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從永濟渠到禦河的演變
衛河,春秋時因衛地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溝、永濟渠、禦河演變而來的。
衛河發源於太行山南麓,合河以下幹流長283公里。流經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浚縣、滑縣、湯陰、內黃、清豐、南樂,河北省魏縣、大名,山東省冠縣,于徐萬倉處與漳河匯流。流域面積15830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區,面積6280平方公里,東南部平原,面積901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淇河、湯河、安陽河等,呈梳齒狀分佈于幹流左岸,源短流急,洪水突發性強。幹流彎曲,河槽窄深,是一條蜿蜒型河道。
衛河歷史悠久,淇門以下衛河前身為白溝,係黃河故道。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溝,發展航運,基本形成了今天衛河的態勢。
隋朝統一中國後,為使政治文化中心的北方與經濟發達的南方緊密聯繫起來,以滿足軍事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隋煬帝在完成通濟渠、山陽瀆之後,又決定在黃河以北再開一條運河,即永濟渠。大業四年(西元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永濟渠也可分為兩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經今新鄉、汲縣、滑縣、內黃(以上屬河南省)、魏縣、大名、館陶、臨西、清河(以上屬河北)、武城、德州(以上屬山東)、吳橋、東光、南皮、滄縣、青縣(以上屬河北),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經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達涿郡(今北京市境)。
南北兩段都是當年完成。永濟渠與通濟渠一樣,也是一條又寬又深的運河,據載全長1900多裏。深度多少,雖不見文字,但大體上説,與通濟渠相當,因為它也是一條可通龍舟的運河。大業七年(西元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全程4000多裏,僅用了50多天,足見其通航能力之大。隋唐兩代成為永濟渠,宋代稱禦河,其治理均旨在發展漕運,直到清光緒年間,從衛河水運可直達天津海河。明清兩代,“凡漕糧入津、蘆鹽入汴,率由此道”。衛河上下,船桅如林,航運繁忙。北京城內所需物資,除江南海運或運河漕運之外,多由黃河漕運轉淇門入衛河抵京,衛河對我國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今天除衛河、南運河佔壓的原禦河地段外,地表已很難發現永濟渠的蹤跡,現衛河和南運河北段仍為地上河,內黃至德州之間有大片沙崗和沙淤地,這是北宋以來黃河洪流氾濫留下的,也是永濟渠淤沒的主要原因。
歷史上衛河泄流緩慢,堤防殘破不堪,洪澇災害頻繁。1949年後,對衛河進行了多次治理和疏浚。其中1978-1983年衛河干流擴大治理後,現衛河汛內溝口以下行洪流量達2000-2500秒立方米,排澇流量700-1000秒立方米,比解放初期行洪能力提高了兩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