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鄉村振興 > 

涇縣: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助力鄉村産業發展

發表于:2023-08-24 16:46  作者:李希蒙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責任編輯:陳紫芊

如何“喚醒”農村“沉睡”土地資産,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

2020年,帶著上述問題,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主動到先發地區學習經驗,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的支援。

在涇縣雲嶺鎮建設村,有一座村委會的村辦窯廠,後因經營不善閒置,村裏也曾嘗試將場地出租給當地個體戶用於免燒磚製造和堆放。然而,多年租金收入仍舊寥寥,好好一塊場地成了典型的閒置、低效農村土地資産。

2021年4月,這塊閒置土地在涇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功拍賣,由安徽中執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320萬元競得。

這是安徽省宣城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初次嘗試。

現在,再來到已經建成投産的安徽中執輕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建築用鋁單板的生産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2020年底我們通過招商來到宣城,為了建廠選址看過許多地方,綜合考量後選擇落戶在雲嶺。”安徽中執輕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戴志芳説。

“土地成本較低,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關鍵是還能享受到涇縣經濟開發區的政策優勢,各個方面都非常滿意。”在戴志芳眼裏,公司選址這塊地可謂是撿到寶了。

在這塊佔地34.94畝的土地上,安徽中執輕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實現産值3000余萬元,為當地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還租用了一部分空置民房作為企業員工宿舍為當地人增收。

這下,曾經的閒置土地資源,一下“活”了起來。

“此次破冰,兼顧政府、集體、農民多方利益。對於激活農村土地資産、增加村級集體收入、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平等合理流動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利用科科長陳傑介紹説。

有了首次的經驗,接下來就是如何實現供地多樣化。

2021年9月,位於桃花潭鎮查濟村、前岸村,合計30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涇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了公開拍賣,安徽桃花潭壹境文化旅遊公司以824萬元競得,用於建設壹境文化交流中心一期項目。

涇縣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但大多數位於城鎮開發邊界外,按現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無法通過將集體土地徵收為國有建設用地來保障項目落地,同時文旅項目特點是項目規劃面積較大,但實際進行建設區域面積小而分散,如果按照項目規劃進行批地供地,導致資源極大浪費,不利於文旅項目後期發展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的規定。

該項目嚴格按照規劃差別化予以保障用地需求,對項目中建設區域按照入市方式進行分期點狀供應;對項目中不進行建設、不改變土地現狀集體林地由安徽桃花潭壹境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于2020年通過與村集體和承包農戶簽訂租賃協議;對佔用國有河道、河灘地及其他旅遊環境資源,在不進行建設、不改變土地現狀,不影響河道泄洪,且企業承諾對上述資源進行開放式管理、對周邊環境、河道進行修繕、維護和整合提升的前提下,由桃花潭鎮無償給予其臨時使用。

努力之下,成效顯著。

據項目負責人陳登明介紹,項目投資金額超2.8億元,規劃總用地面積600畝,建設用地 60畝,項目總建築面積46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接待遊客9萬人次,營業收入4950萬元。同時可以為村集體和承包戶取得約1700萬的租金收益,並促進桃花潭鎮全域旅遊發展,帶動查濟、前岸、厚岸等周邊村莊經濟及農戶産業發展。

手握寶貴的實踐經驗,2023年,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被自然資源部列入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地區。截至目前,該縣共完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37宗、536.56畝。有力保障24個工業、文旅項目落地,累計投資30億元,實現固定資産投資約20億元,增加農民收益3475萬元。

“在國家政策鼓勵先行先試的基礎上,涇縣積極穩妥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方式,通過盤活農村資源資産,培育鄉村産業發展內生動力,助力鄉村振興。”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楊尚飛説。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