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大運河的原鄉(三)
邯鄲——大運河的原鄉(三)
隋文帝楊堅統治後,建都西安。然而,關中地狹人眾,物産不足以供京師,只能仰賴東方諸州郡的賦稅。但無奈山川阻滯,而且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運輸艱難。因此,開皇四年(西元584年),楊堅開鑿廣通渠,由西安達流關,入黃河。關中漕運從此通利。
而後,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西元605年,他以洛陽為起點,開鑿通濟渠,溝通黃河與江準。西元608年,楊廣又擴挖白溝,鑿成永濟渠。
從此,以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北抵涿郡,南達錢塘,東至淮海的漕運脈絡全面貫通。
中華龍的血脈通暢了,一個個盛世王朝,相繼在世界的東方龍騰虎躍。
由於鄴城被戰火焚燬,永濟渠繞過鄴城舊址,從河南內黃縣經今河北魏縣回隆鎮,東北流向大名縣。
於是,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的大名府,迅速崛起。
大名,西漢開始置縣,雖然歷置州郡,但始終不曾顯達。直至隋開顯三年(西元583年),雖為魏州治所,也僅轄兩個小縣。
然而,永濟渠通航後僅三五年間,大名便陡然勃興。隋大業八年(西元612年),其管轄區域已增至14個縣。
只可惜,“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大運河哺育出的第一個盛世王朝,並非隋代,卻是李唐。
開鑿運河,最初基於軍事目的。然而,隨著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運河的漕糧運輸、商品交流、文化傳播等功能逐漸擴大,特別是唐朝時期,年漕運量竟高達700萬石(約合今11.62億公斤),佔全國運輸總量的四分之三。
皇家運漕,私行商旅,舳艫相繼,百舸爭流,因此帶動沿岸糧倉、貨棧、造船業、鹽業、皮革業、絲綢業、醬菜業等行業蓬勃興起。
水運映照國運。無疑,正是“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的大運河,運來了一個盛唐。無怪乎當朝詩人皮日休盛讚隋煬帝開鑿運河之功:“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位於永濟渠渠首要衝的大名府,盡得漕運之利。一時間商賈雲集,酒肆勾欄,衣香鬢影,旦夕流連;闕里街巷,黛瓦粉墻,五方雜處,笑語歡暢。城裏廓外,車來船往,攘攘
熙熙,全然名城氣象。正是因此,“安史之亂”主犯之一史思明、後唐李存勖才先後立都大名,面南稱帝。
宋朝,使大名府更趨鼎盛。
北宋定都開封。恰如《清明上河圖》所描繪,正是大運河,馱起了這座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繁華的城市。
宋仁宗慶曆二年(西元1042年),置大名府為陪都,轄三府、十一州、五十七縣,“席盈之懿北,冠千里之上腴”;內官外城,“千百處舞榭歌合,數萬座琳宮梵宇”;禦河上下(宋朝永濟渠改稱禦河),“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衝。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天下稱豪貴,遊此每相逢”。竟日繁華,與帝都相類。開封與大名,一南一北,像兩顆璀璨的明珠,綴于大運河岸畔,閃耀在歷史的星空。
而後百餘年間,大宋王朝與遼金拉鋸博弈,曠日持久。位於風口浪尖的大名府,浮浮沉沉。禦河時斷時續,多方糾結。
運河治廢,正是國運興衰的風向標。
在運河憔悴的水面上,歷史,像一艘沉重的槽船,吱吱呀呀、搖搖晃晃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