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省創新方式方法加強保護 讓古樹名木"老有所依"

發表于:2023-08-22 09:52  作者:湯超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古樹名木,具有很高的生態、科學、歷史和觀賞價值,是大自然留下的寶貴財富。

安徽省古樹名木眾多,古村落、古驛道、古祠堂等都能見到古樹的身影。據統計,安徽省目前共有古樹名木35154株,其中名木148株,一級古樹834株,二級古樹4314株,三級古樹29858株。近日,記者走訪部分市縣及有關部門,探訪當地如何創新舉措,守護好綠色“活化石”。

“一樹一策”制定保護方案

8月9日,在桐城中學校園內,有一棵“惜抱軒”銀杏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桐城市林業局工作人員正在查看古樹長勢併為其“體檢”。

據介紹,這棵古銀杏樹乃桐城派大師姚鼐親手所植,距今已有250多年,現為安徽省名木。

“在前期檢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銀杏樹存在樹體空洞腐爛、生長不良等問題,邀請了省級專家及時制定了救護方案。”桐城市林業局黨組成員、綠化辦主任黃武介紹。專家對銀杏樹地下進行了排水、施肥,改良土壤;對受損樹榦進行了填充修復,清腐碳化處理;對樹榦進行塗白,防治銀杏小卷蛾病蟲害。目前這株古樹長勢良好,保護修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桐城市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樹種有銀杏、圓柏、皂莢、楓香、玉蘭等近30個品種,古樹名木有154株。該市成立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導小組,制定《桐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對全市建檔的古樹名木編制了保護方案,同古樹名木所在單位和個人簽訂管護責任書,明確負責古樹名木日常管護工作,積極落實古樹名木保護經費。

“我們組織專家針對所有古樹編制了《一樹一策保護方案》,根據方案開展巡查、修復和保護工作。”黃武説。

為了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我省出臺了《安徽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對古樹名木認定、養護、管理、法律責任等都進行了規定。“我們按照屬地管理、分級保護的原則,建立了全省古樹名木電子檔案,詳細記錄樹齡、特徵、坐標定位、生長環境、生長情況等資訊,錄入全國古樹名木管理系統,並對納入名錄庫的古樹名木,全面開展掛牌保護。”省林業局生態處處長余本付説。

林長巡林確保古樹有人管

結合全省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建設,安徽省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所屬責任區林長職責,明確古樹名木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簽訂養護責任書,落實古樹名木的養護責任,對古樹名木的生長環境、保護現狀等進行動態監測和跟蹤管理、定期報告,保障古樹名木正常生長,切實做到棵棵有人管、株株有檔案。

在桐城市龍騰街道白馬社區胡莊組,只見一棵黃連木枝繁葉茂矗立在馬路中央,成為一道美麗而獨特的風景。據介紹,這棵黃連木已有230多年樹齡,屬三級古樹,樹高20米,胸圍3.77米,平均冠幅19米。

“這棵黃連木陪伴著我們成長,小時候,大家經常圍著它嬉戲打鬧、傾訴心聲。它不僅見證了村莊的發展,也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白馬社區黨總支書記張中余説。作為一名基層林長,張中余是古樹的管護人,“我每天都要來轉轉,看看樹葉生長情況,有無病蟲害。”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古樹周邊圍起護欄,工作人員對四週雜草進行了清理,重新挂了標牌。為了保護好這棵古樹,桐城市林業等相關責任部門加強屬地管理和科學管護,每年至少組織兩次專家會診,針對性地採取復壯和病蟲害防治等措施,為古樹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定遠縣桑澗鎮河西村,同樣有一棵200多年的黃連木。今年70歲的村民蔡萬順是這棵樹的“保姆”,“我每天負責清掃落葉,查看古樹的生長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林業部門來處理。”他説。

定遠縣對全縣24株古樹進行保姆式管護,落實了21名林長責任人,選聘了21名生態護林員。林長責任人和生態護林員共同肩負保護古樹職責,並簽訂責任狀,保護古樹健康生長。

為了科學開展保護修復,安徽省組織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培訓,指導各地根據古樹名木生長情況因樹施策,科學制定養護方案。對古樹名木受損,出現生長衰弱、瀕危症狀的,及時組織專家“會診”,組織專業隊伍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復壯工作。2019年至2022年,省財政每年安排古樹名木保護經費500萬元,共修復了542株一級古樹和名木。2023年計劃修復68株一級古樹。

購買保險讓古樹獲得救助

今年以來,全椒縣結合古樹名木普查情況,由政府出資為縣域內72株古樹名木“上保險”,切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

在全椒縣馬廠鎮三合村鐵李組的一處半山腰上,有一棵千年古銀杏樹。這棵樹主幹高大挺拔,長得很茂盛,數裏之外可見。每到深秋,金黃的銀杏葉隨風飄落,像是蝴蝶翩翩起舞,引得周邊的遊客紛至遝來,打卡拍照。

由於古樹名木普遍樹齡較高,遇到極端天氣和病蟲害影響時,容易造成傾斜、倒伏、折斷等。為解決這個問題,該縣啟動古樹名木保護新模式,由林業部門以投保的形式,將72株古樹名木全部納入森林保險範圍,推動形成立體化、市場化風險分擔的古樹名木保護新格局。

全椒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縣組建工作專班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補充調查,逐村逐株登記,現場會診把脈,製作保健卡,建立“古樹名木監管平臺”。根據古樹名木“體檢”情況,為每株樹木製定復壯撫育方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復壯工作,先後投入50萬元,修復古樹34株。同時還為全縣72株古樹名木製作了“身份證”標牌,實行掛牌宣傳,掃碼可了解古樹故事與文化。

保護古樹名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全省各地創新古樹名木保護方式,通過實施“保險+古樹名木”模式,建立了古樹名木保護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讓古樹也能“老有所依”。桐城市與國元保險合作,將古樹名木列入專項保險,古樹在受到自然災害時將獲得救助;池州市為538株古樹名木投保,強化了瀕危古樹的保護力度;淮南市為132株古樹名木上了“林長制國元護林保”。保險期間造成古樹損失、施救等費用,每株可獲得3萬元的搶救保護資金。

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古樹名木是不可再生的森林資源,極其稀缺、珍貴,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做好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為建設山水秀美的美麗安徽增綠添彩。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