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國際
         

大橋橫跨東西 運河連通友誼——巴拿馬運河四橋開工記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31:02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蘇津 高春雨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新華社巴拿馬城12月4日電 通訊:大橋橫跨東西 運河連通友誼——巴拿馬運河四橋開工記

新華社記者蘇津 高春雨

藍天、白雲、青山、碧水。在巴拿馬運河旁徜徉,便能將此番美景盡收眼底。從空中俯瞰,運河就像一條銀鏈,橫臥青山間,將太平洋和大西洋連通。

在這條運河入海口,卻顯現出與詩情畫意大相徑庭的場景——塔吊林立,集裝箱堆積如山,一艘艘巨輪停在碼頭等待卸貨裝貨,一輛輛卡車穿梭往來將貨物運往四面八方。

巴拿馬運河,這條承載全球近6%貿易量的“黃金水道”,將靜謐與繁忙交織在一起。

4日上午,在太平洋入海口附近的巴拿馬海事大學,一件可以載入運河史冊的大事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巴拿馬運河四橋開工儀式正在舉行,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營體從巴拿馬總統巴雷拉手中接過開工令,這標誌著四橋正式開工。一座現代化橋梁將橫跨運河,為年輕而古老的中巴關係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説年輕,是因為兩國建交至今僅一年半;説古老,首批華人抵達巴拿馬參與修鐵路、挖運河的歷史可追溯至160多年前。儀式上,巴雷拉談及華人參與巴拿馬建設的歷程,肯定了這一群體對這個中美洲國家作出的貢獻。

“運河四橋‘架’起來的不僅僅是橋柱和鋼索,更是中巴友誼的民心與信心;‘通’起來的不僅僅是交通和物流,更是兩國發展的機遇與繁榮。”中國交建董事長劉起濤在致辭中説。

據介紹,巴拿馬運河四橋按雙塔雙索面鋼斜拉橋設計,主橋長1010米,其中跨運河主跨長510米,凈空75米;東西兩側各有引橋及各8座互通立交橋。這座大橋設計為公路鐵路兩用橋,雙向6車道,中間為規劃中的巴拿馬城地鐵3號線預留空間,橋面寬度51米,設計使用壽命100年。

巴拿馬運河四橋是到目前為止中企在巴拿馬的最大公共工程項目,合同總金額達15.2億美元,預計2023年竣工。5年後,一座技術領先、綠色環保的高標準大橋將在太平洋一側橫跨運河兩岸,為推進巴拿馬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長基哈諾表示,運河四橋能緩解東西兩岸間越來越繁忙的交通。“這座橋梁由中企承建,就是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實例。”他認為,中巴在這方面的合作潛力巨大。他還透露,運河管理局在運河畔預留出了1200多公頃的土地,用於興建物流園區。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巴拿馬第二大貿易夥伴和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中國企業也積極參與巴拿馬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2016年6月26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巴拿馬”號貨輪成為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完工後通行的第一艘船舶;中國港灣先後承建巴拿馬科隆港一碼頭擴建項目和巴拿馬一郵輪碼頭項目;嵐橋集團承建的科隆瑪島港擴建項目也于2017年開工;中建則先後承建巴拿馬政府“希望之城”安居項目、巴拿馬國際會展中心和巴拿馬城公交樞紐等基建項目。

隨著中巴合作不斷深化,運河作為兩國關係紐帶的作用將不斷加強,雙方也將從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文合作交流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勤勞智慧的兩國人民將繼續書寫中國和巴拿馬運河故事的嶄新篇章。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