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
         

邯鄲——大運河的原鄉(三)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29:47 | 來源: 澎湃新聞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邯鄲——大運河的原鄉(三)

隋文帝楊堅統治後,建都西安。然而,關中地狹人眾,物産不足以供京師,只能仰賴東方諸州郡的賦稅。但無奈山川阻滯,而且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運輸艱難。因此,開皇四年(西元584年),楊堅開鑿廣通渠,由西安達流關,入黃河。關中漕運從此通利。

而後,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西元605年,他以洛陽為起點,開鑿通濟渠,溝通黃河與江準。西元608年,楊廣又擴挖白溝,鑿成永濟渠。

從此,以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北抵涿郡,南達錢塘,東至淮海的漕運脈絡全面貫通。

中華龍的血脈通暢了,一個個盛世王朝,相繼在世界的東方龍騰虎躍。

由於鄴城被戰火焚燬,永濟渠繞過鄴城舊址,從河南內黃縣經今河北魏縣回隆鎮,東北流向大名縣。

於是,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的大名府,迅速崛起。

大名,西漢開始置縣,雖然歷置州郡,但始終不曾顯達。直至隋開顯三年(西元583年),雖為魏州治所,也僅轄兩個小縣。

然而,永濟渠通航後僅三五年間,大名便陡然勃興。隋大業八年(西元612年),其管轄區域已增至14個縣。

只可惜,“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大運河哺育出的第一個盛世王朝,並非隋代,卻是李唐。

開鑿運河,最初基於軍事目的。然而,隨著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運河的漕糧運輸、商品交流、文化傳播等功能逐漸擴大,特別是唐朝時期,年漕運量竟高達700萬石(約合今11.62億公斤),佔全國運輸總量的四分之三。

皇家運漕,私行商旅,舳艫相繼,百舸爭流,因此帶動沿岸糧倉、貨棧、造船業、鹽業、皮革業、絲綢業、醬菜業等行業蓬勃興起。

水運映照國運。無疑,正是“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的大運河,運來了一個盛唐。無怪乎當朝詩人皮日休盛讚隋煬帝開鑿運河之功:“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位於永濟渠渠首要衝的大名府,盡得漕運之利。一時間商賈雲集,酒肆勾欄,衣香鬢影,旦夕流連;闕里街巷,黛瓦粉墻,五方雜處,笑語歡暢。城裏廓外,車來船往,攘攘

熙熙,全然名城氣象。正是因此,“安史之亂”主犯之一史思明、後唐李存勖才先後立都大名,面南稱帝。

宋朝,使大名府更趨鼎盛。

北宋定都開封。恰如《清明上河圖》所描繪,正是大運河,馱起了這座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繁華的城市。

宋仁宗慶曆二年(西元1042年),置大名府為陪都,轄三府、十一州、五十七縣,“席盈之懿北,冠千里之上腴”;內官外城,“千百處舞榭歌合,數萬座琳宮梵宇”;禦河上下(宋朝永濟渠改稱禦河),“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衝。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天下稱豪貴,遊此每相逢”。竟日繁華,與帝都相類。開封與大名,一南一北,像兩顆璀璨的明珠,綴于大運河岸畔,閃耀在歷史的星空。

而後百餘年間,大宋王朝與遼金拉鋸博弈,曠日持久。位於風口浪尖的大名府,浮浮沉沉。禦河時斷時續,多方糾結。

運河治廢,正是國運興衰的風向標。

在運河憔悴的水面上,歷史,像一艘沉重的槽船,吱吱呀呀、搖搖晃晃地前行......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