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聊城,春秋時期曾稱聊邑故名,一説因古有聊河而得名。聊城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聊城市總面積8714平方千米。聊城市位於北緯35º 47’~37 º02’和東經115º 16’~116 º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38個,約有6.73萬人。市境地處黃河衝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每人平均耕地面積1.49畝。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
聊城段運河
聊城因水而興盛四百餘年。當時運河漕運發達,經濟昌盛,文化繁榮。這裡“舟輯如雲,帆檣蔽日”,被譽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在此交匯,人文資源獨具特色,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跡有400多處。
清代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創辦的海源閣,藏書之珍貴豐富名聞天下。中外讀者比較熟悉的《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遊記》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許多故事都發生在聊城。優秀的人文環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唐初名相馬周、哲學家呂才、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明代文學家謝榛、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義學正”武訓、抗日名將張自忠、國畫大師李苦禪、國學泰斗季羨林等,都是聊城人。》、《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遊記》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許多故事都發生在聊城。優秀的人文環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唐初名相馬周、哲學家呂才、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明代文學家謝榛、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義學正”武訓、抗日名將張自忠、國畫大師李苦禪、國學泰斗季羨林等,都是聊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