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今年一季度安徽出口增幅居長三角第一

發表于:2023-04-21 10:16  作者:孟一凡 許夢宇  來源:中安線上  責任編輯:唐義瑞

4月20日,安徽省委宣傳部舉行“強化國內國際市場聯動 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新聞發佈會,介紹安徽省開放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和下一步計劃。記者會上獲悉,2023年一季度,全省出口1183.2億元、同比增長15.5%,高於全國7.1個百分點,出口增幅居長三角第一。

“把‘拼經濟’擺在最突出位置,穩中求進、創新突破,著力實施開放領域‘兩擴三強’行動,全力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確保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12%、出口增長17%,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5%,實際對外投資增長15%,力爭安徽商務經濟各項指標在全國爭先進位。”安徽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方旭表示。

去年安徽省出口增幅居長三角首位

通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開放發展,千方百計擴外貿、引外資、促外經、強平臺,2022年安徽省進出口突破7500億元、達到7530億元,同比增長8.9%、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幅居長三角第1;外商直接投資突破20億美元、達到2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高於全國9.8個百分點,增幅居長三角第1,其中製造業利用外資增長1.5倍,實現了國內外複雜環境中的歷史新高;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實現“主要指標高於全省均值”和“形成12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經商務部研究院評估18項為全國首創”的雙突破。

2023年一季度,全省開放發展保持總體平穩、持續向好的態勢,全省出口1183.2億元、同比增長15.5%,高於全國7.1個百分點,出口增幅居長三角第1;預計外商直接投資5.6億美元、同比增長30%,增幅高於全國平均,其中高技術産業、製造業利用外資分別增長2.3倍、1.1倍;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出口343.2億元、同比增長14.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6倍,有力服務了全省高品質發展大局。

加大外向型大項目和外貿龍頭企業平臺招引

2023年,安徽將加大外向型大項目和外貿龍頭企業平臺招引,運營提升安徽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發佈安徽省對外貿易企業10強榜單,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超1000家,力爭達到1.3萬家。新培育認定50個以上“安徽出口品牌”。加強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孵化培育跨境電商企業超1000家,力爭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30%以上。支援爭創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和數字貿易示範區。

創新開展“徽動全球”百團出海行動,在歐美、日、韓、新、港澳地區建立招商聯絡平臺,組建160支以上招商小分隊赴境外招大引強。鼓勵安徽企業赴境外上市後返程投資,主動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製造業外資轉移。精心辦好“天下徽商”圓桌會、外資企業圓桌會。在消博會、進博會、投洽會、世界製造業大會等重點展會期間,舉辦“投資安徽行”推介會。鼓勵各市結合地方産業特色,持續打造“跨國公司對接會”系列品牌,爭取更多外資項目簽約落戶安徽。

加快推進國家級經開區創新提升

今年,安徽將繼續加快推進國家級經開區創新提升,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先進製造業集聚區和開放型經濟增長極。加大園區招商推介力度,每家國家級經開區自行舉辦1場以上外資促進活動,每家國際合作産業園每季度舉辦1場跨國公司對接活動,力爭國家級經開區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分別增長15%、12%以上。加快引進十大新興産業龍頭企業、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國家級經開區實現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增長10%以上。

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創新型智慧園區建設,打造新型孵化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推進開發園區管理機構改革,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推動國家級經開區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力爭2023年國家級經開區工業用地畝均稅收增長10%以上。

此外,對於民營經濟的發展,合肥海關政治部主任吳向前介紹道,一季度,安徽省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所佔總比達到50.5%,是我省外貿第一大主體,外貿“穩定器”作用持續發揮。下一步,合肥海關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聯動監管提升企業獲得感,推進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助推民營經濟的外向發展。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