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伏羊文化節期間,是蕭縣丁裏鎮武寺村最忙碌的時節。記者日前來到白山羊養殖專業村,隨處可見放羊、買羊的火熱場景。
“村民大多以純天然的放牧方式養羊,飼養成本低,羊肉品質好。”養殖戶趙廣菊説。她説話時,村黨總支書記王吉安打來電話,告知3家羊肉館要前來買羊。為擴大銷路,鎮村幹部為養羊戶義務當起了經紀人。
“宿州、徐州、合肥等地客商都喜歡從我們村買羊。”趙廣菊説著,準備下山去做交易。
2012年以前,趙廣菊僅飼養少量白山羊。在村“兩委”的支援下,她建起了養殖場,成立了合作社。2019年,她利用政府扶持資金,將養殖規模擴大為400多只,採用更加環保的高床養殖,實施無公害肉羊養殖品質控制措施。鎮裏的黨建指導員定期來合作社走訪,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趙廣菊致富後,帶動周邊近80戶困難村民通過養羊實現穩定增收。
養羊業的繁榮帶動了當地美食産業和文化的興起。在丁裏鎮勝利大道,大大小小的羊肉館不少於40個。
“五香羊頭、風味羊排、孜然羊肉……”心誠全羊館老闆馬新影忙著給大家介紹特色菜。店裏還推出打包帶走、開包加熱即食的羊美食預製菜,銷量十分可觀。
馬新影説,這個店平時每月營業額數十萬元,伏羊文化節期間,每天營業額不少於6萬元。
“鎮裏立足特色優勢,把白山羊養殖和羊美食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丁裏鎮負責人對記者説。該鎮推廣“標準化養殖+山林放牧”模式,建設白山羊標準化養殖場1座,同時,對全鎮白山羊散養戶統一管理,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養羊戶提供技術服務,調動了群眾養羊積極性,形成了産業集聚。
丁裏鎮建立養殖場和羊肉館的直供通道,依靠黨組織的公信力,為養殖戶與餐飲店牽線搭橋,有效解決了養殖戶的銷路問題與餐飲店的原材料採購難題。鎮黨委積極搭建羊肉産品電子商務平臺,組織全鎮餐飲業利用網路媒體直播帶貨銷售,提升“丁裏羊肉”在全國的知名度。
目前,蕭縣有白山羊規模養殖場150多家,散養戶1.8萬家,每年全産業鏈産值超過24億元。蕭縣伏羊宴習俗已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蕭縣白山羊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
蕭縣縣政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該縣將以“白山羊養殖+羊肉湯産銷”為發展主線,做優“畜頭肉尾”增值文章,不斷提升産品知名度與産業效益,讓白山羊成為“致富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