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歷史
         

隋、唐、宋大運河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54:32 | 來源: 大運河申遺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周、秦、兩漢時期是我國運河史的早期階段,當時雖在全國各地鑿成許多運河,但還沒有形成以骨幹運河為主的、全國性的運河網路,同時,對自然河道改造的程度也不深,水道比較淺澀彎曲,通航能力較差。隋、唐、宋的運河不同,鑿成了一批以都城為中心,通向全國一些主要經濟區的又長又深的大運河。

1、東連黃河的廣通渠

在我國歷史的早期,帝王們選擇自己的都城時,往往要把目光投向長安。因為它位於八百里秦川中心,土地肥沃;平原四週又有大山環抱,退可以守,進可以攻。就是因為這些原因,當隋文帝楊堅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後,也以長安作為這個統一王朝的都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蕩,關中經濟情況難以與盛極一時的西漢相比。西漢僅鄭白渠即可灌溉農田四萬多頃。魏晉南北朝時,這裡有許多灌溉工程因無暇維修而湮廢。因此,隋定都長安後,仰仗東糧西運的程度,遠遠超過西漢。這就決定了隋在立國不久,便著手穿鑿長安——黃河間的運糧渠道。

西漢時,因渭水運量很少,曾在長安黃河間鑿過一條名叫漕渠的運河。後來,因東漢定都洛陽,糧食西運任務大減,漕渠由於失修,不久報廢。隋朝只好重開新渠。隋開皇元年(西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鑿渠引渭水,經大興城(長安城)北,東至於潼關,漕運四百餘裏,關內賴之,名之曰富民渠”。(《隋書•郭衍傳》)富民渠雖發揮重要作用,但因倉促成渠,渠道淺窄,航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東糧西運的需要。隋開皇四年(西元584年),只好再次動工,加以改建。

這次改建,要求鑿得深寬順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種兩舟相並的船,體積大,容量多。《戰國策•楚策》説:“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要通航這樣大型重載的舫,渠道必須又深又寬。改建工程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大興城的設計者宇文愷主持。動工之前,他先派“工匠巡歷渠道,觀地形之宜”(《隋書•食貨志》),以便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將渠道佈置得更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至潼關,長300余裏,命名為廣通渠。

廣通渠的運量大大超過舊渠,對緩和關中糧食的緊張情況,有重要作用。隋開皇五年(西元585年),關中大旱,但是無災。當時所以旱而無饑荒之災,與發放300多萬石廣通倉的糧食有關。廣通倉在廣通渠旁的華州(今華縣),這裡的糧食,就是沿廣通渠從東方運來的。

從潼關以東運糧入關,廣通渠以下一段水路是黃河。黃河有三門砥柱之險,砥柱為兩個石島,兀立河心,堵塞航道,形成神門、鬼門、人門三條險道,神、鬼二門無法通舟,人門雖可勉強航行,但風險很大,經常船沉人亡。

三門砥柱是當時東糧西運的“瓶頸”。於是,又有隋開皇十五年(西元595年),下令“鑿砥柱”。不過,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鑿砥柱”的工程很少進展,只好半途而廢。

2溝通河淮的通濟渠

隋初定都長安。西元604年,楊廣殺其父隋文帝奪取皇位,他便是歷史上以驕奢著稱的隋煬帝。他認為關中與山東、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遠,“兵不赴急”,應將都城東遷,於是立即下詔營建東都洛陽。接著,又陸續發令穿鑿以東都為中心、通向江淮、河北等地的大運河,以加強對這些主要經濟區的聯繫和控制。

最先穿鑿的是通濟渠,鑿于隋煬帝大業元年(西元605年)。通濟渠可分西、中、東三段。西段以東都洛陽為起點,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在舊有渠道陽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到洛口與黃河會合。由於古陽渠又稱通濟渠,人們就把這一名稱由西段擴大到了中段和東段。中段以黃河邊上的板渚(河南滎陽西部)為起點,引黃河水作水源,向東到浚儀(河南開封市)。這一段原是汴渠上游,隋朝加以浚深和拓寬。浚儀以下,與汴渠分流,東南走向,經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永城、夏丘(今安徽泗縣)等地,到睢眙注入淮水。這是東段,多由自然水道拓展而成。

當時,浚儀以下所以不再利用汴河舊道而另開新渠,與如下一些因素有關。汴河東段的位置偏北偏東,隋煬帝南巡江都,南糧北運進京,都過於繞遠。況且從汴河入淮,必須取道泗水,而泗水航道曲折,又有徐州洪、呂梁洪之險,二洪“懸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水經注•泗水注》),經常翻舟,航行很不安全。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浚儀到睢眙,地勢比較平緩,河床比降適度;同時,經此而接邗溝,與經汴相比,航程也縮短許多。再加上當時河淮之間經濟比較發達,是全國戶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為加強東都與這裡的聯繫,也需鑿渠穿行這裡。

通濟渠三段全長近2000里。它不僅渠道長,而且因為要航行皇帝的龍舟,龍舟長200尺,上建四層重殿,高45尺,所以必須鑿得又寬又深。深度多少,不見記載,寬度規定為40步。隋朝一步六尺,即渠寬為240尺,隋朝共有190郡,每郡管轄若干個縣。其中只有44郡的轄縣縣平均戶口在萬戶以上,而河、淮之間即有九郡(河南、滎陽、梁郡、譙郡、彭城、潁川、淮陽、汝南、汝陰等),可見這裡戶口的密集程度。

宛如一條大河。此外,通濟渠還有一批附屬工程,如夾渠修築平整的禦道,以便數十萬縴夫和軍隊行走;沿途修建數十座離宮,以便皇帝和后妃休息整個工程由尚書右丞皇甫議負責,“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資治通鑒•隋紀四》)服役。大業元年(西元605年)三月動工,到八月便交付使用。當時隋煬帝立刻從洛口登上龍舟,帶著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幾千艘舳艫[zhúlú逐盧],浩浩蕩蕩,南巡江都。

通濟渠工程浩大,施工時間僅用半年,可以説是古今中外運河史上的奇跡,它反映了我們祖先無與倫比的創造力。當然,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驚人的,由於鑿渠和造船勞累過度,據《隋書•煬帝紀》載,“役丁死者十四五”,即約有40—50萬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通濟渠鑿成後,它與邗溝便成為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動脈,南來北往的舟楫多走這一水道。特別是它對南糧北運,意義更為重大。隋煬帝在洛陽周圍建有許多大型糧倉,如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回洛倉、河陽倉、含嘉倉等,這些倉城都儲有大量糧食,其中洛口、回洛兩倉,即多達2600多萬石,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便是經通濟渠從江淮一帶運來的。

3、山陽瀆和江南河

山陽瀆即古邗溝,它南起邗城,北到山陽縣(今江蘇淮安)。邗溝初鑿于春秋末年吳國,當時出於戰爭的臨時需要,工程因陋就簡,水道曲折淺澀,只通小舟,不通大船。後來,人們對它進行多次改造。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是東漢末廣陵(治所在今揚州市)太守陳登的改道,由樊梁湖往北,直至淮安入淮,改變過去繞道博芝、射陽兩湖的曲折線路。這一改變奠定了後來邗溝的基本格局。隋文帝從伐陳的需要出發,又對部分渠道作了調整,將入淮水口由淤淺了的末口改到山陽。不過當時由於軍事行動立即開始,來不及改造全渠。

隋煬帝為了提高山陽瀆的航運能力,與通濟渠配套,對這條古運河作了較為徹底的治理。在鑿通濟渠的同時,即大業元年(西元605年),他又徵調淮南10余萬人投入這一工程。當時除了按照通濟渠的標準,浚深加寬渠道,修築道路、離宮外,又穿鑿了新的入江渠口。由於長江沙洲的淤漲,原來山陽瀆的入江渠口堵塞嚴重。這次擴建,便將南段折而向西,開了幾十里的新渠,使其從揚子(江蘇儀征東南)入江。這就是隋唐時期著名長江渡口揚子津。山陽瀆經過這次改造後,全線暢通無阻,像龍舟那樣的龐然大物,也可進退自如了。

在建成通濟渠和山陽瀆後的第六年,隋煬帝又下令拓展江南河。春秋末年,太湖流域已有運河。秦始皇建立了統一國家以後,為了加強對吳中地區的控制,也為了東巡會稽(治所在今江蘇蘇州市,轄地有今蘇南及浙江中北部)的需要,在春秋古運河的基礎上加以擴建,溝通了北起丹徒(治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東南丹徒鎮),中經會稽郡治,南到錢塘(浙江杭州市)的水道。這應是後來江南河的雛形。據説丹徒的得名,就是因為當時有3000赭衣囚徒在此參加治河的緣故。丹徒、曲阿(治所在今江蘇丹陽市)位於太湖流域西北部,這裡的地勢比附近其他地方稍高,因而從此經過的這段運道,河床偏高,河水不足,行船不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三國、東晉時期,曾一再在此施工,如吳國疏浚丹徒——曲阿間的河床,以改善這裡的航道;東晉于京口(鎮江市)築丁卯埭帶,以控制河水泄入長江等。

在上述基礎上,隋煬帝擴建了江南河。《資治通鑒•隋紀四》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八百餘裏,廣十余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這裡的會稽,當指今浙江省紹興市境內的會稽山,相傳大禹曾會諸侯於此,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曾登此山“望于南海”(實指今東海),好大喜功的隋煬帝,大概也要傚法大禹、秦皇的故事。不過隋煬帝登會稽的目的並未達到,因為下令穿鑿不久,就被高麗戰爭和農民起義所困,再也無暇南渡長江了。但江南河的拓展,大大地推進了太湖流域航運的發展,也加強了與江、淮等地的聯繫。

江南河至今仍是太湖流域的黃金水道。

4、北通涿郡的永濟渠

在隋朝,今河南省東北部、山西省東南部和河北省大部,是又一個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地區,這個區域當時有戶200多萬,在全國900多萬戶中,幾乎佔了1/4。隋朝推行租庸調製,按戶、丁徵收粟帛,徵發勞力,戶多丁多,上調的粟帛等也多。這就需要有一條糧帛南運進京的水道。隋煬帝著意開拓邊疆,積極準備用兵遼東,他以涿郡(今北京市)作為徵遼基地,要將大量的軍用物資和軍事人員北運,也需要有一條從東都到涿郡的軍需供應線。自東漢末年,曹操穿鑿河北五渠後,那裏雖然形成一條縱貫南北的水道,但它以自然河道為主,深淺不一,航路不暢,難以適應隋朝經濟、政治、軍事的需要。於是,隋煬帝在完成通濟渠和山陽瀆之後,決定在黃河以北,在曹氏舊有水道的基礎上,拓展一條航運能力較大的運河,這就是穿永濟渠。

永濟渠

永濟渠

大業四年(西元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當初曹操發展河北水運時,白溝的渠首工程是“遏淇水入白溝”。隋煬帝的新渠與曹操舊渠相比,埭是橫截河渠上的建築,用以防止河水流失,調整水面比降,提高航道水深等。三國始有關於埭的記載。

大業六年十二月,已是西元 611年初春。因此,江南河的穿鑿應繫於西元611年,而不能繫於西元610年。

有兩個重大改進。一是沁水源遠流長,淇水無法與之相比,因此,新渠的水源遠比舊渠豐沛。這是新渠航道遠比舊渠通暢的基本因素。二是舊渠在白溝、黃河之間築有枋堰,由溝入河或由河入溝,舟船都必須盤壩或換船,這就大大降低了通航能力。新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表明渠口建有分水工程,舟楫可以直接出入河渠,無須換船或盤壩,這就大大提高了通航能力。

永濟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處,北到衛縣(治所在今河南浚縣西)。這是當時新鑿的渠道。衛縣以下經館陶、東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與沽河會合。這是中段,它以曹操時的故道為基礎,擴展成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今北京市)為北段,係改造兩條自然河道而成。一條是古潞河下游,它位於今天津市和武清縣間。另一條是桑幹水(今永定河)下游,當時它位於今武清縣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運河共長1900里左右,大體説與通濟渠相當。這也是一條歷時很短、不到一年便完工的運河。它的寬度雖然不及通濟渠,但運輸能力很強並且也可航行龐大的龍舟。大業七年(西元611年),隋煬帝伐遼東,當時他就是乘龍舟到達涿郡的。伐遼東出動軍隊100多萬人,後勤供輸極大,主要就是沿這條水道北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河、永濟渠,雖然是五條運河,但由於它們的規格大體一致,組成了一個由長安—洛陽兩都為中軸、成扇形、東南通余杭、東北到涿郡的完整的運河網,實為一條運河的五個組成部分。這個運河網把我國當時經濟、政治、文化最發達的區域緊密地聯在一起,對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繁榮,都有難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因為如此,隋煬帝興建這些工程,雖然多從他本人需要出發,並給當時廣大群眾造成嚴重災難,但後人還是給予很高的評價。唐末著名詩人皮日休便是這樣認為的,在《汴河懷古》中説:“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龍舟水殿事,與禹論功不較多。”

5、唐朝的運河工程

唐朝的運河建設,主要是維修、完善隋朝建立的這一大型運河體系。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運河的作用,對舊有的漕運制度,還作了重要改革。

隋文帝時穿鑿的廣通渠,原是長安的主要糧道。當隋煬帝將政治中心由長安東移洛陽後,廣通渠失修,逐漸淤廢。唐朝定都長安,起初因為國用比較節省,東糧西運的數量不大,年約幾十萬石,渭水尚可勉強承擔運糧任務。後來,京師用糧不斷增加,嚴重到了因為供不應求,皇帝只好率領百官、軍隊東到洛陽就食的地步。特別是武則天在位期間,幾乎全在洛陽處理政務。

於是,有天寶元年(西元742年)重開廣通渠的工程。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韋堅主持。當時在咸陽附近的渭水河床上修建興成堰,引渭水為新渠的主要水源。同時,又將源自南山的灃水、浐水也攔入渠中,作為補充水源。漕渠東到潼關西面的永豐倉與渭水會合,長300多裏。漕渠的航運能力較大,渠成當年(開元二年),即“漕山東(崤山以東)粟四百萬石”。

將山東粟米漕運入關,還須改善另一水道的航運條件,即解決黃河運道中三門砥柱對糧船的威脅問題。這段河道水勢湍急,溯河西進,一船糧食往往要數百人拉縴;而且暗礁四伏,過往船隻,觸礁失事幾近一半。為了避開這段艱險的航道,差不多與重開長安、渭口間的漕渠同時,陜郡(治所在今三門峽市西舊陜縣)太守李齊物組織力量,在三門山北側的岩石上施工,準備鑿出一條新的航道,以取代舊航道。經過一年左右的努力,雖然鑿出了一條名叫開元新河的水道,但因當地石質堅硬,河床的深度沒有鑿夠,只能在黃河大水時可以通航,平時不起作用。三門險道問題遠未解決。

通濟渠和永濟渠是隋朝興建的兩條最重要的航道。為了發揮這兩條運河的作用,唐朝對它們也作了一些改造和擴充。隋朝的通濟渠,唐朝稱汴河。唐在汴州(今開封市)東面鑿了一條水道,名叫湛渠,接通了另一水道白馬溝,而白馬溝下通濟水,這樣,便將濟水納入汴河系統,使齊、魯一帶大部分郡縣的租、調,也可循汴水西運。唐對永濟渠的改造,主要有以下兩個工程。一是擴展運輸量較大的南段,將渠道加寬到17丈,浚深到24尺,使航道更為通暢。二是在永濟渠兩側鑿了一批新支渠,如清河郡的張甲河,滄州的無棣河等,以深入糧區,充分發揮永濟渠的作用。

對唐朝政府來説,大運河的主要作用是運輸各地糧帛進京。為了發揮這一功能,唐後期對漕運制度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唐前期,南方租調由當地富戶負責,沿江水、沿運河直送洛口,然後政府再由洛口轉輸入京。這種漕運制度,由於富戶多方設法逃避,沿途無必要的保護,再加上每一舟船很難適應江、汴(泛指運河)河的不同水情,因此問題很多。如運期長,從揚州到洛口,歷時長達九個月。又如事故多、損耗大,每年有大批舟船沉沒,糧食損失高達20%左右,等等。安史之亂後,這些問題更為突出。於是,廣德元年(西元763年)開始,劉晏對漕運制度進行改革,用分段運輸代替直運。

規定:江船不入汴,江船之運積揚州;汴船不入河,汴船之運積河陰(鄭州市西北);河船不入渭,河船之運積渭口;渭船之運入太倉。承運工作也雇專人承擔,並組織起來,10船為一綱,沿途派兵護送等。分段運送,效率大大提高,自揚州至長安40天可達,損耗也大幅度下降。

除漕運租、調外,大運河還大大促進了沿線許多商業城市的繁榮。如揚楚運河(即隋朝的山陽瀆)南端的揚州和北端的楚州(治所在山陽縣,今為淮安市),汴河上的汴州(今開封市)和宋州(今商丘市),永濟渠上的涿郡等。揚州因為位於揚楚運河與長江的會合處,公私舟船,南來北往,都要經過這裡,是南北商人的集中地,南北百貨的集散處。它“十里長街井市連”,在全國州一級的城市中,位列第一,超過成都和廣州,人稱“揚一益二”。汴州位於汴河北段,經過濟水,東通齊魯;經永濟渠,北聯幽冀;經黃河,

可達秦晉,迅速發展成為黃河中下游的大都會。後來,梁、晉、漢、周、北宋五代都建都於此,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水運方便的繁華城

6、宋朝運河新體系

梁、晉、漢、周、北宋都定都汴州,稱汴京。北宋歷時較長,為進一步密切京師與全國各地經濟、政治聯繫,修建了一批向四方輻射的運河,形成新的運河體系。它以汴河為骨幹,包括廣濟河、金水河、惠民河,合稱汴京四渠。並通過四渠,向南溝通了淮水、揚楚運河、長江、江南河等,向北溝通了濟水、黃河、衛河(其前身為永濟渠,但南端已東移至衛州境內)。

五代時,北方政局動蕩,頻繁更換朝代,在短短的53年中,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週五個朝代,對農業生産影響很大。而南方政局比較穩定,農業生産持續發展。北宋時,政府對南糧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提高。汴河是北宋南糧北運的最主要水道。汴京每年調入的糧食高達600萬石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取道汴河的南糧。因此,北宋政府特別重視這條水道的維修和治理。例如淳化二年(西元991年)汴河決口,宋太宗強調説:“東京(宋以汴京為東京,洛陽為西京)養甲兵數十萬,居民百萬家,天下轉漕,仰給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顧。”他率領百官,一起參加堵口。

不過,為了這條運道的暢通,北宋付出的代價也是十分巨大的。汴河以黃河水為水源,而河水多沙,自隋經唐到宋,經幾百年的沉積,河床已經高出地面,汴河極易潰堤成災。北宋政府深知汴水無情,治汴工程絲毫不敢放鬆。它組建了一支維修專業隊,負責平時汴河的維修和養護汴河大汛,則立即出動禁軍防汛。大修時,發動沿河百姓參加。為了鞏固堤防和利用汴水沖刷河中積沙,它在汴河兩岸下了600里木柱排樁,將汴河束窄到可以衝沙的地步,開了後來“束水攻沙”的先河。

惠民河是經北宋初年多次動工修建的一條運河,分為上下兩段。上段以蔡河(已湮)支流潩[yì異]水(澮河)為水源,開渠將它引向京師。下段自汴京南下,改造蔡河干流而成。惠民河的重要性僅次於汴河,淮水流域的大部分稅糧,可從此河調入京師。廣濟河因河寬五丈左右,又五丈河。其前身是唐朝開的湛渠,下接白馬溝和濟水,可通齊魯之運,也可分泄汴河的洪水。北宋對它進行多次治理,在漕運中也佔有重要地位。金水河是北宋初年新鑿的一條河道,它以鄭州、滎陽間的幾條小水,如京水、索水、須水等為太平興國六年(西元981年),經四渠調入汴京的糧食共550萬石,其中400萬石取道汴河,約佔72%。治平二年(西元1065年),調入汴京糧食共676萬石,其中575萬石取道汴河,約佔82%。汴河南接揚楚運河,糧食多從南方轉運而來。

水源,鑿渠向東到汴京。它除了給廣濟河補充水源外(從汴渠上架槽通過),還為京師提供較為清澈的生活用水。除汴京四渠外,為了改善漕運,北宋又分別在江淮和江漢間,也進行運河建設。

揚楚運河是“汴渠之首”,它南接江南運河。這三條運河構成了北宋政府的主要糧道,即江南運河將主要産糧區太湖流域的稅糧運出,然後經揚楚運河、汴渠入京。江南運河的航道基本上良好,無須大修。但揚楚運河及揚楚運河與汴渠之間的航道,都需要作較大的改進。原來汴渠與揚楚運河並不直接相通,由揚入汴,舟船還要走一段較長的淮河河道,而這段河道灘多水急,常常損壞漕舟。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北宋前期,先後進行三次施工,傍這段淮河的南岸,從楚州北面的末口,到盱眙東北的龜山鎮,鑿了長約150里的運河,避開了這段險灘。揚楚運河的突出問題是水枯河淺,不便大船通航。水道西部的洪水威脅也很嚴重,經常衝斷航道。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宋在高郵湖北築了一條比較堅固的、長達200里的石堤,以保護航道,並在堤上設置10座石閘,進行有控制的排水。在真州(治所在今江蘇儀徵縣)、揚州等地,利用當地自然湖泊,改造成為運河的水櫃,以接濟運河用水。

除太湖流域是北宋的主要産糧區外,四川和兩湖的農業生産,也佔有一定地位。如何調運這些地區的稅糧入京,也是北宋統治者需要解決的問題。繞道揚、汴,路程太遠;從襄樊陸運,效果太差。經過醞釀,北宋統治者決定穿鑿第二條江淮運河。按照計劃,這條水道西起江陵,鑿渠向東,經潛江境與漢水會合。下一段是利用漢水及其支流白河兩條自然水道。白河與淮水支流澧水很近,如果在這兩水間再鑿一條運河,江船便可循淮水另一支流蔡河直達汴京城下了。這一工程只完成了一部分,即江陵——漢水之間的渠道鑿通了,使江、漢之間的水運“大為利便”。但白、澧之間因為地勢稍高,經過兩次施工,只能做到通水,而不能通船,功虧一簣。今天,人們掌握了建造高壩技術,可以將白河的水位提得很高,這裡便不再成為通水通航的障礙了。計劃中南水北調的中線工程,其中有一段就取道於此。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