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要聞 > 

大黃山駛上發展“快車道”

發表于:2024-01-26 09:35  作者:張理想 、夏勝為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汪影

大黃山,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的核心區,包括黃山、池州、宣城、安慶四市,自然山水冠絕天下,歷史人文璀璨奪目,旅遊資源潛力巨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建立全域聯動機制,開展業態融合創新,加快發展休閒度假、創意經濟、體育賽事、醫療康養、會展經濟、文化服務等高端服務業集群。大黃山,駛上發展“快車道”。

豐富旅遊業態 增加優質供給

黃山市是大黃山的龍頭,擁有黃山北站、歙縣北站、三陽站、黃山西站、黟縣站、祁門站6個高鐵(火車)站。非自駕的遊客只能通過旅遊大巴或計程車到達景區。但是,旅遊大巴的等待時間和車程耗時較長,乘坐計程車費用較高,遊客遊覽景區不夠便捷。

“如今,‘快旅慢遊’已經成為新時尚,黃山市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旅遊交通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我建議加快黃山市輕軌的建設。”省人大代表、“中國好人”李培生認為,黃山市地處長三角城市群腹地,接近上海、南京、杭州等重要旅遊客源市場,建設一套“快旅慢遊”的交通體系,能將黃山市的旅遊價值更大地發揮出來,進一步提升遊客的體驗感。

高品質旅遊,離不開優質供給。適應時代潮流發展和遊客需求變化,開發更多更潮的新業態新産品,成為旅遊業提檔升級的重要課題。致公黨安徽省委會建議,以國際化的標準重塑大黃山産品,以生態“高顏值”、文化“高品位”、發展“高素質”為特色,將自由旅行、詩意棲居與鄉村生産生活有機融合,打造辨識度高、主題形象佳的主客共用鄉村空間,營造世界級優質度假生態圈。

去年7月,合肥至黃山的首條低空旅遊航線開通,吸引眾多遊客嘗鮮。省政協委員哈達嫣建議,在新興産業基礎好、應用場景豐富的地區,開通短途運輸航線,開發低空遊覽、飛行體驗、航空運動等低空消費産品,打造“空中看安徽”旅遊品牌,促進通航飛起來、熱起來。

挖掘文化遺産 實現活態傳承

大黃山,人文與自然相得益彰。安慶的黃梅戲唱響四海,池州的儺戲歷史悠久,宣城、黃山的文房四寶工藝精湛……經歷歲月沉澱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寶貴的財富,更是旅遊開發得天獨厚的資源。

“我們要充分利用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産業,進一步提升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省人大代表、安慶再芬黃梅劇院青年團副團長吳美蓮建議,通過與藝術家、設計師合作,推出具有特色的文化創意産品,比如宏村可以開發含有白墻黛瓦元素的服裝、包等,既可以滿足遊客的購物需求,又能夠增加景區景點的文化吸引力。

徽州傳統村落是大黃山的亮麗名片,小橋流水人家成為多少人心心唸唸的夢裏田園。農工黨安徽省委會建議,加強徽州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從“遺産活化”視角利用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開發,要將傳統村落人們的原始生活情境展現出來,使其直觀化、場景化,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村落文化、傳統習俗等,借助一定的載體場景化。“遺産活化”利用視角下,要深入挖掘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元素,並加以藝術提升,構築其文化的核心吸引力。

民俗活動參與性強、趣味性高,是活躍旅遊氛圍、增加旅遊體驗的“催化劑”。大黃山區域的岳西燈會、九華山廟會,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吳美蓮説:“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活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節慶主題活動,不僅使傳統文化煥發新生,而且有利於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進一步拉動旅遊消費。”

加強品牌傳播 擦亮“金字招牌”

從黃山市的安徽國際文化旅遊節到宣城市的文房四寶文化旅遊節,從池州市的杏花村文化旅遊節到安慶市的中國黃梅戲藝術節,近年來,各地紅紅火火開展的節慶活動,持續增強大黃山文旅行銷氛圍,不斷擦亮大黃山的“金字招牌”。

“要大手筆策劃、大事件行銷,形成集聚效應,從而吸引更多遊客。”省政協委員江海表示,新媒體傳播不受地域限制,資訊表現形式新、傳播速度快、受眾規模大、傳播精度高,並且互動性強,是打造文化旅遊品牌與口碑效應的良好途徑。“可以精心策劃、精準行銷,甄別需求、定制服務,增強大黃山文化旅遊品牌力和影響力,提高景區景點人氣和熱度。”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以及短視頻的興起,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播來説,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吳美蓮説,打響大黃山品牌,可以以文化傳播為抓手,打造更貼近群眾的文化傳播平臺,尤其是面向年輕群體,推出更多他們喜聞樂見的新媒體産品。

致公黨安徽省委會建議,加大創意設計力度,推出代表大黃山的形象標誌、色彩體系和宣傳標語,在行銷推廣、國內外宣傳中,統一規範使用大黃山品牌識別系統,共同打響大黃山品牌。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