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揭牌成立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16:25 | 來源: 無錫市委宣傳部 | 作者: 高美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千里運河攜夢來,江南盛地續傳奇。9月11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暨無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揭牌成立。市委書記李小敏,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院長夏錦文,共同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揭牌。市長黃欽、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慶葆為無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揭牌。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陳愛蓓,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袁飛,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民陽出席成立大會。

根據省、市委有關要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依託江南大學,成立無錫分院暨無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旨在統籌整合大運河無錫段沿線歷史文化資源,全面推進大運河無錫段的生態、文化、旅遊建設,力爭成為大運河江蘇段乃至全國的樣板區和示範段。

開放型的研究基地和産學研協同平臺,是無錫分院的定位。據悉,分院將立足無錫、輻射全國、面向世界,集研究、轉化、推廣和交流等功能于一體,充分整合我市各方研究資源,打通部門和城鄉之間界限,打造共建共用的無錫運河歷史文化文獻資料庫和數據庫;多方聯動,組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專家團隊,在理論研究、品牌策劃、數據庫建設、咨政建言、交流共用等方面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智力支援。同時,舉辦高水準高層次的文化交流、學術會議、論壇沙龍和品牌傳播活動,強化“政、産、學、研、金、文”跨界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研究成果轉化。無錫分院下設10個研究中心,開展各項專題研究。

夏錦文在講話中希望無錫分院用好大運河資源、傳承大運河文化、講好大運河故事,為推動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提供“無錫方案”、貢獻“無錫智慧”。要敢擔使命、矢志創新,既主動對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積極為地方發展服務,又注重大運河文化研究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凝聚強大精神動力;要融匯眾智、做出特色,在組織建設中不斷整合食品、環境、設計、藝術、新媒體等多個專業領域的研究力量,加快建設多學科互動、聯動、互補的高水準研究團隊,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創新性、探索性、引領性的思想理論支撐;要對標高端、務實進取,樹立建設一流智庫的戰略目標,不斷創新和完善人才匯聚、資源整合、評價獎勵、成果轉化和日常管理機制,努力建設運作規範、成果突出、影響廣泛的高水準新型智庫,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貢獻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睿智之言和務實之策。

黃欽在致辭中表示,無錫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大運河孕育了無錫的文化特質,塑造了無錫的城市格局,成就了無錫的工商繁華。江南大學是無錫高等教育一張最亮麗的名片,此次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的大力支援下,依託江南大學綜合學科資源和優勢,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暨無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將有力推動運河文化研究,加快打造集研究、轉化、推廣、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開放性、協同式的研究平臺。希望研究院加強重點領域的課題研究,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努力推出一批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的決策諮詢成果,為無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援和智庫保障。(高美梅)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