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答卷丨保護好山好水 厚植生態底色

發表于:2023-04-27 11:12  作者:夏勝為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唐義瑞

綠色是高品質發展最亮麗的底色。近年來,安徽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全方位、全省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品質實現顯著改善。

2022年,全省PM_2.5平均濃度34.9微克/立方米,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6.1%,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兩年獲優秀等級、位次提升至全國第8位;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92.8%,已連續三年超九成,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推動低碳發展

全面綠色轉型

燃煤發電是我國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使用氨能等新型燃料對化石能源進行替代是降碳關鍵技術。前不久,省能源集團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聯合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在皖能銅陵發電公司300兆瓦燃煤機組上實現多工況負荷下摻氨10%~35%平穩運作,燃燒技術、摻氨規模、穩定運作時間上均遠超國內行業水準,填補多項技術空白,為煤電機組節能減排開闢了切實可行的路徑。“火電是碳排放‘大戶’,摻氨燃燒技術對傳統火電行業減排帶來階躍性提升,助力降碳降耗。”皖能銅陵發電有限公司摻氨燃燒試驗項目負責人陳玉偉説。

隨著“雙碳”戰略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迎來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我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實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節能降碳能效提升、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碳達峰十二大行動”。去年推進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國內首座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示範站投入運作,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47萬千瓦。

當前,“碳達峰十二大行動”有序開展,我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我省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發展光伏、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加快構建綠色工廠、綠色産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四位一體”的綠色製造體系,並推動建材、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碳達峰。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離不開科技和産業支撐。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是我省大力培育壯大的十大新興産業之一,該産業“雙招雙引”工作由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組織。省生態環境廳聚焦新能源、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迴圈利用、碳中和五大板塊,突出“雙招雙引”“培育壯大”兩大路徑,推動産業加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光伏産業集群、先進環保産業集群、資源迴圈利用産業集群、綜合性節能環保産業集群,累計組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省級創新平臺17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5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2022年,省工作專班共推動落地項目1647個,總投資額11549.56億元。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呈現出量質齊升、活力增強的發展態勢。

污染防治攻堅

環境持續改善

本月起,省生態環境廳公開徵集農村黑臭水體線索,持續至今年年底。群眾發現鄉鎮及行政村範圍內,水體顏色明顯異常或者散發難聞氣味,可通過信件、微信留言等多種方式反映。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事關鄉村生態振興。今年年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安徽省農村凈水攻堅行動方案》。我省正下大氣力治理農村黑臭水體,並提出目標——到2025年全面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近年來,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五控”抓好大氣污染防控,持續推進水環境品質提升,強化土壤污染風險防範,聚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5年間,全省PM_2.5平均濃度從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71.7%提高到86.1%。2022年,污染防治成效得到鞏固,空氣品質總體穩定向好,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4.8%,巢湖湖區藍藻水華累計發生面積下降50.1%。

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直接影響群眾環境獲得感。去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持嚴的基調,累計公開35個督察典型案例,發揮警示震懾作用;廣泛受理群眾信訪舉報,堅持“自查從寬、被查從嚴”,鼓勵各地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地方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生態環境問題。去年以來,各地上報排查發現問題6243個,已完成整改4419個。

夯實生態本底

築牢綠色屏障

春天裏,定遠縣城北郊的泉塢山森林公園綠意盎然。草地開闊、山水相依,這處郊野公園是當地居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這裡風光好,空氣清新,我們經常來散步。”60歲的居民劉德銀説起公園的變化連連稱讚。如今風景優美的生態遊園,曾經卻是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山。近年來,定遠縣按照“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宜建設則建設”的修復要求,通過綜合治理、生態修復,讓廢棄礦山重新披上“綠裝”,讓礦區變景區。生態修復後的泉塢山新增綠地面積64萬平方米,成為城市“綠肺”。

開展生態修復、築牢生態屏障,功在青山綠水,事關民生福祉。2021年3月,我省全面啟動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與此同時,為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生態屏障,我省統籌推進皖南、皖西兩大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兩年來,“四廊兩屏”涉及縣(區)完成人工造林41萬畝、封山育林227萬畝,成功創建1個國家森林城市、7個省級森林城市、118個森林城鎮、1252個森林村莊。

夯實生態本底,築牢綠色屏障。包括“四廊兩屏”建設全面實施在內,我省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推進“三線一單”成果應用,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林長制改革全國首創,新安江生態保護補償模式全國推廣;水清岸綠産業優的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成效顯著,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階段性成效,野生江豚逐嬉江面、東方白鸛展翅巢湖的景象生動再現。

在去年年底舉辦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我省首次全攬5項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國字號”榮譽。自2017年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至今,全省已累計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1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