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
         

大運河滑縣段的前世今生③:續寫千年運河的壯美篇章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35:53 | 來源: 安陽網 | 作者: 李劍波 王慶華 | 責任編輯:

大運河是“長袖”,如何舞動,繼續讓運河“活著、繁華著、喧鬧著”,是“大運河的後申遺時代”永恒的主題。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指示:“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同年6月,總書記再次批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這既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也是國家發展戰略要求。

任重而道遠

3月28日,滑縣文旅部門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儘管該縣先後開展了大運河環境治理和古鎮修繕,但由於此前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歷史欠賬較多,縣財政財力有限,對文化旅遊業的投入主要靠上級資金扶持,大運河的生態環境還需進一步修復,古鎮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和輔助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此外,由於省直管縣體制原因,滑縣旅遊還未搭上《安陽市旅遊發展規劃(2017-2030)》快車,其文旅産業品牌定位不夠精準,龍頭項目帶動作用不明顯,亟須納入全市旅遊發展“一盤棋”,進行統籌佈局,全面提升綜合開發利用水準。

為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今年2月召開的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滑縣代表團提出了“關於把滑縣旅遊資源納入全市旅遊發展規劃、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議案”。

該議案建議:創建安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領導機構,總體規劃大運河滑縣段古鎮的保護髮展和整治利用;成立專項研究機構或依託高校作為智庫,對大運河沿岸故事、傳説、工藝、曲藝等優秀文化進行專題研究,解決大運河遺産保護、傳承和利用中的重大問題;將大運河滑縣段開發工作納入全市重點旅遊項目庫,並在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形成文化生態圈;加快與安陽主要景區、精品線路連接閉合,推進大運河滑縣段與安陽景區連通道路建設,並納入安陽旅遊項目總體規劃。

大運河滑縣段與古都安陽曆史文化一脈相連,這份議案的提出,將推動滑縣、安陽形成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的生動局面。

納入“一盤棋”

    市人大常委會對滑縣代表團“關於把滑縣旅遊資源納入全市旅遊發展規劃、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議案”高度重視。

    為做好議案的審理調研工作,3月1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玲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及有關工委同志,在副市長李長治和市文化旅遊、發改、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深入滑縣大王廟文化園、大運河非遺展館、森林公園、西門古城墻、道口古鎮等文化遺址和旅遊景區進行實地調研,並召開議案審理調研座談會,認真聽取滑縣文化旅遊産業發展和大運河文化帶(滑縣段)建設情況彙報,廣泛徵求市、縣政府及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議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研究論證。

    緊緊抓住國家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歷史機遇,努力做好保護利用這篇大文章,一個由市到縣、多部門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局面正在形成——

    經過認真調研,廣泛徵求市、縣政府及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後,3月12日,在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全體常委會委員一致通過《關於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所提“關於把滑縣旅遊資源融入全市旅遊發展規劃、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議案”審理意見的報告》,立案交由市政府辦理,決定將滑縣旅遊納入全市旅遊發展“一盤棋”,進行統籌佈局,全面提升綜合開發利用水準。

    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長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工作專班,儘快將滑縣旅遊納入全市統一規劃,建立安陽市與滑縣文化旅遊産業實現資源共用、融合發展的溝通協調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加大支援力度,將大運河文化帶(滑縣段)打造成安陽新的世界文化遺産旅遊目的地。

    復興線路圖

    根據初步規劃,大運河滑縣段與道口古鎮的總體定位是: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創中國大運河北方古鎮品牌。其空間結構分為3個片區,即道口古鎮片區、百工聚落片區、萬象新地片區,以古鎮風情體驗、特色商業、手工作坊、技藝傳承等為依託,重現昔日運河古鎮風貌,打造文化旅遊的創新增長極。

    該規劃充分考慮了沿河佈局的現代産業,將起到繁榮經濟、帶動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在近期建設目標中,滑縣將以八大項目串起滿目文華——

    滑縣西紙廠工業遺存保護利用項目。依託承載滑縣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記憶的西紙廠進行再生改造,使之成為古鎮文化、近現代工業文化、非遺文化集中展現的窗口和古鎮旅遊的重要節點。功能上融合餐飲、酒店、文化展示,為大運河滑縣段的旅遊服務配套提供特色化支撐。

    滑縣大運河文化創意産業園百工坊項目。依託滑縣豐厚的非物質文化底蘊,以非遺傳承創新平臺的建設為基礎,促進傳統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復興,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帶動古鎮旅遊業發展。

    滑縣大運河道清鐵路文化園項目。道清鐵路是道口在歷史上作為水路樞紐的重要體現,該文化園將建成集參觀、科普教育、休閒于一體的綜合文化場所,是未來滑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近日,又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大運河文化帶(滑縣段)及道口古鎮保護利用已納入其中,上升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

    展望未來,大運河保護復興線路圖已逐漸清晰。我們仿佛看到,沉寂百年的大運河,再次泛起了歡騰的浪花……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