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習用典

【學習用典】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

發佈時間:2021-04-13 09:0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蔚力

典故出處

〔三國〕諸葛亮《兵要》

“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兇。故良將守之,志立而揚名。”

典故釋義

人有忠誠的美德,就如同魚兒有了水。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邪陽都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出身於瑯邪望族,學識淵博,極有聲望。東漢建安初年,隱居於隆中,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建安六年(201),劉備為曹操所敗。後來,劉備三顧茅廬求見諸葛亮,請他出山。諸葛亮向劉備陳説了三分天下之計,建議劉備取荊州、益州,外聯孫權,內革政治,以待時機,恢復中原。

曹操統一北方後,于建安十三年(208)率二十萬大軍南下荊楚,劉備敗走夏口。初出茅廬的諸葛亮便自薦為説客前往東吳,舌戰群儒,最終促成了孫、劉聯盟。孫權派周瑜、程普、魯肅等人率三萬水軍迎戰曹操大軍。十一月,曹軍在赤壁遭到孫、劉聯軍火攻,損失慘重,而此時軍中又爆發瘟疫,曹操不得已引軍北還。

西元221 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稱帝,任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竭盡全力輔佐朝政。蜀漢章武三年(223)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説,如果劉禪可以輔佐,便輔佐,如果他沒有才幹,可自行取代。諸葛亮表示,願為興復漢室鞠躬盡瘁,絕不做不忠不義之事。劉備命劉禪視諸葛亮為父。劉禪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決定。蜀漢建興三年(225)春,諸葛亮率軍南征,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闿、孟獲。蜀軍根據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闿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自此南中安定。

魏文帝曹丕死後,其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諸葛亮趁著魏明帝年輕,缺乏理政經驗,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力圖興復漢室。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在軍營中去世。蜀軍返回成都後,劉禪追謚諸葛亮為忠武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成忠臣義士的典範。