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
         

古為今用,深入挖掘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35:55 | 來源: 中國科學報 | 作者: 肖愛玲 | 責任編輯:

編者按:

大運河始建於西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雄踞于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至今大運河歷史已延續2500餘年。

2007年9月,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在揚州揭牌,揚州與運河沿線的35座城市結成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聯盟,共同發佈了《世界運河城市揚州宣言》,解決了沿運河8省市“各管一段、分省而治、各自為政”的問題。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強調,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對於如何從流淌著的遺産中挖掘活的歷史,總書記也給出了答案:“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4月20日,洛陽師範學院和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協會大運河委員會在河南洛陽聯合主辦了“大運河文化論壇”,論壇的召開對推進隋唐大運河的活化、保護、利用與開發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在論壇上,洛陽師範學院校長梁留科、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院長吳欣、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山東運河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學術研究部主任李金陵、北京物資學院大運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陳喜波、陜西師範大學西北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肖愛玲、河南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宋軍令等七位大運河研究專家從各自專業的角度對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進行闡述。下面我們就將專家們的觀點進行歸納總結,以饗讀者。

■史俊庭

梁留科:對大運河文化帶進行深入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後申遺時代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利用存在的機遇和挑戰,明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晰大運河作為我國第一條以文化建設為指向的帶狀發展戰略。

大運河河南段文化遺産概況與存在的問題

大運河河南段是指隋唐大運河的主幹道通濟渠和永濟渠,是中國大運河的核心區域,是隋唐時期國家水路交通的命脈,承擔著重要的漕運功能。在中國大運河的58個世界文化遺産點中河南有7個,分別是洛陽市的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通濟渠(汴河)鄭州段、通濟渠(汴河)商丘南關段、通濟渠(汴河)商丘夏邑段、永濟渠(衛河)滑縣——鶴壁浚縣段、浚縣黎陽倉遺址等。

相比分佈于特定區域內其他的世界文化遺産項目,大運河線路長、範圍廣、點段多,保護、傳承和開發工作的任務非常繁重。目前,大運河河南段綿延657公里,保護規劃範圍面積共493.9平方公里,遺産分佈點涉及11個地級市和省轄市(縣),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部署和管理。與中國大運河沿線其他省份相比,河南段研究起步晚,各地市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作為活態的文化遺産,其保護開發工作應注意運河功能延續和運河遺産保護相結合、河道歷史內涵與現代面貌相結合,需要相關行業專家和政府部門共同協作,但目前這些還很不夠,部分河段的保護甚至存在不溝通、不協作的狀況。

與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等歷史建築群不同,大運河遺産類型豐富,特別是隋唐大運河,是一個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技術、自然等於一體綜合性社會生態系統,很難以某一種遺産類型完整準確概括,這使得中國大運河成為世界遺産領域的一個獨特的重要案例。

同時,大運河與沿岸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運河河南段在進行保護、傳承與利用的工作中,勢必會牽涉眾多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

因此,如何在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中,認識大運河的文化、生態、經濟價值和優勢,建設集生態、文化、經濟於一體的綜合性廊帶,是一個極具挑戰性和智慧性的難題。

構建大運河河南段文化遺産保傳利系統

做好大運河建設首先是構建大運河河南段文化遺産保傳利系統,該系統包括:以“保護先行、保傳一體、傳利結合”的理念為指引,構建以恢復性保護、預防性保護、搶救性保護為基礎的保護體系,以活化文化基因、展示文化遺存、延續文化脈絡為紐帶的傳承途徑,以創意性開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支撐的利用模式。

其次是根據實地調查和文獻資料梳理,對大運河河南段現存文化遺産按照核心遺産、關聯遺産和影響遺産三個層次進行分類,摸清大運河河南段文化遺産分佈現狀。採用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等方法對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産進行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的綜合評估,構建多主體、多要素、多手段、多層次、多領域的保護體系,從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産的恢復性、搶救性、預防性保護等層面提出具體保護措施。

再次是從大運河遺存承載的文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大運河歷史凝練的文化三個層面入手,挖掘運河文化內涵及旅遊文化價值,提煉運河精神,甄別運河文化傳承對象。以運河文化傳承問題為導向,採用地理探測器模型等方法分析運河文化傳承的關鍵影響因素,從活化文化基因、展示文化遺存、延續文化脈絡等方面找出文化價值傳承的現實途徑。

最後是通過辨析文化與旅遊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挖掘文旅融合的內涵,識別文旅融合的動力因子,通過耦合協調度模型、灰色關聯模型找出文旅融合的“融點”,形成理念、管理、資源、産品、技術、産業、服務、功能等8條文旅融合路徑。摸排評估文化資源,根據其文旅屬性,整合大運河文化帶文化資源,構建運河文化資源數據庫。分析文化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類別繁雜、空間離散、載體缺失等制約因素和市場供需失衡、文旅産業相互滲透低、區域協作困難等瓶頸問題,創新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利用的協調機制。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從創意性開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角度系統構建大運河河南段文化資源利用模式。

大運河河南段文化建設的政策建議

對於大運河河南段的文化建設,要在省級層面做好頂層設計,以規劃為引領,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做好文旅融合,全面做好保護、傳承和利用三篇大文章。

第一是通力協作加強遺産保護,成立大運河河南段遺産保護工作小組,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動協作,統籌運河遺産的挖掘、保護、傳承與利用工作,選定特定區域,建設運河文化公園,對選定地點的河網系統、碼頭、橋梁進行全面保護,恢復性保護運河的水工建築物、糧倉、運河人家、運河古城、運河古鎮等。多界聯合推進價值傳承,共同打造運河文化傳播平臺,聯合推出一批運河文化項目,活化運河歷史文化,輸出文化産品,共同講好運河故事,宣傳運河優秀文化,以文旅融合的角度出發聚焦和緊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聯合打造運河文化旅遊品牌,聯合發展運河文化産業,聯合構建運河城市帶,共築運河沿線文化産業帶和經濟增長帶,努力將運河帶打造成為生態大長廊,建設文旅融合的示範線路。

第二是設立“河南省大運河産業發展基金”,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和安全穩健投資的原則,推動形成省級和地方政府資金引導聯動、各類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投資模式,聚焦重點領域、扶持優質項目,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多樣性、專業化、強有力的金融支撐保障,不斷做大、做強大運河文化旅遊産業。

第三是建設“大運河河南段生態保育帶”,加強隋唐大運河永濟渠、通濟渠等沿線濕地保護修復和生態防護林建設,大力開展防沙治沙,建設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加強運河遺産周邊景觀林帶建設,建設森林旅遊休閒康養産業廊道,推動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等一體化發展。

第四是加強大運河河南段文化研究工作,集中河南優勢科研力量,組建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等跨學科研究團隊,加強隋唐大運河文化研究工作,有計劃推出一批重點研究項目和一系列精品力作。目前,洛陽師範學院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建設等方面主動擔當、獻智獻策,同時成立了大運河研究院,集全校之力,開展課題攻關,潛心鑽研大運河研究,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此外,還先後舉辦隋唐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座談會、大運河文化論壇等活動,有力推動了大運河(洛陽段)文化帶建設的發展。

第五是加強輿論導向與宣傳,要全民動員、全員參與,組織力量加大對隋唐大運河文化的系統全面解讀,高標準建設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強化隋唐大運河這一國家文化符號,增強國家、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營造出全社會關心、支援隋唐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良好氛圍。

吳欣:大運河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世紀初到80年代,是運河研究的興起階段,研究對象以運河本體史研究為主,國外學者則更多關注漕運和交通問題,研究成果多以論文為主且偏重於歷史研究。第二階段從1980年到2012年,是運河研究的發展階段,研究領域和內容日趨多樣化,水利及歷史地理學界研究運河本體者居多。第三階段從2012年大運河“申遺”成功至今,應用類的研究佔據更多的份額,運河學科理論逐步形成。

對大運河進行學術研究,可以進一步挖掘運河作為“一帶一路”連接點的作用,從國際視野出發,從社會發展、國家利益的角度討論運河的價值,為提高中國國際地位、構建未來的國際秩序提供歷史和理論支援;可以提升運河及其區域社會規劃與發展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可以突出運河人生活的特殊性價值和意義。

目前,大運河研究面臨的核心問題是,第一,作為國家策略與制度的大運河,如何影響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程。運河開挖、線路的改變、漕運、河工制度在不同時期的制定與變化,形成了中國社會怎樣的發展脈絡和整體趨勢。第二,作為溝通渠道的大運河,如何在經濟市場形成、商業模式建立、區域經濟發展及文化融合溝通等方面,促進中國古代社會特性的形成。第三,作為工具與文化符號的大運河,如何影響其流經的區域形成一套區域發展的內在運作機制、生活方式與社會文化,進而形成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的特質。

王健:江蘇省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非常重視,但在建設過程中,現有的大運河文化研究成果不足以支撐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的可持續性,傳承保護與發展利用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建設過程中的統籌協調能力與現實需要之間存在矛盾,建設的目標要求與具體實施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建設存在諸多不平衡性,直接制約著運河文化建設的整體推進速度和建設水準。

大運河文化帶在建設過程中,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大運河的歷史地位、精神研究,大運河與中國區域歷史發展重心的空間轉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國家發展戰略的關係研究,大運河文化遺産高品質保護問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如何實現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旅遊空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研究、多規合一、如何協調,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立法研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治理體系的探索建設,近代大運河研究,大運河運河航運地位及其未來走向等。

目前,對大運河文化的研究還存在如下問題,第一個是脫離運河本體談運河,或炒冷飯,常識性重復。為此,應該整合全部研究資源,展開協同創新。

第二個是基礎研究沒有受到重視,研究的不足導致在文件、報告、規劃、論文、宣傳、報道等方面的錯誤較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許多問題表面看是應用決策問題,但實際上都涉及到基礎研究,因為基礎研究是決策諮詢的根基所在。

第三個是對大運河文化帶研究的簡單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文化工程,牽涉到地理、資源、環保、交通、水利、文物、遺産、文化等許多基礎研究、綜合性的學科,其中的問題紛繁複雜又博大精深,不能作為一般的應用專題,必須建立團隊、集合專家學者做長期研究。

李金陵:全國共有2100多座古城鎮,其中281座正在打造。民生最重要,打造古城功在當代惠在後世,27億元打造的臺兒莊古城市值200多億,去年國慶一天就盈利1000萬,濟州古城如果打造成功能帶動五萬人就業。

由於濟寧沒有地理上的優勢,所以很多人提倡重新打造濟州古城。目前,濟州古城項目已開工建設,標誌著作為運河之都的濟寧,在保護、開發、利用運河文化資源上,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濟寧因運河而生、而興。建設濟州古城,打的就是運河文化的牌子,把運河水文章做好。濟州古城的水系建設不僅要與大運河連接起來,而且要打造通往運河河道沿岸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把濟州古城建成具有水運靈性的特色古城。

在濟州古城的建設上,建築樣式要融合南北,建築品質要立足高點,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力爭建造百年甚至千年運河古城,確保濟州古城成為一張聞名遐邇的名片。

濟州古城要搞好建設定位,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底蘊,豐富文化內涵,提高文化品位。為突出濟寧地方特色,要認真學習建築史料,品質是根本,倣古建築倣古要像古,確保建成有地方特色的濟州古城。

在生態層面上,濟州古城應體現出親水濱水的自然風情,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運河水文化成為具有識別性和認知感的重要標誌。

濟寧歷史文化悠久、名人輩出,在濟州古城應建一處歷史文化名人長廊,成為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高地,成為遊客駐足觀賞、汲取文化知識、學習古代聖賢的場所。

陳喜波:北京能夠成為首都,主要是因為佔據了重要的地理位置,處於東北、蒙古和中原三大地區交匯地帶,能夠同時通往蒙古高原、東北及中原地區。

北京對運河的需要並非因為首都,而是自古有之。從北京的位置來看,北京東南多是沼澤地,而且北京的水含鈣量高。同時北京還是軍事重地,打仗時要從山東將糧食海運到北京,所以北京古代需要運河。

從秦漢到北朝,北京是中國的邊疆防線。隋唐兩朝為了打高麗往北京運糧,再運到東北。遼金時代,來自山東和河南的糧食也主要通過運河運往北京。元明清時代,除了糧食之外,建設北京的各種物質也都是通過運河運抵北京的。

北京的運河文化主要分為四方面的內容:漕運碼頭、倉儲重地、發達商業和張家灣的客運碼頭。對於北京的運河文化,要立足漕運碼頭,展示其演變的歷史剖面,體現通州漕運碼頭的城市形象。倉儲重地則分為位於北京城的京倉和位於通州的通倉,承擔著北京的糧食和物質儲存。同時,北京明清乃至今天發達的商業,大運河是功不可沒的。在明代,大運河的暢通,使得全國的貨物源源不斷地流向北京,讓北京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市場。而作為客運碼頭的張家灣,不僅是運河的樞紐,還是京城的送別之地。

目前,北京擁有展現中華文明的三大歷史文化傑作,分別是北京城、萬里長城和大運河,而大運河則是體現中華文明的典型案例。因此,大運河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肖愛玲:春秋之前,運河更多是利用自然水道運輸、交通。春秋戰國時期,運河以疏浚自然河流為主,開鑿目的更多是軍事用途,曹魏和六朝所興修的運河與此類似。

秦、隋時期運河的修建增加了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因素,運河線路選址、開發技術有較大突破,被賦予政治、軍事色彩,經濟發展則為次要目的。

北宋、元明清各時期亦以漕糧為主,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為輔,運河開發區域、線路走向與中國古代都城空間及其空間演化基本一致,均有由東西向到南北向的發展態勢。

在世界文化遺産完整性保護原則下,不能人為地割裂運河文化的整體性及連續性,中國運河本應是一個整體,不應受行政區劃影響。因此,中國運河除了人工水道,還應當包含連接人工水道的自然水道。都城與運河緊密相連,都城中的運河文化要素以及運河沿線都城文化現象應該成為運河文化遺産的重要研究內容。

一部中國運河史是一部中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社會發展史,中國運河文化遺産的價值不單單體現在歷史、藝術、科學等方面,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生産力的發展進程。我們應當從運河文化遺産的物質結構、社會功能和視覺景觀三方面進行分析,探索維護其社會功能的方式、方法,以延續中國運河文化脈絡和精神傳統。為此,應當儘快建設中國運河歷史地理資訊平臺,深入挖掘中國歷代積聚而成的、豐富的運河文化遺産內涵,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

當然,歷史時期運河開鑿的目的和主要功能在當前已漸行漸遠,在保護運河歷史文化遺産過程中,應注意在發揮運河基本運輸功能的同時,結合新時代綠色生態環境、文化旅遊等需求,促進運河功能提升。

宋軍令:在大運河的沿線,分佈著大量的名鎮、名村。鄉愁文化應該是河南大運河沿線的重要文化、主要文化。大運河文化的本體應該是基層文化、群眾文化,而不是比較受關注的運河沿岸的大城市文化。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傳統文化鄉村振興和傳統村鎮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促進沿線地區鄉愁文化的振興,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

在過分強調城鎮化、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的今天,傳統村鎮的發展面臨著很大問題,調研數據表明傳統村落平均每年遞減7.3%,每天消亡1.6%,數據是令人觸目驚心的。

對於中華民族來説,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根基就在農村。傳統村落保留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因此,保護傳統村落迫在眉睫,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大運河建設帶動沿線地區發展的主要內容。

目前,河南大運河沿線傳統村鎮發展現狀呈現三個空白,一個是世界知名傳統村鎮旅遊目的地空白,第二個是鄉村文化復興示範點空白,第三個是中原鄉村文化集中展現地空白。

國家提出文化帶的三個定位:文化帶、旅遊帶和生態帶。結合河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我個人呼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務實,要接地氣,要有大量的現實載體去推動文化帶建設。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