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
         

廊坊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34:09 | 來源: 中國網綜合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廊坊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京都,東與津門交界,南接滄州,西和古城保定毗連,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環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稱。

自然、旅遊資源豐富 98%的區域為平原,土壤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地處海河流域,水系比較發達。地下蘊藏著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石灰岩、白雲石、硬鐵礬土等礦産資源,儲量豐富,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廊坊境內既有被譽為“地下長城”的宋遼古戰道、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廊坊大捷”等傳統旅遊資源,也有香河第一城、文明中華城、新世紀步行街、文化藝術中心等現代旅遊景觀。

廊坊市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沙,秋季秋高氣爽,冷熱適宜。氣溫:廊坊市年平均氣溫(1971-2000)為11.9℃。一月最冷,月平均氣溫為零下4.7℃;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6.2℃。

廊坊歷史悠久,早在西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聚居耕種,創造和延續著人類的文明。廊坊在春秋、戰國時為燕國封疆,秦時屬漁陽郡、廣陽郡、巨鹿郡,漢、三國時為幽州,唐時屬幽州、薊州、瀛州,宋、遼時屬河北東路、南京道,元時屬中書省,明時屬順天府,清時屬直隸。

廊坊歷史上出現過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傑出人物。有明王朝時期的劉六、劉七農民起義,清朝末年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取得戰略性勝利的廊坊大捷,民國時期的安平事件;在歷史人物有宋朝宰相呂端,西晉大文學家、政治家張華,元朝開國功臣史天澤,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張紹曾,聞名中外的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著名的京韻大鼓“白派”創始人白雲鵬等一大批優秀代表人物。

廊坊段大運河  

北運河在廊坊全境流程20.378公里,由香河縣王家擺鄉喬莊村西北入境後,南流在喬莊西北轉為東西向,在王指揮莊村北轉為西南東北向。上世紀70年代,北運河截彎取直,從北京市通縣楊洼至香河縣魯家務開挖新河,運河在魯家務村西北轉為東西向,村東北轉為南北向,再西北東南向,村東轉為東北西南向,將北運河、潮白河相連,河口在村東偏北,曲折蜿蜒,在東雙街村西南出香河境。廊坊段境內共發現王指揮莊清代寶慶寺、王家擺村墓群、孫家止務遺址、紅廟閘臺基、清乾隆石碑、運河青龍灣三角區、譚莊基地等遺存十余處。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