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歷史
         

大運河“棄弓走弦”之謎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54:48 | 來源: 大運河“棄弓走弦”之謎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翻開中國古代史地圖,你會發現,黃河,這條哺育中國大地的母親河一再的“變臉”,一會兒從渤海灣直灌入海,一會兒又向黃海灣高蹈而去。並且一再的“出爾反爾”,而它的變臉又與另一條河流的命運息息相關,它就是中國大地上唯一一條南北走向的人工造河——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歷來是歷朝統治者的大手筆,它的繁榮與興衰跟當朝政府和黃河河道的自然變遷有著莫大的關係。13世紀,我們的母親河又一次變臉,這次變臉將中國運河史截然分作了兩部分。從另一個方面講,它也是即將南北走向的京杭大運河出現的命運揭開了序幕。

在此之前,中國的政治中心一直在中原地帶,運河從長安,經洛陽到開封,自此分叉:北走北京(涿郡、幽州、大都),南走蘇杭;因此,長安、北京和杭州三地,組成中國大地上的一個巨大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以運河河道為邊。行走在上面的是滿載帝國糧食和朝貢之物的漕船。因此,這條運河也就不再是一條由簡單的線條,而是一條由帝國的經濟和政治命脈編織而成的一條十分特殊的幾何線條。而這時,母親河還是像丘比特之箭,穿過這個等邊三角形(幾乎是)直射入偏北的渤海灣。稍後她就把自己的標的改為黃海了。

歷史中,冷兵器時代這種強有力的殺傷性武器——“弓”——在中國地圖上也硬生生的留下了一個強有力烙印。那就是京杭大運河的“棄弓走弦”。它同樣代表了“弓”的這種穿透意識。所以也有人把這個京杭大運河這個“三角形”譽為元朝統治者的“彎弓”。北京(大都)-洛陽-杭州為弓,一個滿弓;北京-杭州為弦。

在這條南北走向的“弦”上,大都是運糧河。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的全線打通,歷時30多年,自此,為這條3000里南北大運河奠定了當下京杭大運河的輪廓。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89公里,沿途經過18個城市,就是以元運河為基礎的。

13世紀的運河為什麼要棄弓走弦呢?前面已經稍稍提到,主要是兩個“遷徙”。第一個遷徙就是“黃河南徙”,由渤海遷徙入黃海灣。但這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造成大運河棄弓走弦的另一個遷徙,即中國政治中心由中原遷徙到北方,元建都北京(大都)。假如政治中心仍然在長安的話,估計大運河的走向還是原來的樣子。

繼長城之後,京杭大運河加入了申遺行列。在世人的眼中,京杭大運河和長城是中國歷史上的雙璧。一為陸地長城,一為水上長城。一個是死的歷史,一個是活的歷史。她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不單單是統治者的大手筆,更是所有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其現實意義也在於體現和舉升大運河的這種國家形象,一個崛起的文明大國的形象。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