、狄仁傑祠堂

狄仁傑祠堂碑位於大名縣孔莊村北,初立於大周聖歷元年(698年),後祠堂及碑因戰亂而毀。如今,祠堂已不存在,僅殘留此碑于原址。該碑青石質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組成,碑體(除座)高4.46、寬1.46、厚0.46米。碑體陽面楷書碑文,由馮宿撰文,胡澄書丹。碑文記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時的政績和重修此碑的經過。

門票:免費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城東5華里孔莊村北


  五禮記碑

2、五禮記碑

五禮記碑原立於大名縣大街鄉雙臺村,現坐落在大名縣城東3公里石刻博物館內,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該碑刻立於唐開成五年(840年),因碑文所刻係宋徽宗(趙佶)于大觀二年(1108年)所作《五禮新議》,故又稱“禦制大觀五禮之記”碑。

此碑形體龐大,為石灰石質結構,自下而上,由基石、龜趺、碑身、碑額四個部分累疊而成,通高11.95米,寬3.04米,厚1.13米,重140.3噸,為我國現存最高、最大的碑。古碑經歷兩代帝王的興建,保存著兩代書法名家的真跡,是研究唐、宋時期歷史、政治和書法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

門票:免費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城東3公里石刻博物館內


  永年廣府古城

永年縣——永年廣府古城

永年廣府古城景區位於邯鄲市東北25公里永年縣廣府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廣府古城始築于隋末,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明清時期曾為冀南三府之一的廣平府治所,故稱為“廣府”,是我國平原地區城墻、護城河保存較好的一座明清時期的古城。

廣府古城坐落于面積達4.6萬畝的永年洼濕地中央,為獨一無二的旱地水城,被譽為“北國小江南”。此外,廣府古城還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在太極拳界執大旗地位。古城內有弘濟橋,武禹襄故居等著名景點。


  弘濟橋

其中,弘濟橋號稱趙州橋的“姊妹橋”,該橋結構于趙州橋相似,位於古城城東,被稱為十大名橋之一。明萬曆年間重修,俗稱東橋。為單孔雙敝肩石拱橋,全部用石塊砌成,堅固結實,美觀大方。橋長48.9米,寬6.82米,主券跨度為31.88米,矢高6.02米。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塊欄板,上刻獅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圖案,精工細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武禹襄故居

武禹襄故居位於迎春街,佔地面積9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屬清代道光年間建築,為武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宗師生前的住所。故居原有房屋75間,現存42間,分東、中、西三條南北軸線排列,其房屋錯落有致、左右對稱、崇脊飛檐。平面佈局嚴謹、莊重、和諧,工程完美,是現存比較完整的古民居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

門票:70元/人

開放時間:9:00-21:00

地址:邯鄲市永年區邯臨路與廣府旅遊快速路交叉口東北角廣府古城

註明:本文內容只作為參考,出行時請以當地具體情況為準。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