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政策 > 

安徽:充分發揮綠色稅收制度激勵作用

發表于:2023-08-15 10:36  作者:湯超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汪影

安徽省稅務部門以全國生態日為契機,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等綠色稅收制度激勵作用,以環境保護稅為主體、多稅種為輔助,引導經營主體向“綠”而行、因“綠”而興,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産業結構轉型升級。

稅惠激勵企業轉型升級

八月驕陽似火,走進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鋼渣處理基地,原先露天翻渣、漫天黑灰的場景蕩然無存,現在每天産生的大量鋼渣在全封閉的大棚堆場裏被集中處理和深加工,實現了鋼渣綜合利用。這是馬鋼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實施綠色製造和清潔化生産而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環境保護稅的制定執行有助於引導我們這類重型工業企業提升污染治理效能。污染物排放逐年減少,環境保護稅隨之降低,形成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性迴圈。”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財務部部長邢群力説,公司每年的環保稅從初期的5949萬元下降到2492萬元,節省下來的稅費將繼續用於企業技術工藝升級及綠色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環境保護稅是綠色稅制的主體稅種,其“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不排不繳”的調節機制激勵著企業從“被動減排”到“主動治污”的轉變,自2018年環境保護稅開徵以來,馬鋼先後投入92.5億元用於193個項目的改造升級,于2022年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研發投入中針對節能減排項目比例不斷攀升,其中一部分投入來源正是稅收優惠。

近年來,環境保護稅、資源稅、耕地佔用稅、車船稅等多稅共治,鼓勵集約節約、綠色低碳的稅收優惠政策陸續推出,綠色稅收體系不斷發展完善,激勵著企業加快産業轉型升級,走上“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綠色發展之路。

“因達到減排標準,2022年度集團公司僅資源稅就享受稅收減免680萬元,這些資金投入到環保設備更新和環保技術升級,促進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胡千俊介紹,去年公司合併能源消耗為66.13萬噸標準煤,同比減少3.51%,萬元産值能耗同比下降9.37%,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 6.12%。在稅惠政策的支援鼓勵下,這家傳統資源型企業不斷轉變生産方式,轉變用能結構,逐步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産業體系,實現綠色環保與經濟發展的共贏。

精細服務讓辦稅更簡便

我省稅務部門創新開展“稅美江淮”綠色稅費直通服務,不斷優化服務舉措,將全面覆蓋與精準輔導、智慧填報與遠端幫辦有機結合,主動走訪調研、問需解難,推動稅收紅利直達快享,為企業綠色發展賦能添力。

“經開區稅務部門‘重點項目服務團隊’來企業持續提供‘一對一’包保服務,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為我們加速産品研發、擴大再生産增添了底氣。”蔚來汽車(安徽)有限公司財務副總裁曲玉表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政策紅利,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讓企業更加堅定地走好研發創新、綠色發展之路。

合肥市經開區稅務局以推進長三角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針對轄區內生態區、保稅區、集聚區、研創區等不同區域特徵,量身定制政策“大餐”和服務指南,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實現常規事項“提速辦”、複雜事項“便捷辦”、重大事項“集中辦”。

稅惠政策實,稅費服務更優。稅務部門在改進優惠政策辦理方式上也下足了功夫。

杉杉(蕪湖)服飾有限公司擁有完整的“産、織、染、裁、制”服裝生産線,因對生産過程中水污染物排放的嚴格控制,長期享受低標準排放環境保護稅優惠政策。

“現在申報即可享受,證明材料企業自行留存,享受優惠的方式越來越簡便了。”談及近年來申報辦理方式的變化,企業財務負責人汪妍感觸頗深,“除環保稅外,我們還需申報其他稅種。因為稅種多、申報屬期不同,之前每次都得逐個點開相應申報頁面,特別怕漏報、錯報。現在財産和行為稅合併申報後,多個稅種一張報表、一次申報、一次繳款、一張憑證。流程的優化,為我們綠色發展減輕了辦稅負擔。”

部門協作保護生態家園

綠色發展關乎經濟社會方方面面,需要匯集各部門合力、凝聚全社會共識。我省稅務部門建立和加強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多部門協作,深化部門間聯合管控、聯合激勵、聯合懲戒等協作治稅措施,綠色稅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日益顯現。

在宣城,當地稅務部門聯合政府、生態環境、金融等部門推出“綠稅貸”項目,以稅促綠、以綠換貸、以貸扶企。桑尼泰克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6月耗能節約約10%,相當於節約標準煤156.9噸,減少碳排放385.97噸,作為該市首批“綠稅貸”受益企業,通過節能減排獲得授信1000萬元。蚌埠市稅務局與安徽財經大學創建“稅務+高校”合作項目,開展綠色稅收理論聯學、課題聯研,聯合申報《“雙碳”目標下碳稅與碳交易協同機制設計及效應評估》課題,為當地生態綠色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良好的自然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是六安的亮眼生態成績單。走進六安市高新區城南工業園,污染物排放量遠低於環保標準的冷卻塔映入眼簾。六安市裕安區稅務局聯合當地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進企業、進園區、進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開展“面對面”“點對點”靶向宣傳輔導綠色稅收政策,“一站式”解答涉稅疑問。蕪湖市稅務局推動將環保稅主要污染物減排、節能新能源車輛車船稅減免以及資源稅減免等指標,列入市委市政府高品質發展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安徽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稅等綠色稅制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續開展“稅美江淮”綠色稅費直通服務,將稅費服務發展作用落到實處,在提升稅收治理能力、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持續發力,為安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厚植綠色底色。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